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角向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83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种气动角向抛光机,包括壳体、锁紧环、扳机组件、进气阀、消音组件、气缸组件、偏心轮、轴承座及角向抛光头;壳体本体上设置有容纳腔;手持部设置有与容纳腔贯通的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在手持部上设置有扳机组件;进气阀与进气通路连接,在进气阀上设置有调节旋钮;消音组件设置于排气通路上;气缸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锁紧环与容纳腔的后端密封连接;气缸组件的转子的输出轴的前端穿过偏心轮与轴承座连接;角向抛光头与轴承座花键连接。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抛光机的气缸组上增加偏心轮,提高了打磨动力,并且通过在进气阀上使用调节旋钮,实现了根据需要对进气量进行调节,在排气通路上加装消音组件,减少了排气时所带来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角向抛光机
本技术属于气动工具
,特别是指一种气动角向抛光机。
技术介绍
气动角向抛光机适用于家具木材、五金材料、汽车美容、机械设备等行业,用于各种金属、木材等材料表面的抛光、毛边、除锈等细节修整。在各种生产装配车间,维修车间、汽车美容店、汽车4S店等工作场所,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角向抛光机机身采用合金铝材料,整体更加的轻盈,操作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手柄处的护套采用橡胶材料包裹,纹理设计整体美观耐看,并且舒适防滑。但是现传统的气动角向抛光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乏力现象,并且噪声过大,用户的使用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角向抛光机,以解决现技术的气动角向抛光机的乏力现象。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动角向抛光机,包括壳体、锁紧环、扳机组件、进气阀、消音组件、气缸组件、偏心轮、轴承座及角向抛光头;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及手持部,所述壳体本体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容纳腔;所述手持部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贯通的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在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气通路的扳机组件;所述进气阀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通路的进气口连接,在所述进气阀上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消音组件设置于所述排气通路上;所述气缸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锁紧环与所述容纳腔的后端密封连接;所述气缸组件的转子的输出轴的前端穿过所述偏心轮与所述轴承座连接;所述角向抛光头与所述轴承座花键连接。r>所述扳机组件包括扳机、铜衬、开闭销、开闭销弹簧及螺塞;所述扳机通过弹性销与所述手持部外表面铰接;所述螺塞与所述手持部螺纹连接;所述开闭销穿过所述铜衬,所述开闭销的一端与所述螺塞之间设置有开闭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扳机抵接;所述铜衬在所述开闭销带动下关闭或开启进气通路。所述消音组件包括消音器、消音棉及消音器接头;所述消音棉设置于所述消音器内,所述消音器接头分别连接所述排气通路出口及所述消音器。所述气缸组件包括前盖、气缸、转子、叶片及后盖,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转子上并一同设置于所述气缸内,所述后盖与所述前盖分别封闭所述气缸的前后两端;所述转子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前盖。还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套于所述手持部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抛光机的气缸组上增加偏心轮,提高了打磨动力,并且通过在进气阀上使用调节旋钮,实现了根据需要对进气量进行调节,在排气通路上加装消音组件,减少了排气时所带来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动角向抛光机的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铜衬、3开闭销、4开闭销弹簧、5O型密封圈,6螺塞,7弹性销,8扳机,9前盖轴承,10前盖,11气缸、12弹性销,13、转子,14、叶片,15后盖,16后盖轴承,17O型密封圈,18锁紧环,19偏心轮,20偏心轮螺丝,21偏心轮固定螺丝,22轴承座,23轴承,24C形扣环,25角向抛光头,26O型密封圈,27消音器接头,28O型密封圈,29消音棉,30消音器,31内六角紧定螺丝,32进气阀,33护套,35O型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动角向抛光机,包括壳体1,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壳体为金属材质,包括壳体本体及手持部,壳体本体的轴向中线与手持部的轴向中线之间的夹角垂直或为钝角,其中手持部用于操作者单手握持,并且在手持部上,设置有扳机组件、进气阀及消音组件等,其中扳机组件用于对抛光机的控制,进气阀是用于与外接气源连接,消音组件用来消除排气所带来的噪音。