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34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31
涡旋压缩机连接有喷射管,并具备:固定涡旋件,具有第1基板与第1涡旋体;摆动涡旋件,具有第2基板与第2涡旋体,并与固定涡旋件一同形成压缩室;以及外壳,收纳固定涡旋件与摆动涡旋件,固定涡旋件具有:圆周槽,设置于第1基板的外周面,并与外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供从喷射管流入的制冷剂流动的流路;和内部流路,将圆周槽与压缩室或者在比压缩室靠径向的外侧形成的制冷剂吸入室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涡旋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旋压缩机的喷射构造。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一种具备喷射构造的涡旋压缩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涡旋压缩机中,在第1涡旋体以及第2涡旋体的外周侧且比框架的内壁面靠内周侧形成有第2空间。而且,从框架的内壁面向第2空间进行喷射制冷剂的喷射。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79858号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涡旋压缩机中,由于从框架的内壁面对喷射制冷剂进行射喷,所以存在难以将喷射制冷剂高精度地供给至目标位置这一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以上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喷射制冷剂高精度地供给至目标位置的涡旋压缩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是连接有喷射管的涡旋压缩机,具备:固定涡旋件,具有第1基板与第1涡旋体;摆动涡旋件,具有第2基板与第2涡旋体,并与上述固定涡旋件一同形成压缩室;以及外壳,收纳上述固定涡旋件与上述摆动涡旋件,上述固定涡旋件具有:圆周槽,设置于上述第1基板的外周面,与上述外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供从上述喷射管流入的制冷剂流动的流路;和内部流路,将上述圆周槽与上述压缩室或者在比上述压缩室靠径向的外侧形成的制冷剂吸入室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由于构成为从设置于固定涡旋件的内部流路供给喷射制冷剂,所以能够将喷射制冷高精度地供给至目标部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的纵向示意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的主框架以及摆动涡旋件等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涡旋压缩机的单点划线的区域的放大图。图4是图3所示的涡旋压缩机的双点划线的区域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的固定涡旋件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的纵向示意剖视的上部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的纵向示意剖视的上部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的变形例的纵向示意剖视的上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在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地省略或者简化其说明。另外,关于各图中记载的结构,其形状、大小以及配置等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更。实施方式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的纵向示意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涡旋压缩机的主框架2以及摆动涡旋件32等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涡旋压缩机的单点划线的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图1的压缩机是在曲轴6的中心轴相对于地面大致垂直的状态下使用的、所谓的立式涡旋压缩机。如图1所示,涡旋压缩机具备外壳1、主框架2、压缩机构部3、驱动机构部4、副框架5、曲轴6、衬套7以及供电部8。以下,以主框架2为基准,将设置有压缩机构部3的一侧(上侧)定义成一端侧U、将设置有驱动机构部4的一侧(下侧)定义成另一端侧L来进行说明。外壳1是构成外廓的封闭容器,具有由金属等导电性部件构成的两端被闭塞的筒状。另外,外壳1具备主外壳11、上外壳12以及下外壳13。主外壳11具有圆筒状,在其侧壁通过焊接等连接有吸入管14。