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抗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29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抗拉板,包括光纤线缆,小防水接头航插,大防水接头航插,航插抗拉板,航插抗拉盖和航插抗拉外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大防水接头航插的设置,大防水接头航插与航插抗拉外壳连接紧密,能够达到IP68防水等级,使得光纤接头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线缆拉块的设置,将凯夫拉填充层缠绕固定在线缆拉块上,使整个光纤线缆受拉力时,先由凯夫拉填充层受力保护光纤;张紧组件的设置,能够为光纤线缆一个稳定张拉力,当光纤线缆中的内护套和外护套受拉伸时,不会影响到光纤;第一槽圈的设置,光纤线缆穿过大防水接头航插后在第一槽圈上缠绕3‑5圈,保证拉光纤线缆时由整个光纤线缆受力不会影响到光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抗拉板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光纤传输
,具体是一种光纤抗拉板。
技术介绍
光纤传输相对于普通线缆传输有着很多优势,光纤传输频带更宽、损耗更低、光纤重量相比较更轻、光纤传输的抗干扰性更强等。但是现有的光纤线缆接头都不抗拉,承受一定拉力之后,光衰严重,甚至光纤断裂,现有光纤接头直接使用达不到管道机器人的使用要求,在许多特殊行业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抗拉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光纤线缆接头都不抗拉,承受一定拉力之后,光衰严重,甚至光纤断裂,现有光纤接头直接使用达不到管道机器人的使用要求,在许多特殊行业并不适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抗拉板,包括光纤线缆,小防水接头航插,大防水接头航插,航插抗拉板,航插抗拉盖和航插抗拉外壳,所述的光纤线缆自大防水接头航插穿入,并延伸至航插抗拉外壳内部的航插抗拉板上;所述的大防水接头航插螺纹连接在航插抗拉外壳的一端;所述的小防水接头航插设置在大防水接头航插的一侧,该小防水接头航插与航插抗拉外壳螺纹连接,并与铠装跳线连接;所述的航插抗拉板固定在航插抗拉外壳的内部;所述的航插抗拉外壳的上方通过螺钉固定有航插抗拉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航插抗拉板与航插抗拉外壳之间的缝隙处依次设置有线缆拉块,张紧组件和卷线块;位于张紧组件下方所述的航插抗拉外壳内部设置有滑槽,将凯夫拉填充层缠绕固定在线缆拉块上,使整个光纤线缆受拉力时,先由凯夫拉填充层受力保护光纤,张紧组件能够为光纤线缆一个稳定张拉力,当光纤线缆中的内护套和外护套受拉伸时,不会影响到光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航插抗拉板上开设有第一槽圈,第二槽圈和熔接槽;所述的第一槽圈和第二槽圈分别开设在航插抗拉板靠近大防水接头航插一端的两侧;所述的熔接槽开设在航插抗拉板上端的中间位置,光纤线缆穿过大防水接头航插后在第一槽圈上缠绕3-5圈,保证拉光纤线缆时由整个光纤线缆受力不会影响到光纤;铠装跳线在熔接槽内与光纤熔接后在第二槽圈上缠绕3-5圈,保证熔接部位不受拉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航插抗拉外壳远离大防水接头航插的一端设置有便于安装的耳块,且耳块上开设有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光纤线缆包括光纤,凯夫拉填充层,钢带铠装,光纤护套,凯夫拉编织层,内护套和外护套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张紧组件包括活动块,固定块,滑块,伸缩筒和弹簧,所述的固定块固定在航插抗拉外壳内部;所述的活动块设置在固定块的一侧,该活动块底部设置有滑块,并通过滑块与航插抗拉外壳内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的伸缩筒两端分别与活动块和固定块焊接,且伸缩筒上套接有弹簧,光纤线缆穿过线缆拉块时,凯夫拉填充层缠绕固定在线缆拉块上,随后将光纤缠绕到张紧组件上,弹簧能够使光纤有一定的伸缩张紧量,当光纤线缆中的内护套和外护套受拉伸时,不会影响到光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光纤线缆穿过大防水接头航插后在第一槽圈上缠绕3-5圈,该光纤线缆穿过线缆拉块时,凯夫拉填充层缠绕固定在线缆拉块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铠装跳线一端在熔接槽内与光纤熔接,该铠装跳线另一端在第二槽圈上缠绕3-5圈后与小防水接头航插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大防水接头航插的设置,大防水接头航插与航插抗拉外壳连接紧密,能够达到IP68防水等级,使得光纤接头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2.本专利技术线缆拉块的设置,将凯夫拉填充层缠绕固定在线缆拉块上,使整个光纤线缆受拉力时,先由凯夫拉填充层受力保护光纤;3.