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取样电能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966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弱电取样电能表,属于电力测量领域。包括计量模块、计数显示器和供源回路,供源回路连接计量模块,线路和壳体封闭为一体,其特征在于:计量模块包括乘法器和u/f变换器,乘法器的输入端连接弱电输入端口,弱电输入端口分别连接电流取样传感器和电压取样传感器,乘法器的输出端连接u/f变换器的输入端,u/f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计数显示器。具有采集传感器(微型互感器、光电、光纤、电阻分压、电容分压等)供出的弱电信号,传感器采集的通常为毫安级或者微安级的标准电流信号和毫伏级或者微伏级的标准电压进行计量,彻底防止烧表尾,节约材料、提高检测精度等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弱电取样电能表,属于电力测量领域。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微机式计量、保护、监控的应用,给现有的电能计量、保护、监控中提供 信号的电流、电压转换设备发生了变化,也给传感器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契机,主要变化 有以下几个特点1、现有的高、低压计量用电能表的设计是在过去的电磁电流互感器、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提供标准信号5A、 100V的基础上设计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型互 感器、各类传感器的标准出现,与原标准互感器标准不匹配;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需 要,微机计量、测量、保护监控的出现,以及电力系统提高安全运行系数的需要,标准 电流、电压的转换设备出现了许多新产品,光电、光纤、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大量应用, 输出信号出现低功率,低电压、小电流的变化趋势,现有的电能表不能适应;3、现有 的电能表是在过去的机械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流输入回路都有锰铜分流电阻,将 5A输入电流分流成毫安级或微安级的电流信号,才能输入到电能计量芯片,转换过程 多,功耗大浪费能源;电压输入信号也要经过二次降压,才能输入到电能计量单元进行 计量,提高计量精度困难,容易造成误差偏大,信号失真;4、现有的电能表对供给标 准电流、电压的转换设备要求功率大,给其制造带来一定难度,材料浪费大,结构相对 复杂,耗能高;5、由于锰铜分流电阻的存在,"烧表尾"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线路 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应现代化、微型化新型传感器大量应用 的需要,采集传感器(微型互感器、光电、光纤、电阻分压、电容分压、若高付斯基线 圈、电感分压)供出的弱电信号,传感器采集的通常为毫安级或者微安级的标准电流信 号和毫伏级或者微伏级的标准电压进行计量,彻底防止烧表尾,节约材料、提高检测精 度的弱电取样电能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弱电取样电能表,包括计量模块、 计数显示器和供源回路,供源回路连接计量模块,线路和壳体封闭为一体,其特征在于:计量模块包括乘法器和u/f变换器,乘法器的输入端连接弱电输入端口,弱电输入端口 分别连接电流取样传感器和电压取样传感器,乘法器的输出端连接u/f变换器的输入 端,u/f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计数显示器。所述的电流取样传感器釆用与高压侧隔离的标准电流传感器。标准电流传感器采集 被测电流信号,输出为亳安级或者微安级的信号。所述的电压取样传感器采用与高压侧隔离的标准电压传感器。标准电压传感器采集 被测电压信号,输出为毫伏级或者微伏级的信号。所述的标准电流传感器和标准电压传感器分别为微型互感器、光电、光纤、电阻分 压、电容分压、若高付斯基线圈、电感分压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所述的弱电输入端口包括电容C1—C9、电阻R1—R14和补偿阻抗P1—P6,三相电 压端口为电容C1、 C2并联, 一端通过电阻R4连接计量模块U2的输入端,另一端通过 电阻R1接地,还通过补偿阻抗P1连接电流取样传感器,电容C3、 C4并联, 一端通过 电阻R5连接计量模块U2的输入端,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地,还通过补偿阻抗P2连接 电流取样传感器,电容C5、 C6并联, 一端通过电阻R6连接计量模块U2的输入端,另 一端通过电阻R3接地,还通过补偿阻抗P3连接电流取样传感器,三相电流端口为补偿 阻抗P4的两端通过电阻R7、 R8连接计量模块U2的输入端,补偿阻抗P5的两端通过电 阻R9、 R10连接计量模块U2的输入端,补偿阻抗P6的两端通过电阻Rll、 R12连接计 量模块U2的输入端,补偿阻抗P4—P6两端还分别连接电压取样传感器的三相输出,补 偿阻抗P4—P6的公共端通过并联的电阻R14和电容C7接地,补偿阻抗P4—P6的公共 端还通过电阻R13连接计量模块U2的输入端,电容C8、 C9并联连接在与电阻R10的公 共端和地之间,传感器电压、电流的倍率直接乘入电能计量模块的乘法器,电量即可直 读。