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湿板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53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湿板回收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搅碎机,所述第二传送带与烧结炉对应,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游,还包括用于传送湿板的传输带、支撑所述传输带的支架和驱动所述传输带循环传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面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顶面高度,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存在间隙且间隙的长度小于所述湿板长度的一半,所述传输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交接位置的下方,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搅碎机上的进料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回收废湿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湿板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湿板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湿板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家装普遍都会选择天花板做装饰,既能使房间看起来美观大方,又能使房间看起来简洁明了。在天花板的制作过程中,由天花板成型机产出天花板为湿板,需要经过烧结炉的烘烤才能成为供我们使用的天花板。参照图1,现有的天花板制作流水线包括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和烧结炉3;第二传送带2与烧结炉3对应,在烧结炉3内沿竖直方向均匀安装有多个用于承接湿板4的隔板30,第一传送带1设置于第二传送带2的上游。实际使用时,由成型机制作成型的湿板4被传送至第一传送带1上,工作人员在一旁观察湿板4上是否存在裂纹,若湿板4完好,使其由第一传送带1传送至第二传送带2,再由第二传送带2传送至烧结炉3内的隔板30上,随后工作人员将载有湿板4隔板30与空置的隔板30调换位置,以使多块湿板4分开烧结;若湿板4上存在裂纹,工作人员随即将湿板4从第一传送带1上取下,放到旁边的推车上,待推车装满废湿板后,工作人员统一将废湿板推运送至搅碎机内进行粉碎回收。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湿板4强度较低、容易破碎,工作人员将湿板4放到推车的过程中或者推运湿板4的过程中,湿板4产生碎屑容易散落到地面上,污染地面环境,工作人员清理上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湿板回收装置,其具有方便回收废湿板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废湿板回收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搅碎机,所述第二传送带与烧结炉对应,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游,还包括用于传送湿板的传输带、支撑所述传输带的支架和驱动所述传输带循环传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面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顶面高度,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存在间隙且间隙的长度小于所述湿板长度的一半,所述传输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交接位置的下方,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搅碎机上的进料口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湿板表面完好时,湿板由第一传送带经过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的间隙时,由于间隙小于湿板长度的一半,第一传送带的顶面高度高于第二传送带的顶面高度,使湿板搭接在第二传送带上,并随着第二传送带的转动而整体滑入至第二传送带上,顺利进入烧结炉;若湿板表面存在裂纹,在湿板经过上述间隙且未接触第二传送带时将其直接拍落至传输带上,再有传输带运至搅碎机内搅碎回收,即使湿板接触到第二传送带,工作人员也可以将其回推至间隙处压其掉落,所以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方便回收废湿板的特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输带的外表面固接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挡沿,所述挡沿与所述传输带的传送方向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输带上的挡沿可阻挡传输带运动过程中湿板发生滑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输带两侧的边沿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别竖直固接有一个护沿,所述护沿呈锯齿条带状且朝向所述传送带的中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锯齿状的护沿可供湿板的棱角卡入,有益于湿板的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输带配合设置有承接槽,所述传输带设置于所述承接槽内,所述承接槽为一U型槽且开口朝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槽可在传输带的基础上进一步阻挡湿板的碎屑掉落至地面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接槽的开口截面为倒梯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的内壁具有引导湿板下落的作用,同时湿板碰撞倾斜内壁后发生破碎,提高了整体的破碎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接槽包括第一水平部和倾斜部,所述第一水平部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交接位置的下方,所述倾斜部向上倾斜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水平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水平部承接下落的湿板,湿板在倾斜部上被传输带向上传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倾斜部的过渡位置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传输带以限制所述传输带抖动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组件起到了限制第一水平部和倾斜部过渡位置处传输带抖动的作用,从而有益于防止湿板的碎屑抖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耳板、转轴和滚轮;所述耳板一共有两个,两个所述耳板对称固接于所述承接槽开口两侧的顶部;所述转轴转动支撑于两个所述耳板上;所述滚轮一共有两个,两个所述滚轮垂直固接于所述转轴上且分别与所述传输带滚动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限制传输带抖动,且因为滚轮与传输带是滚动接触,对传输带正常传送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传输带、支架和驱动组件,本技术具有方便回收废湿板的特点;2.通过设置挡沿和护沿,传输带上的挡沿可阻挡传输带运动过程中湿板发生移动,护沿呈锯齿状,可供湿板的棱角卡入,有效限制湿板滑动;3.通过设置限位组件,滚轮与挡沿滚动接触,可有效抵挡传输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使传输带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天花板制作流水线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一种废湿板回收装置与天花板流水线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一种废湿板回收装置的立体图。图中,1、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3、烧结炉;30、隔板;4、湿板;5、承接槽;50、第一水平部;51、倾斜部;52、第二水平部;6、支架;7、驱动组件;70、驱动电机;71、主动辊;72、从动辊;8、传输带;80、挡沿;81、护沿;9、限位组件;90、耳板;91、转轴;92、滚轮;10、搅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和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废湿板回收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承接槽5、驱动组件7和传输带8;第二传送带2与烧结炉3对应,在第二传送带2底部四角的位置分别竖直设置有一个液压缸,在烧结炉3内沿竖直方向均匀安装有多个用于承接湿板4的隔板30;第一传送带1设置于第二传送带2的上游,第一传送带1与第二传送带2之间存在间隙,设该间隙的长度为D,湿板4的长度为L,则D<L/2,第二传送带2的顶面高度低于第一传送带1的顶面高度,湿板4经过上述间隙时有一个下倾趋势,而间隙的长度D最大时也需小于湿板4长度L的一半,即能使湿板4的端部向下倾斜移动后搭接在第二传送带2上,并随着第二传送带2的移动继而整体滑动到第二传送带2上,同时间隙也足够工作人员在湿板4未搭接上第二传送带2时将其直接拍落,若湿板4已搭接上第二传送带2,也可以将其回推至间隙处并按压其下落;承接槽5为一呈长条状U型槽且开口朝上,承接槽5顶部的开口截面为倒梯形以引导湿板4掉落,承接槽5包括第一水平部50、倾斜部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湿板回收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和搅碎机(10),所述第二传送带(2)与烧结炉(3)对应,所述第一传送带(1)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的上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传送湿板(4)的传输带(8)、支撑所述传输带(8)的支架(6)和驱动所述传输带(8)循环传动的驱动组件(7);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顶面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的顶面高度,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之间存在间隙且所述间隙的长度小于所述湿板(4)长度的一半,所述传输带(8)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和所述第二传送带(2)交接位置的下方,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搅碎机(10)上的进料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湿板回收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和搅碎机(10),所述第二传送带(2)与烧结炉(3)对应,所述第一传送带(1)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的上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传送湿板(4)的传输带(8)、支撑所述传输带(8)的支架(6)和驱动所述传输带(8)循环传动的驱动组件(7);所述第一传送带(1)的顶面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的顶面高度,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之间存在间隙且所述间隙的长度小于所述湿板(4)长度的一半,所述传输带(8)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和所述第二传送带(2)交接位置的下方,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搅碎机(10)上的进料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湿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8)的外表面固接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挡沿(80),所述挡沿(80)与所述传输带(8)的传送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湿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8)两侧的边沿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别竖直固接有一个护沿(81),所述护沿(81)呈锯齿条带状且朝向所述传送带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湿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8)配合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传才
申请(专利权)人:星牌优时吉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