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83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厨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包括锅体,以及固定于锅体底部的加热底片,加热底片上形成有面向锅体底部的第一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直线凹槽,直线凹槽向第一连接面的边缘延伸,并贯穿第一连接面的边缘,锅体底部形成有面向加热底片的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上形成可与直线凹槽相配合的直线凸体。该压铸复底锅的加热底片具备良好的导磁率与导热率,使得该压铸复底锅在烹调食物时变得十分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
本技术属于厨具
,涉及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
技术介绍
传统的锅具为了保证良好的导热效果,往往采用铝制材料制作,但由于铝属于非导磁材料,所以此类铝锅无法在电磁炉上进行加热使用。针对这一现象,该领域人员开发了一种复合锅底的铝锅,将能够导磁的不锈铁复底片固定于铝锅底端,不锈铁复底片通过涡流被加热后能够将温度传递到锅体内,从而完成对食物的烹调。如CN200720127832.5公开了一种压铸复底锅,包括铝合金锅体和不锈铁复底片,其中,铝合金锅体的底壁外表面与不锈铁复底片的上表面融合在一起,同时,不锈铁复底片的上表面还开有盲孔,铝合金锅体的底壁外表面成型有与盲孔内壁融合成一体的凸柱。上述压铸复底锅通过在事先在不锈铁复底片上开好盲孔,再将不锈铁复底片置于锅体模型上,再将铝液压入锅体模型中,铝液在高压下进入不锈铁复底片上表面的盲孔,冷却后,铝液即可形成铝合金锅体,并与不锈铁复底片的盲孔内壁融合在一起,使得不锈铁复底片与铝合金锅体压铸成一体。然而在压铸过程中,盲孔中可能有存留没有被挤压出去的空气,使得复底锅在成型后不锈复底片的盲孔与锅体底端的凸柱之间可能存在有间隙,即不锈铁复底片与锅体之间无法紧密连接,由于空气的导磁率与导热率十分低下,不锈铁复底片的导磁率与导热率最终将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可以设计一种压铸成型后连接更加紧密,并且底片具备良好的导磁率与导热率的压铸复底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该压铸复底锅的加热底片具备良好的导磁率与导热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包括锅体,以及固定于所述锅体底部的加热底片,加热底片上形成有面向所述锅体底部的第一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直线凹槽,直线凹槽向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边缘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边缘,所述锅体底部形成有面向所述加热底片的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上形成可与所述直线凹槽相配合的直线凸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面呈圆形,所述直线凹槽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直径,所述直线凹槽在所述第一连接面上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边缘形成有均匀分布的小型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面上形成有可与所述小型凹槽相配合的小型凸体。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凹槽与小型凹槽内均至少形成有一侧内斜侧壁,所述直线凸体与小型凹槽上均形成有与所述内斜侧壁相配合的外斜侧壁。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底片采用不锈铁制成。进一步的,所述锅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锅体上形成有对手的手柄。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所述直线凹槽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边缘,当铝液进入所述直线凹槽时,所述直线凹槽的空气会被铝液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边缘排出,使得铝液与所述直线凹槽之间不存在间隙,在锅体压铸成型后,所述锅体与加热底片之间的连接将不留间隙,所述加热底片将具备更良好的导磁率与导热率,所述加热底片能更好地将热量传递给锅体。2、所述直线凹槽的均匀分布能够使得所述锅体受热均匀。3、所述小型凹槽能够增大所述加热底座与锅体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加热底座能够更迅速地将热量传递给所述锅体。4、通过所述内斜侧壁与外斜侧壁的配合,所述加热底片与锅体之间的连接将更加牢固,加强了该压铸复底锅的结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锅体的仰视图。图3为加热底片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分解状态的正视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1-锅体,11-第二连接面,111-直线凸体,112-小型凸体,113-外斜侧壁,2-加热底片,21-第一连接面,211-直线凹槽,212-小型凹槽,213-内斜侧壁,3-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5所示,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包括锅体1,以及固定于所述锅体1底部的加热底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片2上形成有面向所述锅体底部的第一连接面21,第一连接面2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直线凹槽211,直线凹槽211向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所述锅体1底部形成有面向所述加热底片2的第二连接面11,第二连接面11上形成可与所述直线凹槽211相配合的直线凸体111。具体的,所述锅体1与加热底片2通过压铸工艺固定在一起,通过将加热底片2置于锅体模型中,再将铝液压入锅体模型中,铝液在进入所述直线凹槽211后将直线凹槽211中的空气从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挤出,使得冷却后成型的所述锅体1与加热底片2完全融合在一起,所述直线凹槽211与直线凸体111之间将紧密贴合,不留间隙,从而提升了所述加热底片2的导磁率与导热率。电磁炉的原理通过交变电流在穿过陶瓷杯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导磁材料底部时将产生涡流,从而使得导磁材料迅速发热,高导磁率的导磁材料将增强涡流电场及涡流功率,因此导磁率的加强将使得所述加热底片2更迅速地受热,而更高的导热率将使得所述加热底片2能够更块地将热量传递给所述锅体1。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面21呈圆形,所述直线凹槽21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直径,所述直线凹槽211在所述第一连接面21上均匀分布。具体的,均匀分布的所述直线凹槽211将保证所述锅体1的底部受热均匀,避免所述锅体1因受热不均而出现局部形变的情况。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形成有均匀分布的小型凹槽212,所述第二连接面11上形成有可与所述小型凹槽212相配合的小型凸体112。具体的,所述小型凹槽增加了所述第一连接面21与第二连接面11的接触面积,即所述加热底片2与锅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加热底片2将更快地将热量传递给所述锅体1。如图2-4所示,所述直线凹槽211与小型凹槽212内均至少形成有一侧内斜侧壁213,所述直线凸体111与小型凸体112均上形成有与所述内斜侧壁213相配合的外斜侧壁113。具体的,所述内斜侧壁213与外斜侧壁113相互贴合且不留间隙,使得所述直线凹槽211与小型凹槽212能够将所述直线凸体111与小型凸体112完全卡死,大大提高了该压铸复底锅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包括锅体(1),以及固定于所述锅体(1)底部的加热底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片(2)上形成有面向所述锅体底部的第一连接面(21),第一连接面(2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直线凹槽(211),直线凹槽(211)向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所述锅体(1)底部形成有面向所述加热底片(2)的第二连接面(11),第二连接面(11)上形成可与所述直线凹槽(211)相配合的直线凸体(1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包括锅体(1),以及固定于所述锅体(1)底部的加热底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片(2)上形成有面向所述锅体底部的第一连接面(21),第一连接面(2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直线凹槽(211),直线凹槽(211)向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所述锅体(1)底部形成有面向所述加热底片(2)的第二连接面(11),第二连接面(11)上形成可与所述直线凹槽(211)相配合的直线凸体(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1)呈圆形,所述直线凹槽(21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直径,所述直线凹槽(211)在所述第一连接面(21)上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帅帅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