另外,如图2所示,主外壳11具有:第1内壁面111;第1突出部112,从第1内壁面111突出,对固定涡旋件31进行定位;以及第1定位面113,在第1突出部112中朝向上外壳12侧。吸入管14是将制冷剂导入至外壳1内的管,如图1所示,与主外壳11内连通。上外壳12是具有大致半球状的第1外壳,其侧壁的一部分通过焊接等被连接在主外壳11的上端部,覆盖主外壳11的上侧的开口。在上外壳12的上部通过焊接等连接有排出管15。排出管15是将制冷剂向外壳1外排出的管,与主外壳11的内部空间连通。下外壳13是具有大致半球状的第2外壳,其侧壁的一部分通过焊接等被连接在主外壳11的下端部,覆盖主外壳11的下侧的开口。此外,外壳1被具备多个螺孔(未图示)的固定台17支承。在固定台17形成有多个螺孔,通过向这些螺孔拧入螺钉,能够将涡旋压缩机固定于室外机的壳体等其他部件。主框架2是形成有空洞的中空的金属制的框架,被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主框架2具备主体部21、主轴承部22以及返油管23。主体部21被固定于主外壳11的一端侧U的内壁面,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21的中央沿着外壳1的长度方向形成有收纳空间211。收纳空间211成为一端侧U开口并且朝向另一端侧L而空间变窄的阶梯差状。在主体部21的一端侧U,以包围收纳空间211的方式形成有环状的平坦面212。在平坦面212配置有由阀钢等钢板类材料构成的环状的止推板24。因此,在本实施方式1中,止推板24作为止推轴承发挥功能。另外,在平坦面212的外端侧的不与止推板24重叠的位置形成有吸入口213。吸入口213是在主体部21的上下方向、即上外壳12侧与下外壳13侧贯通的空间。此外,吸入口213并不局限于一个,也可以形成有多个。在主框架2的比平坦面212靠另一端侧L的台阶部分形成有十字滑环收纳部214。在十字滑环收纳部214形成有第1十字滑环槽215。第1十字滑环槽215形成为外端侧的一部分将平坦面212的内端侧削掉。因此,在从一端侧U观察主框架2时,第1十字滑环槽215的一部分与止推板24重叠。第1十字滑环槽215以一对对置的方式形成。如图1所示,主轴承部22形成为与主体部21的另一端侧L连续,如图2所示,在主轴承部22的内部形成有轴孔221。轴孔221在主轴承部22的上下方向贯通,其一端侧U与收纳空间211连通。返油管23是用于将存留于收纳空间211的润滑油返回至下外壳13的内侧的储油部的管,被插入固定于形成为向内外贯通主框架2的排油孔。润滑油例如是包含酯类合成油的冷冻机油。润滑油存积于外壳1的下部、即下外壳13,被后述的油泵52汲取而通过曲轴6内的通油路63,对压缩机构部3等机械式接触的零件彼此的磨损减少、滑动部的温度调节、密封性进行改善。作为润滑油,优选是润滑特性、电绝缘性、稳定性、制冷剂溶解性、低温流动性等优良并且适度粘度的油。压缩机构部3是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如图1所示,压缩机构部3是具备固定涡旋件31与摆动涡旋件32的涡旋压缩机构。固定涡旋件31由铸铁等金属构成,具备第1基板311与第1涡旋体312。第1基板311具有圆盘状,在其中央以在上下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排出孔313。另外,形成有后述的圆周槽316与内部流路。内部流路具有横向孔317与纵向孔318。其中,内部流路只要将圆周槽316与压缩室34或者形成于比压缩室34靠径向的外侧的制冷剂吸入室314连接即可。例如,内部流路能够形成为直线状。第1涡旋体312从第1基板311的另一端侧L的面(下表面)突出而形成涡旋状的壁,其前端向另一端侧L突出。摆动涡旋件32由铝等金属构成,具备第2基板321、第2涡旋体322、筒状部323以及第2十字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压缩机,连接有喷射管,其特征在于,具备:/n固定涡旋件,具有第1基板与第1涡旋体;/n摆动涡旋件,具有第2基板与第2涡旋体,并与所述固定涡旋件一同形成压缩室;以及/n外壳,收纳所述固定涡旋件与所述摆动涡旋件,/n所述固定涡旋件具有:/n圆周槽,设置于所述第1基板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供从所述喷射管流入的制冷剂流动的流路;和/n内部流路,将所述圆周槽与所述压缩室或者在比所述压缩室靠径向的外侧形成的制冷剂吸入室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涡旋压缩机,连接有喷射管,其特征在于,具备:
固定涡旋件,具有第1基板与第1涡旋体;
摆动涡旋件,具有第2基板与第2涡旋体,并与所述固定涡旋件一同形成压缩室;以及
外壳,收纳所述固定涡旋件与所述摆动涡旋件,
所述固定涡旋件具有:
圆周槽,设置于所述第1基板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供从所述喷射管流入的制冷剂流动的流路;和
内部流路,将所述圆周槽与所述压缩室或者在比所述压缩室靠径向的外侧形成的制冷剂吸入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流路具有:
横向孔,与所述圆周槽连通,形成从所述圆周槽朝向径向的内侧的流路;和
纵向孔,与所述横向孔连通,形成与所述压缩室或者所述制冷剂吸入室连通的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原功一伊藤政则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