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120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包括底板、散热扇和分隔板,所述底板上侧中心轴对称设置有所述散热扇,所述底板上侧中心设置有所述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单块电池,所述单块电池一侧上下对称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之间设置有散热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散热板、固定槽、卡固条、散热扇、扇叶和隔离栅,使得单块电池的热量可以传导到散热板上,并通过散热扇进行风冷散热,提高散热效率,保证电池组的安全性能,通过设置的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和电池组测温测压传感器对电池组或者单块电池之间的电压差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数值采取不同的电流进行均衡调节,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组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组在进行充电时,需要储能装置保证电池组得到有效安全稳定的存储电能,进而保证电池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池组的工作性能。现有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在使用时,单块电池的散热通过电池外侧的表面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低,影响电池组的安全性能,同时,现有的安全储能装置在使用时,不能根据电池组或者单块电池之间的电压差进行有效的电流均衡,能量利用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专利技术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其具有单块电池散热效率高、以及根据电池组或者单块电池之间的电压差进行电流均衡,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包括底板、散热扇和分隔板,所述底板上侧中心轴对称设置有所述散热扇,所述底板上侧中心设置有所述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单块电池,所述单块电池一侧上下对称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之间设置有散热板,所述单块电池另一侧与所述固定槽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固条,所述散热扇之间的所述底板上一体成型有卡固槽,所述散热扇外环侧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上端内侧设置有隔离栅,所述散热扇上端设置有扇叶,所述分隔板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边侧设置有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所述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一侧设置有电池组测温测压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单块电池上端对称设置有充电接头,所述底板下侧中心设置有压缩层板,所述充电接头与所述单块电池通过铆压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充电接头可以将所述单块电池进行充电,所述压缩层板可以对所述散热扇的抽取的空气进行压缩降温,提高所述散热扇对所述散热板的散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压缩层板与所述底板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通过所述分隔板连接,所述分隔板与所述顶板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隔板可以将所述单块电池分割成两个电池组模块,方便所述单块电池散热和充电。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卡固槽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单块电池之间通过所述卡固条和所述固定槽连接,所述固定槽和所述卡固条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固槽可以对所述分隔板进行固定,所述卡固条与所述固定槽之间的连接,可以使得所述单块电池之间相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成型于所述单块电池外侧,所述固定槽和所述卡固条均与所述单块电池胶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板可以将所述单块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提高所述单块电池的散热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与所述顶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池组测温测压传感器与所述顶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下端与所述分隔板单侧的所有所述单块电池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可以对每一个所述单块电池进行温度和电压的测量,所述电池组测温测压传感器可以对所述分隔板两侧的电池组进行整体的温度和电压测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在使用时,单块电池的散热通过电池外侧的表面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低,影响电池组的安全性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散热板、固定槽、卡固条、散热扇、扇叶和隔离栅,使得单块电池的热量可以传导到散热板上,并通过散热扇进行风冷散热,提高散热效率,保证电池组的安全性能;2、为解决现有的安全储能装置在使用时,不能根据电池组或者单块电池之间的电压差进行有效的电流均衡,能量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和电池组测温测压传感器对电池组或者单块电池之间的电压差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数值采取不同的电流进行均衡调节,提高能量利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中单块电池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中散热扇的主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中底板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底板;2、单块电池;3、分隔板;4、顶板;5、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6、电池组测温测压传感器;7、充电接头;8、卡固槽;9、固定槽;10、散热板;11、卡固条;12、散热扇;13、扇叶;14、隔离栅;15、套管;16、压缩层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包括底板1、散热扇12和分隔板3,底板1上侧中心轴对称设置有散热扇12,底板1上侧中心设置有分隔板3,分隔板3两侧对称设置有单块电池2,单块电池2一侧上下对称设置有固定槽9,固定槽9之间设置有散热板10,单块电池2另一侧与固定槽9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固条11,散热扇12之间的底板1上一体成型有卡固槽8,散热扇12外环侧设置有套管15,套管15上端内侧设置有隔离栅14,散热扇12上端设置有扇叶13,分隔板3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顶板4,顶板4上边侧设置有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5,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5一侧设置有电池组测温测压传感器6。参考图1、图2和图5所示,单块电池2上端对称设置有充电接头7,底板1下侧中心设置有压缩层板16,充电接头7与单块电池2通过铆压连接。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通过充电接头7可以将单块电池2进行充电,压缩层板16可以对散热扇12的抽取的空气进行压缩降温,提高散热扇12对散热板10的散热效果。参考图1、图4和图5所示,压缩层板16与底板1通过卡扣连接,底板1与顶板4通过分隔板3连接,分隔板3与顶板4焊接。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分隔板3可以将单块电池2分割成两个电池组模块,方便单块电池2散热和充电。参考图1和图2所示,分隔板3与卡固槽8通过卡槽连接,单块电池2之间通过卡固条11和固定槽9连接,固定槽9和卡固条11滑动连接。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卡固槽8可以对分隔板3进行固定,卡固条11与固定槽9之间的连接,可以使得单块电池2之间相互连接。参考图2所示,散热板10成型于单块电池2外侧,固定槽9和卡固条11均与单块电池2胶接。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散热板10可以将单块电池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提高单块电池2的散热效率。参考图2所示,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5与顶板4通过螺钉连接,电池组测温测压传感器6与顶板4通过螺钉连接,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5下端与分隔板3单侧的所有单块电池2连接。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5可以对每一个单块电池2进行温度和电压的测量,电池组测温测压传感器6可以对分隔板3两侧的电池组进行整体的温度和电压测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板10可以将单块电池2产生的热量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散热扇(12)和分隔板(3),所述底板(1)上侧中心轴对称设置有所述散热扇(12),所述底板(1)上侧中心设置有所述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两侧对称设置有单块电池(2),所述单块电池(2)一侧上下对称设置有固定槽(9),所述固定槽(9)之间设置有散热板(10),所述单块电池(2)另一侧与所述固定槽(9)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固条(11),所述散热扇(12)之间的所述底板(1)上一体成型有卡固槽(8),所述散热扇(12)外环侧设置有套管(15),所述套管(15)上端内侧设置有隔离栅(14),所述散热扇(12)上端设置有扇叶(13),所述分隔板(3)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顶板(4),所述顶板(4)上边侧设置有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5),所述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5)一侧设置有电池组测温测压传感器(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散热扇(12)和分隔板(3),所述底板(1)上侧中心轴对称设置有所述散热扇(12),所述底板(1)上侧中心设置有所述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两侧对称设置有单块电池(2),所述单块电池(2)一侧上下对称设置有固定槽(9),所述固定槽(9)之间设置有散热板(10),所述单块电池(2)另一侧与所述固定槽(9)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固条(11),所述散热扇(12)之间的所述底板(1)上一体成型有卡固槽(8),所述散热扇(12)外环侧设置有套管(15),所述套管(15)上端内侧设置有隔离栅(14),所述散热扇(12)上端设置有扇叶(13),所述分隔板(3)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顶板(4),所述顶板(4)上边侧设置有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5),所述块电池测温测压传感器(5)一侧设置有电池组测温测压传感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电池组的安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块电池(2)上端对称设置有充电接头(7),所述底板(1)下侧中心设置有压缩层板(16),所述充电接头(7)与所述单块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阳张慧康宜平顾子明朱海荣李智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