弱电输入端口的作用在于将来自标准电流传感器和标准电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入计量 模块U2进行计算。本技术弱电取样电能表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来自高压侧隔离 的标准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的标准电流、电压信号不再是原有100V、 5A标准信号, 通过弱电输入端口供给电能计量模块U2的信号为毫安、毫伏级或者微安、微伏级,符 合各类传感器的标准输出,与计量模块U2中的乘法器和u/f变换器的信号电压、电流 标准相同,不需要原有电能表中的二次变换和分流。由于本技术减少了电流、电压 标准信号的转换环节,降低了损耗,降低了信号的功率因此测试精度大大提高,并且节 能降耗,节省材料,彻底杜绝了分流电阻发热、烧表尾的现象。本技术适应传感器的匹配要求,适应配电网自动化的需要,降低了制造难度,结构简单,提高了安全运行系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1、2是本技术弱电取样电能表的最佳实施例,其中U1计数显示器U2计 量模块R1-R14电阻CI-C9电容 P1—P6补偿阻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l、 2对本技术弱电取样电能表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l所示,供源回路包括取源回路、整流电路和稳压单元,稳压单元的输出端连 接计量模块,提供计量电能表所需电能。计量模块包括乘法器和u/f变换器,乘法器的 输入端连接弱电输入端口 ,弱电输入端口连接分别连接电流取样传感器和电压取样传感 器,乘法器的输出端连接u/f变换器的输入端,u/f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计数显示器。 供源回路为普通现有技术,为本行业技术人员所掌握。电流取样传感器采用与高压侧隔离的标准电流传感器。标准电流传感器采集被测电 流信号,输出为毫安级或者微安级的信号。电压取样传感器采用与高压侧隔离的标准电 压传感器。标准电压传感器采集被测电压信号,输出为毫伏级或者微伏级的信号。标准 电流传感器和标准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口分别输出毫安级标准电流信号和毫伏级标准 电压信号,进入计量模块进行电能计量。由于与高压侧隔离的标准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的标准电流、电压信号不再是原 有100V、 5A标准信号,直接供给电能计量模块U2的信号为毫安、毫伏级或者微安、微 伏级,符合各类传感器的标准输出,通过弱电输入端口进入乘法器进行电能计量,省却 了原有同类设备中降压、分流环节。标准电流传感器和标准电压传感器分别为微型互感 器、光电、光纤、电阻分压、电容分压、若高付斯基线圈、电感分压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如图2所示,弱电输入端口包括电容C1—C9、电阻R1—R14和补偿阻抗P1—P6。 三相电压端口为电容C1、 C2并联, 一端通过电阻R4连接计量模块U2的输入端,另 一端通过电阻R1接地,还通过补偿阻抗P1连接电流取样传感器。电容C3、 C4并联, 一端通过电阻R5连接计量模块U2的输入端,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地,还通过补偿阻 抗P2连接电流取样传感器。电容C5、 C6并联, 一端通过电阻R6连接计量模块U2的输入端,另一端通过电阻R3接地,还通过补偿阻抗P3连接电流取样传感器。三相电流端 口为补偿阻抗P4的两端通过电阻R7、 R8连接计量模块U2的输入端。补偿阻抗P5的 两端通过电阻R9、 R10连接计量模块U2的输入端。补偿阻抗P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弱电取样电能表,包括计量模块、计数显示器和供源回路,供源回路连接计量模块,线路和壳体封闭为一体,其特征在于:计量模块包括乘法器和u/f变换器,乘法器的输入端连接弱电输入端口,弱电输入端口分别连接电流取样传感器和电压取样传感器,乘法器的输出端连接u/f变换器的输入端,u/f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计数显示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博赵振晓徐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计保互感器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