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目前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比很大,但是在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和使用过程中遇到下列问题:首先,纯电动汽车需要实施充电作业,将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给汽车电动机提供动力源,每次充电的时间较长,充电后行进里程较短,导致新能源汽车使用时不能像加油一样快速周转动力源;其次,传统的纯电动汽车要想实现像是加油一样方便就需要对电池实施更换作业,受到不同车型的限制,以及不同车型载重电池和数量的限制,很难实施统一处理,并且采取传统的人工方式实施更换电池的方法费力费时,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工操作作业,导致周转时间变成;再次,传统的汽车型号多样,电池安装位置不尽相同,如果需要实现快速周转,对电池的导电连接、安装位置、型号大小、安装方式均需要实现统一的设置标准,增加了电动汽车快速周转的难度。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智能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周转快速,周转方式灵活,汽车设置方式标准统一,配套件标准易周转,方便管理和周转操作,方法简单易操作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包括泊车区(27),设置在泊车区(27)上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2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条车轮导引槽(26)的内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周转槽(28),第一周转槽(28)的底部通过平移槽(41)与设置在泊车区(27)一侧的第二周转槽(34)相连通,在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26)的一侧端部内侧均设置有挡车升降块(25),第二周转槽(34)的一端与送料架(32)相连接,第二周转槽(34)的另一端与出料架(30)相连接,在第二周转槽(34)外侧固定安装有转载架(36),转载架(36)的下方设置有带有吊钩(40)的起吊绳(39),在第一周转槽(28)、第一周转槽(28)以及平移槽(41)的底面铺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底部轨道(23),底部轨道(23)上活动安装有快速周转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包括泊车区(27),设置在泊车区(27)上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2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条车轮导引槽(26)的内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周转槽(28),第一周转槽(28)的底部通过平移槽(41)与设置在泊车区(27)一侧的第二周转槽(34)相连通,在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26)的一侧端部内侧均设置有挡车升降块(25),第二周转槽(34)的一端与送料架(32)相连接,第二周转槽(34)的另一端与出料架(30)相连接,在第二周转槽(34)外侧固定安装有转载架(36),转载架(36)的下方设置有带有吊钩(40)的起吊绳(39),在第一周转槽(28)、第一周转槽(28)以及平移槽(41)的底面铺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底部轨道(23),底部轨道(23)上活动安装有快速周转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速周转装置包括卡接在两条底部轨道(23)上的轨道轮(20),通过轴承架(19)与轨道轮(20)的轮轴(21)相连接的平移小车(17),平移小车(17)内设置有电机(18),电机(18)的输出端与套装在轮轴(21)上的主动轮(22)相连接,在平移小车(17)内腔固定安装有至少两根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的顶部输出端与设置在平移小车(17)顶部的升降平台(12)相连接,在升降平台(1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升降平台(12)为一体结构的下沉平台(13),每个下沉平台(13)的顶部均对称固定安装两个机械手臂(14),每个机械手臂(14)的顶端均连接有定位连杆(15),在挡车升降块(25)的下方设置有挡车升降电动推杆(24),挡车升降电动推杆(24)、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电机(18)、以及四个机械手臂(14)均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外侧的控制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泊车区(27)为长方形水平区域结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26)为长方形槽状结构,车轮导引槽(26)的长度与泊车区(27)的长度相等,泊车区(27)的宽度不小于两条车轮导引槽(26)的间距,每条车轮导引槽(26)的起始位置均设置有限位加大扩口(29),第一周转槽(28)的长度不大于车轮导引槽(26)的长度,第一周转槽(28)的宽度不大于两条车轮导引槽(26)之间的间距,第二周转槽(34)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周转槽(28)的设置位置相互对应,第一周转槽(28)的底部与第二周转槽(34)的底部通过平移槽(41)相连通,平移槽(41)的深度不大于第一周转槽(28),第一周转槽(28)的深度与第二周转槽(34)的深度相等,第二周转槽(34)的长度以及宽度与第一周转槽(28)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架(32)上设置有送料辊(33),出料架(30)上设置有出料辊(31),送料架(32)的长度和宽度与出料架(30)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第二周转槽(34)的宽度与送料架(32)的宽度相配合,转载架(36)为水平支架,在转载架(36)的外侧端部固定安装纵向旋转架(37),纵向旋转架(37)的顶部与转载架(36)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纵向旋转架(37)的底部安装在底部旋转支座(35)的中心外位置,底部旋转支座(35)设置在第二周转槽(34)中间外侧对应位置,所述的吊绳(39)为两根,每根吊绳(39)的底部均与吊钩(40)的顶部固定连接,底部轨道(23)的纵向自第一周转槽(28)的底部延伸至第二周转槽(34)的底部,底部轨道(23)的铺设方向与车轮导引槽(26)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移小车(17)是能够在第一周转槽(28)、第一周转槽(28)以及平移槽(41)内水平移动的长方形块状结构,平移小车(17)的长度不大于第一周转槽(28)的长度,平移小车(17)的宽度不大于第一周转槽(28)的宽度,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的底部与平移小车(17)内腔底壁固定连接,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的顶部与升降平台(1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平移小车(17)的顶面开设有用于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出入的导向孔,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