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264805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该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用于在发光阶段形成驱动电流,发光模块响应驱动电流发光;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数据信号写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存储模块,用于维持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阈值补偿模块,用于在数据写入阶段将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写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在初始化阶段通过阈值补偿模块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初始化,并在发光阶段控制驱动电流输出至发光模块;初始化模块与发光模块并联,用于在初始化阶段对发光模块进行初始化。简化了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减少了信号线的数量,有利于减小像素驱动电路占用显示面板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显示面板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由于显示面板上不同子像素对应的驱动晶体管特性存在差异,以及像素驱动电路显示一帧后具有电压残留问题,容易导致显示面板显示不均匀。现有技术中采用在像素驱动电路中加入初始化晶体管和阈值补偿晶体管,用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当像素驱动电路中设置初始化晶体管和阈值补偿晶体管时,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复杂,信号线也比较多,导致像素驱动电路占用显示面板的空间比较大,无法应用于高像素密度(PixelsPerInch,PPI)的显示面板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以简化像素驱动电路,提高显示面板的PPI。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用于在发光阶段形成驱动电流,所述发光模块响应所述驱动电流发光;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数据信号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存储模块,用于维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阈值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在初始化阶段通过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初始化,并在所述发光阶段控制所述驱动电流输出至所述发光模块;初始化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并联,用于在所述初始化阶段对所述发光模块进行初始化。可选地,所述初始化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发光器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与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存储电容,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数据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所述驱动晶体管和所述第一晶体管至所述第五晶体管均为N型晶体管。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在初始化阶段,初始化模块向发光模块提供第一电源信号,发光控制模块和阈值补偿模块向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第二电源信号,实现所述发光模块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初始化;其中,所述初始化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并联;在数据写入阶段,数据写入模块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写入数据电压,所述阈值补偿模块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存储模块维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在发光阶段,发光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形成的驱动电流输出至所述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发光。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电源信号线、第二电源信号线、第一扫描信号线、第二扫描信号线、数据信号线、发光控制信号线和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线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信号线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数据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包括第一部分电源信号线和至少一条第二部分电源信号线;所述第一部分电源信号线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并围绕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部分电源信号线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分电源信号线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延伸的方向。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包括多条所述第二部分电源信号线,多条所述第二部分电源信号线沿第二方向排列,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部分电源信号线设置于相邻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数据信号线延伸的方向。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初始化阶段,初始化模块为发光模块的第二端提供第一电源信号,对发光模块进行初始化,同时发光控制模块和阈值补偿模块将第二电源信号输出至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初始化,无需额外设置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初始化的晶体管,从而在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发光器件的阳极初始化的基础上,简化了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有利于减小像素驱动电路占用显示面板的空间。同时,初始化模块与发光模块并联,无需额外设置提供初始化信号的信号线,减少了信号线的设置数量,进一步地减小了信号线占用显示面板的空间,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PPI。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对应的一种时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现有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薄膜晶体管Mdr、阈值补偿晶体管M1、第一初始化晶体管M2、第二初始化晶体管M3、存储电容C1和发光器件E1。其具体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在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中,初始化阶段,控制第一初始化晶体管M2和第二初始化晶体管M3将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晶体管,用于在发光阶段形成驱动电流,发光模块响应所述驱动电流发光;/n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数据信号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n存储模块,用于维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n阈值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n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在初始化阶段通过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初始化,并在所述发光阶段控制所述驱动电流输出至所述发光模块;/n初始化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并联,用于在所述初始化阶段对所述发光模块进行初始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晶体管,用于在发光阶段形成驱动电流,发光模块响应所述驱动电流发光;
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数据信号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存储模块,用于维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
阈值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在初始化阶段通过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初始化,并在所述发光阶段控制所述驱动电流输出至所述发光模块;
初始化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并联,用于在所述初始化阶段对所述发光模块进行初始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发光器件;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与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存储电容,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
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数据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宏庆李洪瑞米磊盖翠丽丁立薇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