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路面基层二次注浆施工的注浆头,包括注浆管、气管、用于封堵注浆管底端部注浆孔的圆形气囊以及注浆管外壁上设有至少12个侧孔;注浆管为内部具有侧孔的中空管结构,其中注浆孔与侧孔连通,浆液通过注浆管外壁上的注浆孔喷出进入上基层缺陷部位;注浆管底端部套装有一通过注浆管中的气管进行打气的气囊,所述气囊膨胀后能够堵塞注浆孔;注浆管外壁上的侧孔保持打开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空间狭窄、施工困难、施工质量差、产生的废料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实现了一次钻孔两次注浆的高效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路面基层二次注浆施工的注浆头
本技术属于道路养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路面基层二次注浆施工的注浆头。
技术介绍
高速公路上下半刚性基层层间、半刚性基层与级配碎石底基层层间,存在松散夹层和脱空的现象在本世纪初建设的高速公路中较普遍存在,即使是目前正在施工的高速公路,上水泥稳定碎石层底部松散和下水泥稳定碎石层底部脱空的现象也未完全消除。这些病害通常只存在于局部路段,或局部面积,如果采用开膛破肚式的处治方法,如铣刨旧路面、回填新材料处治这些病害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施工周期长,不适合于小面积维修;二是小面积回填新材料维修路面,施工空间狭窄,施工困难,施工质量差,尤其是在新旧路面界面处的新路面材料碾压困难,形成质量隐患,极易造成早损;三是产生的废料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较理想的维修方法是在病害处注入合适的浆液,将松散基层材料固结、同时填充空洞,提高基层强度。如果路面基层在厚度方向同时存在上水稳层与下水稳层层间有松散夹层、下水稳层与级配碎石底基层层间有脱空或松散夹层,则需要先对上部的松散缺陷进行注浆补强,然后再对下部松散缺陷进行注浆补强,即需要在同一位置对水稳基层进行两次注浆工艺才能完成对水稳基层的整体补强。采用现有注浆头实施二次注浆工艺需要进行二次钻孔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后不仅需要对注浆材料进行养生,还需要在注浆材料结硬后方可进行第二次钻孔,以进行对水稳基层的第二次注浆,因此工作效率较为低下。因此针对以上情况,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高效率的注浆设备,满足一次钻孔后就能完成二次注浆工艺的施工要求,提高注浆施工效率,促进道路养护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路面基层二次注浆施工的注浆头,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空间狭窄、施工困难、施工质量差、产生的废料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实现了一次钻孔两次注浆的高效作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路面基层二次注浆施工的注浆头,包括注浆管、气管、用于封堵注浆管底端部注浆孔的圆形气囊以及注浆管外壁上设有至少12个侧孔;注浆管为内部具有侧孔的中空管结构,其中注浆孔与侧孔连通,浆液通过注浆管外壁上的注浆孔喷出进入上基层缺陷部位;注浆管底端部套装有一通过注浆管中的气管进行打气的气囊,所述气囊膨胀后能够堵塞注浆孔;注浆管外壁上的侧孔保持打开状态。本技术的总体构思:注浆管是内部具有侧孔的中空管结构,注浆孔与侧孔连通,以使浆液通过注浆管外壁上的注浆孔喷出进入上基层缺陷部位。在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首先对上基层松散缺陷进行注浆,注浆管底端部套装有一通过注浆管中的气管打气的气囊用于堵塞注浆孔,注浆管外壁上的侧孔保持打开状态,就可以完成对上水稳基层松散缺陷的注浆;完成第一次注浆后,接着排出气囊气体打通底端部的注浆孔,便可实现对下水稳基层松散脱空缺陷的注浆。进一步,注浆管壁为空心结构,气管设置在管壁内且与套装在底端部的气囊连接,用于对气囊的充气和排气。进一步,气囊为圆柱形,气囊可根据充气量的大小沿径向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进一步,注浆管的侧孔分2排,位于同一环状位置上均匀分布,且每排不少于6个。