本专利技术张紧组件的设置,能够为光纤线缆一个稳定张拉力,当光纤线缆中的内护套和外护套受拉伸时,不会影响到光纤;4.本专利技术第一槽圈的设置,光纤线缆穿过大防水接头航插后在第一槽圈上缠绕3-5圈,保证拉光纤线缆时由整个光纤线缆受力不会影响到光纤;5.本专利技术第二槽圈的设置,铠装跳线在熔接槽内与光纤熔接后在第二槽圈上缠绕3-5圈,保证熔接部位不受拉力;6.本专利技术光纤线缆的设置,内护套和外护套采用聚醚聚氨酯制成,具有漂浮、耐酸碱、耐水解、抗微生物、耐弯曲以及抗扭的优点,十分适合用于水下机器人、水下设备、水下打捞等水下作业恶劣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光纤线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张紧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纤线缆,101-光纤,102-凯夫拉填充层,103-钢带铠装,104-光纤护套,105-凯夫拉编织层,106-内护套,107-外护套,2-小防水接头航插,3-大防水接头航插,4-航插抗拉板,5-航插抗拉盖,6-线缆拉块,7-张紧组件,71-活动块,72-固定块,73-滑块,74-伸缩筒,75-弹簧,8-卷线块,9-航插抗拉外壳,10-第一槽圈,11-第二槽圈,12-熔接槽,13-铠装跳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光纤抗拉板,包括光纤线缆1,小防水接头航插2,大防水接头航插3,航插抗拉板4,航插抗拉盖5和航插抗拉外壳9,所述的光纤线缆1自大防水接头航插3穿入,并延伸至航插抗拉外壳9内部的航插抗拉板4上;所述的大防水接头航插3螺纹连接在航插抗拉外壳9的一端;所述的小防水接头航插2设置在大防水接头航插3的一侧,该小防水接头航插2与航插抗拉外壳9螺纹连接,并与铠装跳线13连接;所述的航插抗拉板4固定在航插抗拉外壳9的内部;所述的航插抗拉外壳9的上方通过螺钉固定有航插抗拉盖5。所述的航插抗拉板4与航插抗拉外壳9之间的缝隙处依次设置有线缆拉块6,张紧组件7和卷线块8;位于张紧组件7下方所述的航插抗拉外壳9内部设置有滑槽,将凯夫拉填充层102缠绕固定在线缆拉块6上,使整个光纤线缆1受拉力时,先由凯夫拉填充层102受力保护光纤101,张紧组件7能够为光纤线缆1一个稳定张拉力,当光纤线缆1中的内护套106和外护套107受拉伸时,不会影响到光纤101。所述的航插抗拉板4上开设有第一槽圈10,第二槽圈11和熔接槽12;所述的第一槽圈10和第二槽圈11分别开设在航插抗拉板4靠近大防水接头航插3一端的两侧;所述的熔接槽12开设在航插抗拉板4上端的中间位置,光纤线缆1穿过大防水接头航插3后在第一槽圈10上缠绕3-5圈,保证拉光纤线缆1时由整个光纤线缆1受力不会影响到光纤101;铠装跳线13在熔接槽12内与光纤101熔接后在第二槽圈11上缠绕3-5圈,保证熔接部位不受拉力。所述的航插抗拉外壳9远离大防水接头航插3的一端设置有便于安装的耳块,且耳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光纤线缆1包括光纤101,凯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抗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线缆,小防水接头航插,大防水接头航插,航插抗拉板,航插抗拉盖和航插抗拉外壳,所述的光纤线缆自大防水接头航插穿入,并延伸至航插抗拉外壳内部的航插抗拉板上;所述的大防水接头航插螺纹连接在航插抗拉外壳的一端;所述的小防水接头航插设置在大防水接头航插的一侧,该小防水接头航插与航插抗拉外壳螺纹连接,并与铠装跳线连接;所述的航插抗拉板固定在航插抗拉外壳的内部;所述的航插抗拉外壳的上方通过螺钉固定有航插抗拉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抗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线缆,小防水接头航插,大防水接头航插,航插抗拉板,航插抗拉盖和航插抗拉外壳,所述的光纤线缆自大防水接头航插穿入,并延伸至航插抗拉外壳内部的航插抗拉板上;所述的大防水接头航插螺纹连接在航插抗拉外壳的一端;所述的小防水接头航插设置在大防水接头航插的一侧,该小防水接头航插与航插抗拉外壳螺纹连接,并与铠装跳线连接;所述的航插抗拉板固定在航插抗拉外壳的内部;所述的航插抗拉外壳的上方通过螺钉固定有航插抗拉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抗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插抗拉板与航插抗拉外壳之间的缝隙处依次设置有线缆拉块,张紧组件和卷线块;位于张紧组件下方所述的航插抗拉外壳内部设置有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抗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插抗拉板上开设有第一槽圈,第二槽圈和熔接槽;所述的第一槽圈和第二槽圈分别开设在航插抗拉板靠近大防水接头航插一端的两侧;所述的熔接槽开设在航插抗拉板上端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抗拉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毅杜光乾谭旭升曹云李国文陈增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铭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