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离心分离清液沉降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14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离心分离清液沉降的装置,包括沉降槽、设置在沉降槽上部的溢流口,以及设置在沉降槽下部的浆料出口,所述沉降槽连通有离心机的清液流出管路,所述溢流口通过管路连通有清液储存槽,所述浆料出口通过带有阀门的管路连通有浆料中转槽,且所述浆料中转槽的高度低于浆料出口,所述浆料中转槽的出口通过带有阀门的管路连通有泵体,所述泵体的出口连通离心机的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其后工序工艺指标控制或提取率得到有力保证,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最终满足客户需求,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对企业的效益形成了积极的促进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离心分离清液沉降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液分离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离心分离清液沉降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是目前常用的方式,但在分离后的清液中,因滤布、滤网的穿漏或从敞口处的跑料、翻料,造成清液中存在较多的固体物料。导致清液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给后工序的工艺指标控制或提取率造成较大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产品的品质降低,不利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对企业的效益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离心分离清液沉降的装置,能使其后工序工艺指标控制或提取率得到有力保证,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最终满足客户需求,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对企业的效益形成了积极的促进影响。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离心分离清液沉降的装置,包括沉降槽、设置在沉降槽上部的溢流口,以及设置在沉降槽下部的浆料出口,所述沉降槽连通有离心机的清液流出管路,所述溢流口通过管路连通有清液储存槽,所述浆料出口通过带有阀门的管路连通有浆料中转槽,且所述浆料中转槽的高度低于浆料出口,所述浆料中转槽的出口通过带有阀门的管路连通有泵体,所述泵体的出口连通离心机的进料口。本方案的沉降槽竖向固设,用于接收经过离心机分离的清液,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差,固体下沉到液体的底部,进行固液沉降,沉降固体后的清液从溢流口溢出,流入清液储存槽。清液储存槽为一竖向固设的罐体,高度低于溢流口,从而使清液靠自身重力就能流入清液储存槽,清液储存槽与后工序的管路连接,便于将清液输送到后工序。浆料出口位于浆料中转槽的上方,便于沉淀后的固态浆料在自身重力下流入浆料中转槽。清液流出管路的出液口位于溢流口下方,且通过控制清液流出管路的流量,使沉降槽的清液波动降低,避免新输入的清液将已经沉淀好的清液翻起。浆料中转槽起到暂存含固体清液的作用,当到达一定量后,启动泵体将含固体清液泵入离心机,离心机内还输入未经离心的液体,从而使未经离心的液体和含固体清液混合后重新进行离心,实现循环分离。作为优选,所述的沉降槽的下部为锥形结构,所述浆料出口设置在锥形结构的下端。本方案的锥形结构用于聚拢沉淀后含有固体的清液,使含有固体的清液能沿锥形结构的斜面流动到浆料出口处,避免了含有固体的清液在沉降槽内产生聚积。作为优选,所述的溢流口设置在沉降槽的上沿向下延伸200mm处。本方案的溢流口设置在沉降槽的上沿向下延伸200mm处,使清液全部从溢流口流出,避免了从沉降槽的上沿溢出。当然溢流口的高度也可以是其他尺寸,只要低于沉降槽的上沿,高于清液流出管路的出液口即可。作为优选,所述的清液流出管路的高度高于溢流口,且清液流出管路的出液口从沉降槽的上部向下延伸至距离沉降槽的上沿1000mm处。本方案的清液流出管路的出液口低于溢流口,从低伸入液面以下,避免了液体迸溅的现象。当然清液流出管路的出液口高度也可以是其他尺寸,只要低于清液流出管路的出液口即可。作为优选,所述的浆料中转槽的上部固设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向下延伸至浆料中转槽的内部。本方案的电机驱动搅拌桨转动,用于混匀液体中的固体,避免了固体完全沉淀导致粘度过大,致使泵体难以抽吸产生故障。作为优选,所述泵体为离心泵。