进一步,注浆管侧孔的孔径均为6mm-10mm。进一步,注浆管侧孔的孔径由注浆管内壁向外壁逐渐扩大,内壁孔径为6mm-8mm,外壁孔径为8mm-1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注浆头对路面进行一次钻孔,便可满足二次注浆的施工技术要求。在钻孔完成后首先对上基层松散缺陷进行注浆,在注浆管底端部附加圆形气囊,用空压机给气囊充气,以封堵注浆孔,注浆管外壁上的环形分布的注浆孔保持打开状态,浆液从注浆管底部和侧面注浆孔喷出,就可以完成对上基层松散缺陷的注浆(即第一次注浆);接着排出气囊气体,实现浆液从注浆管底端部喷出,便可实现对下水稳基层松散脱空缺陷的注浆(即第二次注浆)。2.本技术注浆头可实现一次钻孔两次注浆的工艺,与目前的两次钻孔两次注浆工艺相比,使用本注浆头可减少一次钻孔工艺,避免等待注浆材料养生2天-3天后才能实施第二次注浆的情况,效率提高3倍以上。3.本技术注浆头构造简单,易于控制,制造成本较低,可大规模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路面基层二次注浆施工的注浆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名称及序号:注浆管1、侧孔2、气囊3、气管4、中空管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用于路面基层二次注浆施工的注浆头,包括注浆管1、气管4、用于封堵注浆管1底端部注浆孔的圆形气囊3以及注浆管1外壁上设有至少12个侧孔;注浆管1为内部具有侧孔的中空管5结构,其中注浆孔与侧孔连通,浆液通过注浆管1外壁上的注浆孔喷出进入上基层缺陷部位;注浆管1底端部套装有一通过注浆管1中的气管4进行打气的气囊3,所述气囊3膨胀后能够堵塞注浆孔;注浆管1外壁上的侧孔2保持打开状态。注浆管1是内部具有侧孔的中空管5结构,注浆孔与侧孔连通,以使浆液通过注浆管1外壁上的注浆孔喷出进入上基层缺陷部位。在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首先对上基层松散缺陷进行注浆,注浆管1底端部套装有一通过注浆管1中的气管4打气的气囊3用于堵塞注浆孔,注浆管1外壁上的侧孔2保持打开状态,就可以完成对上水稳基层松散缺陷的注浆;完成第一次注浆后,接着排出气囊3气体打通底端部的注浆孔,便可实现对下水稳基层松散脱空缺陷的注浆。注浆管1壁为空心结构,气管4设置在管壁内且与套装在底端部的气囊3连接,用于对气囊3的充气和排气。气囊3为圆柱形,气囊3可根据充气量的大小沿径向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注浆管1的侧孔2分2排,位于同一环状位置上均匀分布,且每排不少于6个。注浆管1的侧孔2的孔径均为6mm-10mm。注浆管1的侧孔2的孔径由注浆管1内壁向外壁逐渐扩大,内壁孔径为6mm-8mm,外壁孔径为8mm-10mm。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路面基层二次注浆施工的注浆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浆管、气管、用于封堵注浆管底端部注浆孔的圆形气囊以及注浆管外壁上设有至少12个侧孔;/n所述注浆管为内部具有侧孔的中空管结构,其中注浆孔与侧孔连通,浆液通过注浆管外壁上的注浆孔喷出进入上基层缺陷部位;/n所述注浆管底端部套装有一通过注浆管中的气管进行打气的气囊,所述气囊膨胀后能够堵塞注浆孔;/n所述注浆管外壁上的侧孔保持打开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路面基层二次注浆施工的注浆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浆管、气管、用于封堵注浆管底端部注浆孔的圆形气囊以及注浆管外壁上设有至少12个侧孔;
所述注浆管为内部具有侧孔的中空管结构,其中注浆孔与侧孔连通,浆液通过注浆管外壁上的注浆孔喷出进入上基层缺陷部位;
所述注浆管底端部套装有一通过注浆管中的气管进行打气的气囊,所述气囊膨胀后能够堵塞注浆孔;
所述注浆管外壁上的侧孔保持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路面基层二次注浆施工的注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壁为空心结构,气管设置在管壁内且与套装在底端部的气囊连接,用于对气囊的充气和排气。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有贵,易强,农彬艺,马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