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脱硫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25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式脱硫反应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反应塔和滚筒式反应机构,所述滚筒式反应机构包括反应斗、滚筒和滚筒动力源,所述反应斗设在反应塔的底部,所述反应塔内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与反应斗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具有进气口和进料口,所述第二腔室具有出气口,所述滚筒设在反应斗内,且滚筒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斗转动连接,所述滚筒的筒壁上设有网孔,所述滚筒动力源驱动滚筒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纯干法高效脱硫,不仅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脱硫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式脱硫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干式脱硫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在能源行业(包括电厂,区域供热,垃圾焚烧,钢厂,化工厂等)的烟气治理领域,对于排放浓度和排放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能源行业对于运行成本的要求也相应的更加细化。目前国内主流脱酸脱硝及烟气治理工艺是采用湿法及半干法处理工艺,技术老旧且有重大缺陷,行业处于大量同质化,低端化竞争的格局。在环保处理效果和运营成本上存在无法克服的技术难点,很难达到最新的排放标准的要求。现有技术中,采用湿法工艺的脱硫系统在排放时烟气会产生“白烟”现象(过量饱和水蒸气),最新的研究表明,白烟对形成雾霾具有重要的影响,另外,湿法处理后产生的大量系统废水采取了直排处理,严重影响水资源及土壤资源。半干法烟气净化工艺同样需要制备浆液,脱酸试剂在制浆后,虽然反应条件水分达标,但由于浆液的完全包裹性,比表面积大大损失,也使得物料比相较于湿法工艺偏高,且很难达到超低的排放标准。如过量增加脱酸试剂的投入量或者提高循环灰量倍率,反应塔很可能引发气流无法带动悬尘的后果,即业内无法解决的塌床问题。半干法制浆工艺环节及旋转雾化设备在一些难度较大烟气治理项目中(垃圾焚烧等)运行稳定性较差,经常造成粘壁和堵塞故障,旋转雾化头极易磨损,以上问题会导致投资预算过高(旋转雾化设备只有进口品牌),运行稳定性较低,排放可能不稳定同时造成运维费用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干法高效脱硫,不仅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脱硫效果好的干式脱硫反应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式脱硫反应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反应塔和滚筒式反应机构,所述滚筒式反应机构包括反应斗、滚筒和滚筒动力源,所述反应斗设在反应塔的底部,所述反应塔内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与反应斗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具有进气口和进料口,所述第二腔室具有出气口,所述滚筒设在反应斗内,且滚筒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斗转动连接,所述滚筒的筒壁上设有网孔,所述滚筒动力源驱动滚筒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塔内设有隔板,且由隔板将反应塔的内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塔的外壁上设有纵横交错布置的加强筋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塔外壁上并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支撑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筒动力源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滚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轴座与反应斗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机轴通过减速器与滚筒的一端传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筒内设有滚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塔的底部通过导向筒与反应斗密封连接,且导向筒内设有导向隔板并将其分为两个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连通的内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斗为U形状的反应斗,且反应斗的开口处设有法兰,所述反应塔底部的开口处设有连接法兰,所述反应塔的连接法兰与导向筒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反应斗的法兰通过紧固件与导向筒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本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干式脱硫反应装置后,由于本技术包括反应塔和滚筒式反应机构,所述滚筒式反应机构包括反应斗、滚筒和滚筒动力源,所述反应斗设在反应塔的底部,所述反应塔内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均与反应斗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具有进气口和进料口,所述第二腔室具有出气口,所述滚筒设在反应斗内,且滚筒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斗转动连接,所述滚筒的筒壁上设有网孔,所述滚筒动力源驱动滚筒转动,使用时,将本技术的出气口与除尘设备的进气口相连通,烟气通过反应塔的进气口进入第一腔室,同时,脱酸反应剂通过进料口进入反应塔内,这样烟气和脱酸反应剂进行中和反应,所述滚筒动力源驱动滚筒转动,这样烟气和脱酸反应剂在滚筒高速旋转的作用下,带动烟气和脱酸反应剂进入第二腔室内,且在该腔室内形成50倍的循环倍率浓度的悬浮床