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武科专利>正文

一种耳鼻喉的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辅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99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的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辅助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设有对称的丝杠槽,所述底板两侧一端分别设有对应的矩形槽,所述底板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套筒,两个导杆下端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套筒内,两个所述导杆相对一侧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弧形板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术辅助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耳鼻喉的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辅助设备。本装置可以实现通过弧形板将患者颈部顶起,使患者呈仰头的状态,将鼻腔漏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的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辅助设备
本技术涉及手术辅助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耳鼻喉的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多发病,多见于女性和老人。由于药物治疗无效,探通、插管效果不理想,激光治疗效果难以肯定,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泪囊鼻腔造口术作为经典的手术方式,目的是把泪囊与鼻黏膜直接吻合,使分泌物和泪液由泪囊直接进入中鼻道,以消除泪囊化脓性病灶并解除泪溢现象,现有的手术多为通过枕头等物品垫在患者颈部,使患者在手术时保持头部仰起的状态,将鼻孔漏出,便于手术,但一些患者在局部麻醉后,还可能乱动,加大了医护人员的手术难度,且稍有不慎还可能造成危险,所以亟于制作一种耳鼻喉的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辅助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耳鼻喉的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辅助设备,用于泪囊吻合手术固定患者头部。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耳鼻喉的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辅助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设有对称的丝杠槽,所述底板两侧一端分别设有对应的矩形槽;所述底板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套筒,两个导杆下端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套筒内,两个所述导杆相对一侧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弧形板一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一个所述丝杠槽内一端铰接丝杠一一端,所述丝杠一另一端穿过所述底板,所述丝杠一另一端铰接另一个所述丝杠槽内一端,所述丝杠一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杠一一端穿过所述底板,所述丝杠一一端固定连接旋钮一侧中部,两个滑块一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丝杠槽内,两个所述滑块一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一对应的一端,两个所述滑块一上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夹板下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矩形槽内两端分别铰接对应的丝杠二一端,两个所述丝杠二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底板,两个所述丝杠二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皮带轮一侧中部,两个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接,两个所述皮带轮另一侧偏心处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把手一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滑块二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矩形槽内,两个所述滑块二分别螺纹连接对应的所述丝杠二,两个所述滑块二一侧分别铰接对应的连杆一端,两个所述连杆另一端分别铰接对应的所述导杆一侧上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夹板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软质海绵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弧形板上侧固定连接软质橡胶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可以实现通过弧形板将患者颈部顶起,使患者呈仰头的状态,将鼻腔漏出。2、本装置可以实现通过两个夹板将患者头部固定,防止患者乱动。3、本装置可以实现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调节弧形板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底板1剖切后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夹板,3、连杆,4、弧形板,5、套筒,6、皮带轮,7、皮带,8、丝杠一,9、导杆,10、滑块一,11、丝杠槽,12、矩形槽,13、滑块二,14、把手,15、丝杠二,16、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侧设有对称的丝杠槽11,所述底板1两侧一端分别设有对应的矩形槽12;所述底板1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套筒5,两个导杆9下端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套筒5内,两个所述导杆9相对一侧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弧形板4一端。一个所述丝杠槽11内一端铰接丝杠一8一端,所述丝杠一8另一端穿过所述底板1,所述丝杠一8另一端铰接另一个所述丝杠槽11内一端,所述丝杠一8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杠一8一端穿过所述底板1,所述丝杠一8一端固定连接旋钮16一侧中部,两个滑块一10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丝杠槽11内,两个所述滑块一10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一8对应的一端,两个所述滑块一10上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夹板2下端。两个矩形槽12内两端分别铰接对应的丝杠二15一端,两个所述丝杠二15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底板1,两个所述丝杠二15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皮带轮6一侧中部,两个所述皮带轮6通过皮带7相连接,两个所述皮带轮6另一侧偏心处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把手14一端。两个滑块二13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矩形槽12内,两个所述滑块二13分别螺纹连接对应的所述丝杠二15,两个所述滑块二13一侧分别铰接对应的连杆3一端,两个所述连杆3另一端分别铰接对应的所述导杆9一侧上端。两个所述夹板2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软质海绵层。所述弧形板4上侧固定连接软质橡胶层。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为:在使用前,弧形板4处于最低位置,两个夹板2处于相对距离最远的位置,使用本装置时,将装置放置在病床上侧一端,患者颈部枕在弧形板4上侧,头部放置在底板1上侧,位于两个夹板2之间,转动一个把手14,一个把手14带动对应的皮带轮6旋转,一个皮带轮6通过皮带7带动另一个皮带轮6旋转,两个皮带轮6同时带动对应的丝杠二15旋转,两个丝杠二15分别带动对应的滑块13沿着对应的矩形槽12内向远离皮带轮6的方向滑动,两个滑块二13分别带动对应的连杆3摆动,两个连杆3分别带动对应的导杆9沿着对应的套筒5内向上滑动,两个导杆9同时带动弧形板4向上滑动,将患者颈部抬起,使患者保持仰头状态,当将患者头部仰起至适宜手术的角度时,停止转动把手14,转动旋钮16,旋钮16带动丝杠一8旋转,丝杠一8分别带动对应的滑块一10沿着对应的丝杠槽11内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两个滑块一10分别带动对应的夹板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当两个夹板2将患者头部固定后,停止转动旋钮16,将患者头部固定,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反向旋转旋钮16,解开对患者头部的固定,将装置恢复至初始位置。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的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辅助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是:所述底板(1)上侧设有对称的丝杠槽(11),所述底板(1)两侧一端分别设有对应的矩形槽(12);/n所述底板(1)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套筒(5),两个导杆(9)下端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套筒(5)内,两个所述导杆(9)相对一侧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弧形板(4)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的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辅助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是:所述底板(1)上侧设有对称的丝杠槽(11),所述底板(1)两侧一端分别设有对应的矩形槽(12);
所述底板(1)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套筒(5),两个导杆(9)下端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套筒(5)内,两个所述导杆(9)相对一侧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弧形板(4)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鼻喉的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辅助设备,其特征是:一个所述丝杠槽(11)内一端铰接丝杠一(8)一端,所述丝杠一(8)另一端穿过所述底板(1),所述丝杠一(8)另一端铰接另一个所述丝杠槽(11)内一端,所述丝杠一(8)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杠一(8)一端穿过所述底板(1),所述丝杠一(8)一端固定连接旋钮(16)一侧中部,两个滑块一(10)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丝杠槽(11)内,两个所述滑块一(10)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一(8)对应的一端,两个所述滑块一(10)上侧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夹板(2)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武科杜方勇
申请(专利权)人:刘武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