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38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其包括水、椰糠、砂子、水泥、碎石、粉煤灰、石墨烯粉、氯化镁、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抗紫外老化剂,所述砂与石起到骨架的作用;而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其骨架并填充其缝隙、并赋予其他搅拌物进行中和后,则形成坚实的整体,其强度高、质量好、重量轻,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土木工程材料中添加的石墨烯粉、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和抗紫外老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抗温变与抗老化的性能,同时整体材料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满足实际土木工程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为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土木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节省资源利用,多以工业生产脚料作为水泥成分混合物,其后期使用问题较多,寿命及质量较差,为此而提出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已满足实际土木工程的需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水、椰糠、砂子、水泥、碎石、粉煤灰、石墨烯粉、氯化镁、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抗紫外老化剂。优选的,所述按重量比组份为:水3-7份,椰糠10-20份,砂子15-20份,水泥25-30份,碎石5-10份,粉煤灰15-20份,石墨烯粉4-8份、氯化镁2-4份、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20-30份、抗紫外老化剂0.5-1份。优选的,所述砂子与碎石在使用前需经过清洗、过筛处理,处理其表面杂质与杂物,所述砂子过筛大小为150-200目,所述碎石过筛大小为300-350目。优选的,所述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将5-6份的聚乙二醇加入到温度为100-120℃的反应釜中,抽真空脱水2-4h后再加入0.1-0.2份三乙醇胺及20-30份环氧树脂,控制温度为110-150℃,反应1-2h后,将温度降至70-90℃,并加入6-8份异氰酸酯反应2-3h制得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椰糠进行过滤,筛除椰糠纤维、粉尘及杂质后备用。(2)将砂子过筛150-200目;将碎石过筛300-350目后备用。(3)将水、椰糠、砂子、水泥、碎石、粉煤灰、石墨烯粉、氯化镁、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充分搅拌混合后制得第一搅拌混合物。(4)将抗紫外老化剂加入到步骤(3)得到的第一搅拌混合物中,充分搅拌45-60min,得到第二搅拌混合物。(5)将第二搅拌混合物压模成型,直至凝固后得到轻质土木工程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土木工程材料中添加的石墨烯粉、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和抗紫外老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抗温变与抗老化的性能,同时整体材料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满足实际土木工程的需要。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水、椰糠、砂子、水泥、碎石、粉煤灰、石墨烯粉、氯化镁、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抗紫外老化剂。所述按重量比组份为:水3-7份,椰糠10-20份,砂子15-20份,水泥25-30份,碎石5-10份,粉煤灰15-20份,石墨烯粉4-8份、氯化镁2-4份、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20-30份、抗紫外老化剂0.5-1份。所述砂子与碎石在使用前需经过清洗、过筛处理,处理其表面杂质与杂物,所述砂子过筛大小为150-200目,所述碎石过筛大小为300-350目。所述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将5-6份的聚乙二醇加入到温度为100-120℃的反应釜中,抽真空脱水2-4h后再加入0.1-0.2份三乙醇胺及20-30份环氧树脂,控制温度为110-150℃,反应1-2h后,将温度降至70-90℃,并加入6-8份异氰酸酯反应2-3h制得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实施例1取水3份,椰糠10份,砂子15份,水泥25份,碎石5份,粉煤灰15份,石墨烯粉4份、氯化镁2份、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20份充分搅拌混合后制得第一搅拌混合物,将0.5份抗紫外老化剂加入第一搅拌混合物中,充分搅拌50min,得到第二搅拌混合物,将第二搅拌混合物压模成型,直至凝固后得到轻质土木工程材料。实施例2取水7份,椰糠20份,砂子20份,水泥30份,碎石10份,粉煤灰20份,石墨烯粉8份、氯化镁4份、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30份充分搅拌混合后制得第一搅拌混合物,将1份抗紫外老化剂加入第一搅拌混合物中,充分搅拌60min,得到第二搅拌混合物,将第二搅拌混合物压模成型,直至凝固后得到轻质土木工程材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椰糠、砂子、水泥、碎石、粉煤灰、石墨烯粉、氯化镁、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抗紫外老化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椰糠、砂子、水泥、碎石、粉煤灰、石墨烯粉、氯化镁、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抗紫外老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重量比组份为:水3-7份,椰糠10-20份,砂子15-20份,水泥25-30份,碎石5-10份,粉煤灰15-20份,石墨烯粉4-8份、氯化镁2-4份、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20-30份、抗紫外老化剂0.5-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子与碎石在使用前需经过清洗、过筛处理,处理其表面杂质与杂物,所述砂子过筛大小为150-200目,所述碎石过筛大小为300-35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