层,使得烟气与脱酸反应剂持续性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反应塔的出气口进入除尘设备进行除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优点是:第一,在排放时烟气不会产生“白烟”现象,就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第二,纯干法高效脱硫克服了半干法烟气净化工艺中浆液的完全包裹性,及比表面积大大损失的缺点,本技术使用过程中反应率极高,由于高比表面积的试剂吸附化学反应速度之快,大大提高了脱硫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滚筒与反应斗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滚筒与滚筒动力源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2、3、4、5所示,一种干式脱硫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塔1和滚筒式反应机构2,所述滚筒式反应机构2包括反应斗21、滚筒22和滚筒动力源23,所述反应斗21设在反应塔1的底部,所述反应塔1内具有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且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均与反应斗21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具有进气口13和进料口14,所述第二腔室12具有出气口15,所述滚筒22设在反应斗21内,且滚筒22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斗21转动连接,所述滚筒22的筒壁上设有网孔221,所述滚筒动力源23驱动滚筒22转动。如图2所示,为了增加烟气与脱硫反应剂中和反应时间,以及确保烟气与药剂经过反应塔底部设置的滚筒式反应机构混合后,可在第二腔室形成高浓度床层,所述反应塔1内设有隔板3,且由隔板3将反应塔1的内腔分为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所述隔板3的表面设有耐高温耐腐蚀油漆,可有效防止隔板3发生腐蚀现象,以及隔板3上设有多个圆形管可增加其刚性强度。如图1所示,为了加强反应塔的刚性强度,所述反应塔1的外壁上设有纵横交错布置的加强筋板4。如图1、2所示,为了方便固定反应塔的塔体,所述反应塔1外壁上并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支撑座5。如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合理性,所述滚筒动力源23包括电机231和减速器232,所述滚筒2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座211与反应斗21转动连接,所述电机231的电机轴通过减速器232与滚筒22的一端传动连接。如图2、4所示,落入滚筒内的反应剂在滚球的撞击下,可有效防止反应剂粘接在滚筒上,造成滚筒堵塞,并能带动反应剂和循环灰在第二腔室内形成高浓度床层,所述滚筒22内设有滚球24。所述滚筒22内的滚球24优先采用的是氧化铝球。如图1、2所示,为了方便对反应塔1内的烟气和反应剂起到导向作用,以及防止积灰,所述反应塔1的底部通过导向筒6与反应斗21密封连接,且导向筒6内设有导向隔板61并将其分为两个分别与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相连通的内腔,为了提高导向效果,所述反应塔1内的隔板3的中心线与导向筒6内的导向隔板61形成20°~30°的夹角。所述导向筒6的外壁上也设有加强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式脱硫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塔(1)和滚筒式反应机构(2),所述滚筒式反应机构(2)包括反应斗(21)、滚筒(22)和滚筒动力源(23),所述反应斗(21)设在反应塔(1)的底部,所述反应塔(1)内具有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且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均与反应斗(21)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具有进气口(13)和进料口(14),所述第二腔室(12)具有出气口(15),所述滚筒(22)设在反应斗(21)内,且滚筒(22)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斗(21)转动连接,所述滚筒(22)的筒壁上设有网孔(221),所述滚筒动力源(23)驱动滚筒(22)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脱硫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塔(1)和滚筒式反应机构(2),所述滚筒式反应机构(2)包括反应斗(21)、滚筒(22)和滚筒动力源(23),所述反应斗(21)设在反应塔(1)的底部,所述反应塔(1)内具有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且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均与反应斗(21)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具有进气口(13)和进料口(14),所述第二腔室(12)具有出气口(15),所述滚筒(22)设在反应斗(21)内,且滚筒(22)的两端分别与反应斗(21)转动连接,所述滚筒(22)的筒壁上设有网孔(221),所述滚筒动力源(23)驱动滚筒(2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脱硫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1)内设有隔板(3),且由隔板(3)将反应塔(1)的内腔分为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脱硫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1)的外壁上设有纵横交错布置的加强筋板(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脱硫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1)外壁上并沿其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晓东谢其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思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