壳体本体为前后贯通的空腔形成的容纳腔,气缸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手持部上设置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其中排气通路的进气口与进气阀的出气口螺纹连接,在进气阀32上设置有调节旋钮,用来调节进气阀的开度,进而调节进气气流的大小,可以让用户满足各种环境下的气流量的大小,进气阀32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压缩气源连接。在排气通路的出气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消音组件包括消音器接头27、消音棉29及消音器30,消音棉设置于消音器内,消音器接头通过o型密封圈5与消音器30螺纹密封连接后,套上o型密封圈26后与排气通路螺纹密封连接。在手持部靠近壳体本体端的侧表面设置有扳机组件容纳腔,扳机组件容纳腔与进气通路连通,用于安装扳机组件后控制进气通路的连通或关闭,进而实现抛光机的启动或停止运行,在扳机组件容纳腔的外端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扳机组件包括扳机8、铜衬2、开闭销3、开闭销弹簧4及螺塞6,其中,扳机的一端通过弹性销7与手持部的侧壁铰接连接,螺塞与扳机组件容纳腔的开口处螺纹连接,用于封闭扳机组件容纳腔,同时,将铜衬、开闭销及开闭销弹簧封闭于扳机组件容纳腔内。开闭销插入铜衬后放置于扳机组件容纳腔内,开闭销的一端与扳机相抵接,另一端与开闭销弹簧抵接,开闭销在扳机的压迫下带动铜衬打开进气通路,当松开扳机后,在开闭销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开闭销带动铜衬运动封闭进气通路,实现开机或停机。气缸组件包括前盖10、气缸11、转子13、叶片14及后盖15,叶片为多个,比如三片、四片、五片或六片等不同,这些叶片均设置于所述转子上并一同设置于所述气缸内,转子的后端设置有支撑轴,通过后盖上的后盖轴承16支撑转子在气缸内转动,后盖通过弹性销12安装于气缸上,转子的前端设置有输出轴,前盖10与气缸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28并通过弹性销与气缸前端密封连接,在前盖上设置有前盖轴承9,输出轴穿过前盖轴承,实现转子在气缸内转动。将气缸组件安装于壳体本体的容纳腔内,在气缸上设置有进气孔和排气孔,其中进气孔与进气通路的出气端连接,排气孔与排气通路的进气端连接。壳体本体的后端,通过O型密封圈17及锁紧环18密封连接。轴承座22通过轴承23与偏心轮19转动连接,输出轴的前端穿过偏心轮后与轴承座连接;轴承安装于轴承座上,轴承的外圈与偏心轮固定连接,角向抛光头25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连接,偏心轮固定于壳体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角向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锁紧环、扳机组件、进气阀、消音组件、气缸组件、偏心轮、轴承座及角向抛光头;/n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及手持部,所述壳体本体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容纳腔;所述手持部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贯通的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n在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气通路的扳机组件;/n所述进气阀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通路的进气口连接,在所述进气阀上设置有调节旋钮;/n所述消音组件设置于所述排气通路上;/n所述气缸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锁紧环与所述容纳腔的后端密封连接;/n所述气缸组件的转子的输出轴的前端穿过所述偏心轮与所述轴承座连接;/n所述角向抛光头与所述轴承座花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角向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锁紧环、扳机组件、进气阀、消音组件、气缸组件、偏心轮、轴承座及角向抛光头;
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及手持部,所述壳体本体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容纳腔;所述手持部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贯通的进气通路和排气通路;
在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气通路的扳机组件;
所述进气阀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通路的进气口连接,在所述进气阀上设置有调节旋钮;
所述消音组件设置于所述排气通路上;
所述气缸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锁紧环与所述容纳腔的后端密封连接;
所述气缸组件的转子的输出轴的前端穿过所述偏心轮与所述轴承座连接;
所述角向抛光头与所述轴承座花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角向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组件包括扳机、铜衬、开闭销、开闭销弹簧及螺塞;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国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飞驹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