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05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包括带主体,带主体的上下端部均设置球状体,带主体的中心区域设有防静电组件,防静电组件包括防静电台垫、密封边、内线盘、导线管、静电消散垫和导电垫,防静电台垫的外侧设有密封边,防静电台垫与密封边固定连接,防静电台垫上设置内线盘,防静电台垫的内部顶端设有静电消散垫。本发明专利技术球状体的球形饱满,高度及均匀性良好,高度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调整,间隔带上安装防静电组件,使间隔带防静电等级达到双抗要求,静电消散垫、导电垫和带主体之间通过密封边固定连接,提高间隔带的使用寿命,间隔带的产品一致性好,料带无接头,间隔带表面光洁度良好,达到无尘室使用等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材料
,具体为一种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
技术介绍
间隔带的使用范围极广,例如在公园间隔带作为保护花草的一种工具,防止有人践踏花草,其原理主要是起到保护作用,经由各该间隔带隔开外部因素,并达到保护的目的,然而,由于间隔带与外界因素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使两者之间容易产生静电,导致间隔带与外界因素因静电吸附的作用而黏在人的身上,目前国内尚没有用于半导体COF封装的PET间隔带,为了满足客户对于间隔带的需求,现开发出能满足客户要求的20mm到600mm范围内的间隔带产品,其中以35mm、48mm和70mm规格的PET间隔带为目前市场的主打产品,目前已有的间隔带不能适用于所有事物,防静电等级不高,表面光滑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具有球状体的球形饱满,高度及均匀性良好,高度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调整,间隔带上安装防静电组件,使间隔带防静电等级达到双抗要求,静电消散垫、导电垫和带主体之间通过密封边固定连接,提高间隔带的使用寿命,间隔带的产品一致性好,料带无接头,间隔带表面光洁度良好,达到无尘室使用等级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包括带主体,带主体的上下端部均设置球状体,带主体的中心区域设有防静电组件,防静电组件包括防静电台垫、密封边、内线盘、导线管、静电消散垫和导电垫,防静电台垫的外侧设有密封边,防静电台垫与密封边固定连接,防静电台垫上设置内线盘,内线盘的内部设有导线管,防静电台垫的内部顶端设有静电消散垫,静电消散垫的下方设置导电垫,静电消散垫与导电垫粘合,导电垫固定在带主体上。优选的,所述导线管与防静电台垫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静电消散垫、导电垫和带主体之间通过密封边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线管贯穿内线盘的一端与防静电台垫固定连接,且导线管的内部为中空。优选的,所述间隔带为35mm的球状体左右之间的间距为10.5±0.5,球状体上下之间的间距为31±0.35,球状体的半径为2.5±0.5,带主体的高度为34.975±0.5,带主体的宽度为0.125±0.005。优选的,所述间隔带为48mm的球状体左右之间的间距为10.5±0.5,球状体上下之间的间距为44.2±0.5,球状体的半径为2.5±0.5,带主体的高度为48.18±0.35,,带主体的宽度为0.125±0.005。优选的,所述间隔带为70mm的球状体左右之间的间距为10.5±0.5,球状体上下之间的间距为66.2±0.5,球状体的半径为2.5±0.5,带主体的高度为69.95±0.35,带主体的宽度为0.125±0.005。优选的,所述球状体的最高点与带主体的间距为1.5±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球状体的球形饱满,高度及均匀性良好,高度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调整,间隔带上安装防静电组件,使间隔带防静电等级达到双抗要求,静电消散垫、导电垫和带主体之间通过密封边固定连接,提高间隔带的使用寿命,间隔带的产品一致性好,料带无接头,间隔带表面光洁度良好,达到无尘室使用等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背面斜45°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A-A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防静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静电组件的内部示意图。