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雨顺专利>正文

漏电显示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46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外壳金属底板、金属弹簧、限流电阻、氖泡、测试导线等构成的漏电显示管。可方便地安装在各类电子器具及电气设备中,用以直观明了地显示其外壳是否带危险电。该漏电显示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巧、维护容易,适于各类电子器具及电气设备配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显示电子器具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是否带危险电的漏电显示管。现有的电子式漏电显示器不仅结构复杂,成本价高,体积较大,而且安装不便,维修困难,这无疑给现有漏电显示器的使用带来不利影响。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使用方便,的漏电显示管,供电子器具及电气设备使用,以取代现有漏电显示器,进一步提高漏电显示器的性能价格比。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参见附图,本技术由外壳1、金属底板6、11、金属弹簧7、10、限流电阻8、氖泡9、导线12、13等构成。成述外壳1为由上下两部分螺纹连接而形成的园筒状,在外壳1的上下端部分别开有用以固定安装的通孔15、16,沿轴线开有用以引导导线12、13的通孔4、5,且在外壳1内园柱形空腔3的下底部和上顶部卡装有金属底板6和11,在金属底板6、11上亦分别装有与之接触良好的金属弹簧7和10,并焊接有测试导线12和13;在金属弹簧7和10之间装有限流电阻8和氖泡9。本技术中的外壳1采用透明塑料制造,以便直观明了地观察显示管的工作状态。本技术的使用非常简便,只须将测试导线12接于电子器具或电气设备的外壳,将测试导线13接在电源零线上即可。当电子器具或电气设备的外壳带危险电时,漏电电流经测试导线12、金属底板6、金属弹簧7、限流电阻8、氖泡9、金属弹簧10、金属底板11、测试导线13至电源零线而形成回路,使氖泡9启辉,从而直观显示出电子器具或电气设备外壳带有危险电。综上所述,本技术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各类电子器具及电气设备配用。权利要求一种漏电显示管,其特征在于该漏电显示管由外壳(1)金属底板(6)、(11)、金属弹簧(7)(10),限流电阻(8)氖泡(9)、导线(12)(13)等构成,所述外壳(1)为由上下两部分螺纹连接而形成的园筒状,在外壳(1)的上下端部分别开有通孔(15)(16),沿轴线开有通孔(4)(5),且在外壳(1)内园柱形空腔(3)的下底部和上顶部卡装有金属底板(6)和(11),在金属底板(6)(11)上亦分别装有金属弹簧(7)和(10),并焊接有测试导线(12)和(13),在金属弹簧(7)和(10)之间装有限流电阻(8)和氖泡(9)。专利摘要一种由外壳金属底板、金属弹簧、限流电阻、氖泡、测试导线等构成的漏电显示管。可方便地安装在各类电子器具及电气设备中,用以直观明了地显示其外壳是否带危险电。该漏电显示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巧、维护容易,适于各类电子器具及电气设备配用。文档编号G01R31/02GK2076680SQ9021597公开日1991年5月8日 申请日期1990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1990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李雨顺 申请人:李雨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电显示管,其特征在于该漏电显示管由外壳(1)金属底板(6)、(11)、金属弹簧(7)(10),限流电阻(8)氖泡(9)、导线(12)(13)等构成,所述外壳(1)为由上下两部分螺纹连接而形成的园筒状,在外壳(1)的上下端部分别开有通孔(15)(16),沿轴线开有通孔(4)(5),且在外壳(1)内园柱形空腔(3)的下底部和上顶部卡装有金属底板(6)和(11),在金属底板(6)(11)上亦分别装有金属弹簧(7)和(10),并焊接有测试导线(12)和(13),在金属弹簧(7)和(10)之间装有限流电阻(8)和氖泡(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雨顺
申请(专利权)人:李雨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