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叶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47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稀土‑叶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在溶剂热条件下,使叶酸、钇离子、镱离子、饵离子形成配位聚合物。制备的稀土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平均粒径200nm,分布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稀土-叶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位聚合物,尤其涉及稀土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稀土配位聚合物是配位聚合物的重要分支,稀土配位聚合物中的稀土元素具有较多的配位数,使得稀土配位聚合物具较高的热稳定性。稀土配位聚合物是良好的发光材料、催化材料、化学传感材料和磁性材料。稀土配位聚合物可作为发光材料,其不仅能够实现下转换发光(斯托克斯定律),还能够实现高效率的上转换发光(反斯托克斯定律)。上转换发光材料通常由基质材料和低浓度的掺杂物(镧系离子)组成。掺杂物提供发光中心,离子之间的距离和空间矩阵对发光效率有很大的影响。镧系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材料一般通过近红外光激发、可见光发射实现发光。高效的上转换发光必须要基质材料、掺杂物质和掺杂物质的浓度三者之间高度协调。叶酸(FA)又称为蝶酰谷氨酸,是B族维生素中的一种合成化合物。叶酸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缺陷疾病的主要药物;此外,叶酸还可促进儿童骨髓中幼细胞成熟,具有预防儿童早期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叶酸还用于治疗H型高血压、萎缩性胃炎、骨性关节炎,以及辅助治疗多种癌症,同时也用于叶酸受体介导的靶向药物和诊断显影剂。除用于治疗叶酸缺乏症之外,叶酸许多新的治疗作用(如靶向介导)正逐渐被发现,叶酸的相关研究也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叶酸成为继维生素C、维生素E之后,国际市场上新崛起的维生素产品,近年来,它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其他方面,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稀土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稀土-叶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由叶酸、钇离子、镱离子、饵离子形成配位聚合物,粒径为180~220nm。优选地,所述稀土-叶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00nm。所述稀土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叶酸、钇源、镱源、饵源、乙醇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80~220℃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优选地,所述钇源为Y(NO3)3溶液,所述镱源为Yb(NO3)3溶液,所述饵源为Er(NO3)3溶液。优选地,所述Y(NO3)3溶液的浓度为0.08M,所述Yb(NO3)3溶液的浓度为0.005M,所述Er(NO3)3溶液的浓度为0.015M。优选地,所述反应温度为200℃,所述反应时间为24h。所述稀土-叶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能够用作上转换发光材料,并能够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荧光检测或靶向成像领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稀土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合成步骤简单,且能对目标产物的直径大小、上转换性能、生物相容性等的精确控制。采用混合溶剂热方法合成的钇基稀土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平均粒径200nm,分布均匀。由于(i)叶酸含有羧基,能与稀土离子形成较稳定的配位键;(ii)叶酸为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iii)掺杂稀土离子形成的钇基配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上转换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稀土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工程、靶向成像、光学影像和药物释放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钇基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图。图2钇基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图。图3是钇基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EDX图。图4是钇基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上转换荧光光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旨在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但不能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和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实施例1首先,称取0.3064gY(NO3)3·6H2O,用容量瓶配制成10mL的水溶液,得到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08M的Y(NO3)3溶液;称取0.0224gYb(NO3)3·6H2O,用容量瓶配制成10mL的水溶液,得到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005mol/L的Yb(NO3)3溶液;称取0.0.0696gEr(NO3)3·6H2O,用容量瓶配制成10mL的水溶液,得到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015mol/L的Er(NO3)3溶液。然后,按照以下步骤制备钇基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称取0.01g叶酸放入到50mL的具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9mL去离子水和13mLEtOH,再分别用移液枪移取1mL0.08M的Y(NO3)3溶液、1mL0.005M的Yb(NO3)3溶液、1mL0.015M的Er(NO3)3溶液于上述的反应釜中,之后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磁力搅拌;搅拌5min后,将反应釜装配好,密封后放入200℃的烘箱中加热24小时;加热完成后,让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将产物离心分离并且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最后将产物转移到小的离心塑料管中,放入到60℃的干燥箱中干燥6小时,得到淡黄色粉末,即钇基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本实施例所用到的六水合稀土硝酸盐的纯度规格均为分析纯,叶酸的等级为USP。对制备得到的钇基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进行分析和测试,结果如图1~4所示。其中,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和EDX是在日本日立HITACHIS-3400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上得到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片是在日本JEOL-2010透射电子显微镜上得到的,加速电压200kV;上转换荧光光谱图是在英国爱丁堡FLS980型稳态荧光光谱仪上得到的,激发光为980nm。图1(a)和图1(b)是稀土-叶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图,由图可知,纳米颗粒分散性较好,粒径大小约为200nm。图2(a)和图2(b)是稀土-叶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中的透射电镜图,从图中可观察到该化合物为空心结构,平均粒径约为200nm。图3为稀土-叶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EDX图,由图可知,该化合物由Y、Yb、Er、C、N、O元素组成。图4为在980nm激光激发下,稀土-叶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上转换发光光谱。本专利技术在溶剂热条件下,以叶酸为配体,采用一锅法制备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将叶酸与稀土进行配位反应,产物同时具备生物应用和上转换稀土配位聚合物的特性。通过调节纳米粒子的各种合成条件能够调节目标产物大小、上转换性能等,合成方法简洁高效,为下一步荧光检测、靶向成像等方面的研究应用提供了可能,具有很好的潜在生物应用前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叶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由叶酸、钇离子、镱离子、饵离子形成配位聚合物,粒径为180~220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叶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由叶酸、钇离子、镱离子、饵离子形成配位聚合物,粒径为180~22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叶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叶酸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叶酸、钇源、镱源、饵源、乙醇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80~220℃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钇源为Y(NO3)3溶液,所述镱源为Yb(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声亮陈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