图中:1、带主体;2、球状体;3、防静电组件;31、防静电台垫;32、密封边;33、内线盘;34、导线管;35、静电消散垫;36、导电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7,一种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间隔带高度为35mm,包括带主体1,带主体1的高度为34.975±0.5,带主体1的宽度为0.125±0.005,带主体1的上下端部均设置球状体2,球状体2左右之间的间距为10.5±0.5,球状体2上下之间的间距为31±0.35,球状体2的半径为2.5±0.5,球状体2的球形饱满,高度及均匀性良好,高度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调整,带主体1的中心区域设有防静电组件3,防静电组件3包括防静电台垫31、密封边32、内线盘33、导线管34、静电消散垫35和导电垫36,防静电台垫31的外侧设有密封边32,防静电台垫31与密封边32固定连接,防静电台垫31上设置内线盘33,内线盘33的内部设有导线管34,内线盘33连接的导线管34与地面相连,方便消散防静电台垫31上的静电,导线管34与防静电台垫31固定连接,导线管34贯穿内线盘33的一端与防静电台垫31固定连接,且导线管34的内部为中空,防静电台垫31的内部顶端设有静电消散垫35,静电消散垫35的下方设置导电垫36,静电消散垫35与导电垫36粘合,导电垫36固定在带主体1上,静电消散垫35、导电垫36和带主体1之间通过密封边32固定连接。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7,一种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间隔带高度为48mm,包括带主体1,带主体1的高度为48.18±0.35,带主体1的宽度为0.125±0.005,带主体1的上下端部均设置球状体2,间隔带为48mm的球状体2左右之间的间距为10.5±0.5,球状体2上下之间的间距为44.2±0.5,球状体2的半径为2.5±0.5,球状体2的球形饱满,高度及均匀性良好,高度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调整,带主体1的中心区域设有防静电组件3,防静电组件3包括防静电台垫31、密封边32、内线盘33、导线管34、静电消散垫35和导电垫36,防静电台垫31的外侧设有密封边32,防静电台垫31与密封边32固定连接,防静电台垫31上设置内线盘33,内线盘33的内部设有导线管34,内线盘33连接的导线管34与地面相连,方便消散防静电台垫31上的静电,导线管34与防静电台垫31固定连接,导线管34贯穿内线盘33的一端与防静电台垫31固定连接,且导线管34的内部为中空,防静电台垫31的内部顶端设有静电消散垫35,静电消散垫35的下方设置导电垫36,静电消散垫35与导电垫36粘合,导电垫36固定在带主体1上,静电消散垫35、导电垫36和带主体1之间通过密封边32固定连接。实施例三请参阅图1-7,一种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间隔带高度为70mm,包括带主体1,带主体1的高度为69.95±0.35,带主体1的宽度为0.125±0.005,带主体1的上下端部均设置球状体2,间隔带为70mm的球状体2左右之间的间距为10.5±0.5,球状体2上下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包括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主体(1)的上下端部均设置球状体(2),带主体(1)的中心区域设有防静电组件(3),防静电组件(3)包括防静电台垫(31)、密封边(32)、内线盘(33)、导线管(34)、静电消散垫(35)和导电垫(36),防静电台垫(31)的外侧设有密封边(32),防静电台垫(31)与密封边(32)固定连接,防静电台垫(31)上设置内线盘(33),内线盘(33)的内部设有导线管(34),防静电台垫(31)的内部顶端设有静电消散垫(35),静电消散垫(35)的下方设置导电垫(36),静电消散垫(35)与导电垫(36)粘合,导电垫(36)固定在带主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包括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主体(1)的上下端部均设置球状体(2),带主体(1)的中心区域设有防静电组件(3),防静电组件(3)包括防静电台垫(31)、密封边(32)、内线盘(33)、导线管(34)、静电消散垫(35)和导电垫(36),防静电台垫(31)的外侧设有密封边(32),防静电台垫(31)与密封边(32)固定连接,防静电台垫(31)上设置内线盘(33),内线盘(33)的内部设有导线管(34),防静电台垫(31)的内部顶端设有静电消散垫(35),静电消散垫(35)的下方设置导电垫(36),静电消散垫(35)与导电垫(36)粘合,导电垫(36)固定在带主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管(34)与防静电台垫(3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消散垫(35)、导电垫(36)和带主体(1)之间通过密封边(3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且料带无接头的间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管(34)贯穿内线盘(33)的一端与防静电台垫(31)固定连接,且导线管(34)的内部为中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萨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