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习专利>正文

一种纤维板表面整形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02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板表面整形加工装置,包括传送装置、热压装置、底座、支架;所述传送装置设于底座上;所述热压装置设于传送装置上方;所述支架设有一对,横跨在传送装置两边;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将纤维板放置皮带上向前传送,当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使得纤维板停在指定位置,此时下模上升顶起纤维板,下模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延长板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翻转至于下模处于同一平面上,使得纤维板处于四个限位块之间,然后上模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使得丝杆螺母在螺纹杆上运动,螺纹杆连接的第一连杆使得上模向下移动,热压一段时间,即可完成纤维板的热压;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纤维板热压直接在传送带上热压,导致对传送带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板表面整形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板表面整形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纤维板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素纤维为原料,施加脲醛树脂或其他适用的胶黏剂制成的人造板;中国的纤维板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其优点有材质均匀、纵横强度差小、不易开裂等;纤维板按照密度分类分为非压缩型和压缩型;非压缩型产品的密度小于0.4g/cm3,压缩型产品分为中密度纤维板和硬质纤维板;通常纤维板的成型工艺分为湿法纤维板、干法纤维板、定向纤维板;纤维板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纤维分离、浆料处理、板坯成型、热压以及后期处理;其中热压是一个物理与化学变化变化过程,它包括压实板坯增加纤维接触面的紧密度,升高温度使内部水分蒸发,胶合剂固化等,构成纤维板强度的主要因素一是纤维本身质量,二就是树脂的胶合作用;在热压过程中由于加热而使树脂流动,分散地渗透在纤维之间,并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二逐步缩聚固化,得到纤维间稳固的胶合。由于纤维板胶粘后需要热压,避免变形,传统的纤维板热压直接在传送带上热压,这种加工方式会对传送带造成损伤,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纤维板表面整形加工装置解决上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纤维板表面整形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纤维板热压直接在传送带上热压,导致对传送带造成损伤的问题:该装置将纤维板放置皮带上向前传送,当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使得纤维板停在指定位置,此时下模上升顶起纤维板,下模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延长板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翻转至于下模处于同一平面上,使得纤维板处于四个限位块之间,然后上模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使得丝杆螺母在螺纹杆上运动,螺纹杆连接的第一连杆使得上模向下移动,然后调节相应的压力与上模的温度,热压一段时间,即可完成纤维板的热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纤维板表面整形加工装置,包括传送装置、热压装置、底座、支架;所述传送装置设于底座上,用于传送纤维板;所述热压装置设于传送装置上方,用于热压纤维板,避免纤维板变形;所述支架设有一对,横跨在传送装置两边,用于支撑热压装置以及连接支撑装置。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皮带、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联轴器、转动轴、第一固定装置、皮带轮;所述转动轴设于底座上,转动轴设有四个,四个转动轴分别设在底座的四个角上,所述皮带轮设于转动轴上,用于带动皮带运动;所述皮带设有两个,皮带轮设有两对,两个皮带分别设于一对皮带轮上;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有四个,四个第一固定装置分别设在底座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有四个,分别设于第一固定装置中,用于驱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转动带动皮带运动;所述转动轴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用于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起到过载保护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热压装置包括丝杆螺母、连接块、第一连杆、螺纹杆、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件、第二驱动电机、第二固定装置、第二联轴器、第二连接轴、第二固定座、上模、模具、下模、延长板、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一气缸、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三连接轴、第三固定座、第三铰接座、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接轴、第四固定座、连接头、凸块、第五连接轴、第五固定座、铰接轴、第二气缸、缓冲装置、支撑板、螺丝、角件、第五连杆、连接条、轴承座、锁定螺母、第一连接轴;所述螺纹杆横穿一对支架,所述螺纹杆的一头设有锁定螺母,所述螺纹杆上设有两段相反方向的螺纹,用于固定螺纹杆于支架上,所述螺纹杆的另外一头设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螺纹杆两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于支架上方,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设有螺纹,所述丝杆螺母设有一对,安装于螺纹杆上,所述丝杆螺母连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第一固定座与第一连杆将第一连杆一头固定在所述丝杆螺母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外一头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与第二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上模四个角上设有四个第二滑块,第一滑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轨设于支架的前侧,第二滑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滑轨设于支架的后侧,两个第二滑块分别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另两个第二滑块分别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轨背面