本方案的离心泵用于将浆料中转槽内的浆料抽吸至离心机,离心泵具有流量均匀、运转平稳、振动小的优点,设备安装维护成本费用较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离心机分离母液输送管线末端,即在清液流出管路末端安装沉降槽,利用固体与液体的密度差,对分离后清液再次沉清,从而降低分离后清液中固体物料的含量,使其后工序工艺指标控制或提取率得到有力保证,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最终满足客户需求,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对企业的效益形成了积极的促进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沉降槽,2、溢流口,3、浆料出口,4、清液流出管路,5、清液储存槽,6、浆料中转槽,7、泵体。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一种用于离心分离清液沉降的装置,如图所示,包括沉降槽1、设置在沉降槽1上部的溢流口2,以及设置在沉降槽1下部的浆料出口3,沉降槽1连通有离心机的清液流出管路4,溢流口2通过管路连通有清液储存槽5,浆料出口3通过带有阀门的管路连通有浆料中转槽6,且浆料中转槽6的高度低于浆料出口3,浆料中转槽6的出口通过带有阀门的管路连通有泵体7,泵体7的出口连通离心机的进料口。沉降槽1的下部为锥形结构,浆料出口3设置在锥形结构的下端。溢流口2设置在沉降槽1的上沿向下延伸200mm处。清液流出管路4的高度高于溢流口2,且清液流出管路4的出液口从沉降槽1的上部向下延伸至距离沉降槽1的上沿1000mm处。浆料中转槽6的上部固设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搅拌桨,搅拌桨向下延伸至浆料中转槽6的内部。泵体7为离心泵。沉降槽1竖向固设,用于接收经过离心机分离的清液,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差,固体下沉到液体的底部,进行固液沉降,沉降固体后的清液从溢流口2溢出,流入清液储存槽5。清液储存槽5为一竖向固设的罐体,高度低于溢流口2,从而使清液靠自身重力就能流入清液储存槽5,清液储存槽5与后工序的管路连接,便于将清液输送到后工序。浆料出口3位于浆料中转槽6的上方,便于沉淀后的固态浆料在自身重力下流入浆料中转槽6。清液流出管路4的出液口位于溢流口2下方,且通过控制清液流出管路4的流量,使沉降槽1的清液波动降低,避免新输入的清液将已经沉淀好的清液翻起。浆料中转槽6起到暂存含固体清液的作用,当到达一定量后,启动泵体7将含固体清液泵入离心机,离心机内还输入未经离心的液体,从而使未经离心的液体和含固体清液混合后重新进行离心,实现循环分离。锥形结构用于聚拢沉淀后含有固体的清液,使含有固体的清液能沿锥形结构的斜面流动到浆料出口3处,避免了含有固体的清液在沉降槽1内产生聚积。溢流口2设置在沉降槽1的上沿向下延伸200mm处,使清液全部从溢流口2流出,避免了从沉降槽1的上沿溢出。当然溢流口2的高度也可以是其他尺寸,只要低于沉降槽1的上沿,高于清液流出管路4的出液口即可。清液流出管路4的出液口低于溢流口2,从低伸入液面以下,避免了液体迸溅的现象。当然清液流出管路4的出液口高度也可以是其他尺寸,只要低于清液流出管路4的出液口即可。电机驱动搅拌桨转动,用于混匀液体中的固体,避免了固体完全沉淀导致粘度过大,致使泵体7难以抽吸产生故障。离心泵用于将浆料中转槽6内的浆料抽吸至离心机,离心泵具有流量均匀、运转平稳、振动小的优点,设备安装维护成本费用较低。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在离心机的分离母液输送管线,即在清液流出管路4的末端安装锥圆形的沉降槽1,进液口从顶端中部,即沉降槽1上沿下去1000mm,利用固体与液体的密度差,进行固液沉降,清液从顶端下去200mm的溢流口2溢出,进入清液储存槽5;沉降浆料每隔1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离心分离清液沉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槽(1)、设置在沉降槽(1)上部的溢流口(2),以及设置在沉降槽(1)下部的浆料出口(3),所述沉降槽(1)连通有离心机的清液流出管路(4),所述溢流口(2)通过管路连通有清液储存槽(5),所述浆料出口(3)通过带有阀门的管路连通有浆料中转槽(6),且所述浆料中转槽(6)的高度低于浆料出口(3),所述浆料中转槽(6)的出口通过带有阀门的管路连通有泵体(7),所述泵体(7)的出口连通离心机的进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离心分离清液沉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槽(1)、设置在沉降槽(1)上部的溢流口(2),以及设置在沉降槽(1)下部的浆料出口(3),所述沉降槽(1)连通有离心机的清液流出管路(4),所述溢流口(2)通过管路连通有清液储存槽(5),所述浆料出口(3)通过带有阀门的管路连通有浆料中转槽(6),且所述浆料中转槽(6)的高度低于浆料出口(3),所述浆料中转槽(6)的出口通过带有阀门的管路连通有泵体(7),所述泵体(7)的出口连通离心机的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心分离清液沉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槽(1)的下部为锥形结构,所述浆料出口(3)设置在锥形结构的下端。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华斌亓亮杨勇代文彬王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普锂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