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771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1
一种光缆,包括缆芯、内护套及外护套,所述光缆还包括加强层,所述内护套背离所述缆芯的一面对称地形成多个凹槽,所述加强层置于所述内护套与所述外护套之间且部分地置于所述多个凹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光缆的制备方法。上述光缆的加强层及外护套增加了光缆的强度,置于缆芯与加强层之间的内护套通过所述凹槽将缆芯与加强层连接,在施工时使施工人员方便地剥开所述光缆,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缆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光缆经常是被用于连接基站之间的野外地区,而野外地区常常鼠患猖獗,因此光缆往往有着被鼠类等啮齿动物侵袭的风险,从而影响着通信安全,更严重的可能还会导致通信网络的中断等其他恶劣影响。为了避免光缆被鼠类等啮齿动物咬损,现有布置在野外地区的光缆通过螺旋不锈钢铠装层和非金属加强件玻璃纤维纱设置于紧包光纤外层,虽然螺旋不锈钢铠装层和非金属加强件可以起到防鼠类等啮齿动物对光缆破坏的作用,但螺旋不锈钢铠装层与非金属加强件的重量与光缆相比占比较大,从而间接地会给施工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不易损伤又施工方便的一种光缆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光缆,包括缆芯、内护套及外护套,所述光缆还包括加强层,所述内护套背离所述缆芯的一面对称地形成多个凹槽,所述加强层置于所述内护套与所述外护套之间且部分地置于所述多个凹槽内。一种光缆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上述任一所述的光缆,包含以下步骤:对多个光纤进行涂覆处理及光纤预热处理,并将第一护套材料挤塑于所述光纤上成型第一紧包光纤、第二紧包光纤及第三紧包光纤,所述第二紧包光纤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紧包光纤的直径;将所述第一紧包光纤置于挤塑模具上并通过挤塑机挤塑使第一紧包光纤成型为皮线缆;将第二紧包光纤置于挤塑模具上并通过挤塑机挤塑第二紧包光纤的外围形成增强层以成型单芯缆,所述皮线缆、单芯缆及第三紧包光纤构成缆芯;调节所述皮线缆、单芯缆及第三紧包光纤的张力,并放置于挤塑模具上,及将第二护套材料挤塑于所述皮线缆、单芯缆及第三紧包光纤上形成位于皮线缆、单芯缆及第三紧包光纤的外围的内护套,其中,内护套具有对称地置于所述皮线缆周围的凹槽;及将加强材料包覆于所述内护套的外围形成加强层,通过绕包设备将玻纤编织带对所述加强层进行绕包及通过挤塑机挤塑玻纤编织带的外围形成外护套以成型光缆。上述光缆的加强层及外护套增加了光缆的强度,置于缆芯与加强层之间的内护套通过所述凹槽将缆芯与加强层连接,在施工时使施工人员方便地剥开所述光缆,提高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的光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的光缆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述光缆100适用于通信线缆领域,所述光缆100的包括缆芯10、内护套20、加强层30、玻纤编织带40及外护套50。所述内护套20、所述加强层30、所述玻纤编织带40及所述外护套50依次包覆于所述缆芯10外。所述内护套20背离所述缆芯10的一面对称地形成两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开口在远离所述缆芯10的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加强层30部分地置于所述两凹槽21内。由于置于缆芯10与加强层30之间的内护套20通过所述凹槽21将缆芯10与加强层30、玻纤编织带40及外护套50连接,在施工时使施工人员方便地剥开所述光缆100,提高施工效率。可以理解,所述凹槽21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可以为3个,4个等。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缆芯10包括皮线缆11及多个单芯缆12。所述皮线缆11包括位于中心的多个第一紧包光纤111及对称地置于所述多个第一紧包光纤111周围的多个增强件1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紧包光纤111的直径为0.6mm。所述皮线缆11包括两个增强件112,所述两个增强件112对称地置于所述多个第一紧包光纤111的两端。所述增强件112为纤维增强复合塑料,提高皮线缆11的机械强度。所述多个单芯缆12对称地置于所述皮线缆11的周围。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缆芯10包括两个单芯缆12,所述两个单芯缆12对称地置于所述皮线缆11的两端。所述单芯缆12的外径为2.0mm,包括位于所述单芯缆12的中心的直径为0.9mm的第二紧包光纤121及包覆所述第二紧包光纤121的增强层122。所述增强层122可以为芳纶、玻纤纱或聚酯纱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强层122为芳纶。所述缆芯10还包括多个第三紧包光纤13,所述多个第三紧包光纤13对称地位于所述皮线缆11与所述凹槽21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缆芯10包括两个第三紧包光纤13,对称地置于所述皮线缆11的两侧。由于所述凹槽21的凹陷,使所述凹槽21与所述皮线缆11之间的间距较小,所述第三紧包光纤13外围不包覆任何增强层122。但可以理解,如所述凹槽21与所述皮线缆11之间的间距允许,所述第三紧包光纤13的外围也可包覆如芳纶的增强层122。所述内护套20包覆于所述缆芯10的外围,用于保护缆芯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护套20为尼龙护套,由于尼龙护套机械强度高、韧性好,有较高的抗拉、抗压强度,还具有良好的抗鼠咬性能,利于野外布置。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护套20也可为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低烟无卤(LSZH)、聚氯乙烯(PVC)、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等其他聚烯烃材料。所述加强层30包覆于所述内护套20的外围。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层30为芳纶,以提高缆芯10的抗拉性能、抗压扁性能及保护所述缆芯1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层30也可为玻纤纱或聚酯纱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玻纤编织带40包覆于所述加强层30的外围。由于玻纤编织带40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良好绝缘特性,不仅可防止所述光缆100被鼠类咬损,还可避免所述光缆100在雷电天气下免遭雷电的破坏,不会如铠装结构有导雷电的风险。所述外护套50包覆于所述玻纤编织带40的外围,用于保护缆芯10,免受外界机械作用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述外护套50的材料可为聚烯烃材料、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或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护套50的材料为低烟无卤聚烯烃,以使所述外护套50具有低烟、无卤、阻燃、抗紫外线、耐磨等诸多优良的环境性能。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光缆100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步骤S210:对多个光纤进行涂覆处理及光纤预热处理,并将第一护套材料挤塑于所述光纤上成型第一紧包光纤111、第二紧包光纤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缆,包括缆芯、内护套及外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还包括加强层,所述内护套背离所述缆芯的一面对称地形成多个凹槽,所述加强层置于所述内护套与所述外护套之间且部分地置于所述多个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包括缆芯、内护套及外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还包括加强层,所述内护套背离所述缆芯的一面对称地形成多个凹槽,所述加强层置于所述内护套与所述外护套之间且部分地置于所述多个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为芳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在远离所述缆芯的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包括皮线缆及多个单芯缆,所述皮线缆包括位于中心的多个第一紧包光纤及对称地置于所述多个第一紧包光纤周围的多个增强件,所述单芯缆包括第二紧包光纤及包覆所述第二紧包光纤的增强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包光纤的直径大于第一紧包光纤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包光纤的直径为0.6mm,所述第二紧包光纤的直径为0.9mm,所述单芯缆的外径为2.0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还包括多个第三紧包光纤,所述多个第三紧包光纤对称地位于所述皮线缆与所述凹槽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缪小明缪威玮蔡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