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上模设有三个模具,所述模具与上模通过螺丝固定;所述下模的前侧设有两个第三滑块,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分别与一个第一滑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用于给上模与下模作为导向;一对延长板分别在下模两侧,所述延长板与下模通过第三连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上设有第五固定座,所述第五连接轴连接第五固定座,贯穿于第三连杆;所述延长板下方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头设有第四固定座,所述第四固定座铰接有第二连杆,并且贯穿有第四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杆的另外一头设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上设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连接轴贯穿第三铰接座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气缸与下模铰接连接,所述下模设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气缸一头设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座通过第一连接轴贯穿,第一连接轴与第三固定座连接,所述连接头设于第一气缸的一头,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所述第一气缸设有一对,呈交错位置;所述第二气缸设于下模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头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与下模连接,所述支撑板设于底座上,用于固定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支撑板通过角件固定,所述第二气缸通过螺丝贯穿角件,固定在支撑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中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一头设有电极,所述加热丝用于对纤维板热压,使纤维板内部的水分蒸发、胶合剂固化等,以及提高纤维板强度。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四条边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螺丝固定在下模以及延长板上,用于给纤维板热压前对纤维板限位,避免热压的过程中纤维板没有与模具对应,以至于影响纤维板热压效果;所述限位块通过改变其位置,用以针对加工不同尺寸的纤维板。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一侧等距设有三个红外感应装置,所述红外感应装置的型号为PA-465,用于感应纤维板随皮带达到热压位置,以便随后进行热压。进一步地,所述模具设有多个模具条,进而改变模具的尺寸,以实现不同尺寸的纤维板加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专利技术的传送装置通过采用较窄的皮带传送纤维板,相比现有技术更加节能、降低成本,现有技术的热压装置直接在传送带上热压,长时间在传送带上热压会对传送带造成损害,本专利技术的传送带只作为传送作用,不会遭受损害;其二,本专利技术为了使得下模的尺寸与纤维板的尺寸对应上,在下模上升时候,一对延长板相应的向上翻转与下模处于同一平面,进一步地,上模的模具还可以增减模具条来改变模具的尺寸,适用于更多尺寸的纤维板,使得纤维板热压更均匀,性能更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板表面整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装置、热压装置、底座(1)、支架(2);所述传送装置设于底座(1)上;所述热压装置设于传送装置上方;所述支架(2)设有一对,横跨在传送装置两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板表面整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装置、热压装置、底座(1)、支架(2);所述传送装置设于底座(1)上;所述热压装置设于传送装置上方;所述支架(2)设有一对,横跨在传送装置两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板表面整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皮带(31)、第一驱动电机(32)、第一联轴器、转动轴(34)、第一固定装置(35)、皮带轮(36);所述转动轴(34)设于底座(1)上,转动轴(34)设有四个,四个转动轴(34)分别设在底座(1)的四个角上,所述皮带(31)轮设于转动轴(34)上;所述皮带(31)设有两个,皮带轮(36)设有两对,两个皮带(31)分别设于一对皮带轮(36)上;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5)设有四个,四个第一固定装置(35)分别设在底座(1)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2)设有四个,四个第一驱动电机(32)分别设于第一固定装置(35)中,皮带轮(36)转动带动皮带(31)运动;所述转动轴(34)与第一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板表面整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装置包括丝杆螺母(41)、连接块(42)、第一连杆(43)、螺纹杆(44)、第一固定座(45)、第一固定件、第二驱动电机(47)、第二固定装置(48)、第二联轴器、第二连接轴、第二固定座(411)、上模(412)、模具(413)、下模(414)、延长板(415)、第一滑轨(416)、第二滑轨(417)、第二滑块(418)、第三滑块(419)、第一气缸(420)、第一铰接座(421)、第二铰接座(422)、第三连接轴(423)、第三固定座(424)、第三铰接座(425)、第二连杆(426)、第三连杆(427)、第四连接轴(428)、第四固定座(429)、连接头(430)、凸块(431)、第五固定座、第五连接轴、铰接轴(434)、第二气缸(435)、缓冲装置(436)、支撑板(437)、角件(439)、连接条(441)、轴承座(442)、锁定螺母(443)、第二驱动电机(445)、第六固定座;所述螺纹杆(44)横穿一对支架(2),所述螺纹杆(44)的一头设有锁定螺母(443),所述螺纹杆(44)上设有两段相反方向的螺纹,所述螺纹杆(44)的另外一头设有第二驱动电机(445),所述螺纹杆(44)两头通过轴承座(442)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45)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48)上,所述第二固定装置(48)设于支架(2)上方,所述螺纹杆(44)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45)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41)设有螺纹,所述丝杆螺母(41)设有一对,丝杆螺母(41)安装于螺纹杆(44)上,所述丝杆螺母(41)连接第一连杆(43),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第一固定座(45)与第一连杆(43)将第一连杆(43)一头固定在所述丝杆螺母(41)上,所述第一连杆(43)的另外一头与所述连接块(42)连接,所述连接块(42)与第二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块(42)与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习
申请(专利权)人:陈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