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568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热源塔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热源塔系统的除霜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源塔系统包括换热回路和除霜回路,换热回路包括热源塔,热源塔和外接换热机构循环连接;除霜回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缓冲机构、水泵、加热机构和热源塔,当热源塔系统处于除霜模式时,水泵使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循环流动,缓冲机构缓冲第一冷媒的压力,加热机构对第一冷媒进行加热,从而以加热的方式对热源塔进行除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热机构对除霜回路内循环流动的第一冷媒进行加热,提高了对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的加热效率,提高了热源塔的除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源塔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提供一种热源塔系统。
技术介绍
热源塔作为一种换热设备,其工作原理为:在冬季吸收低温空气中的热量,从而为热泵主机提供低温位热源;在夏季利用水的蒸发散热,将热量排放到空气中实现制冷。在制热模式下,热源塔直接采集室外低品位热量,利用冰点低于0℃的载体介质(防冻液),从相对湿度较高的低温空气中提取能量进行供热,为热泵空调系统提供稳定的热量来源。但是,热源塔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结霜现象,热源塔结霜会导致制冷系统的性能下降,从而影响热泵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降低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在热泵空调系统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形下,需要对热源塔进行及时而有效的除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热源塔包括加热机构、连通管和热交换器,加热机构通过连通管和热交换器连通,当热交换器出现结霜现象时,通过加热机构将热交换器内的冷媒加热,以加热的方式将换热壁上的结霜除去。但是,加热机构通过连通管与热交换器单向连通,从而导致热交换器内的冷媒受热不均匀,无法在短时间内将热交换器内的冷媒全部加热至预设温度阈值,从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将热交换器上的霜除去,降低了除霜效率,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热源塔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热源塔系统的除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源塔系统,该热源塔系统包括换热回路和除霜回路;换热回路包括热源塔,热源塔和外接换热机构循环连接;除霜回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缓冲机构、输送机构、加热机构和热源塔,输送机构、缓冲机构和加热机构设置为:当热源塔系统处于除霜模式时,输送机构使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循环流动,缓冲机构缓冲第一冷媒的压力,加热机构对第一冷媒进行加热,从而以加热的方式对热源塔进行除霜。在上述热源塔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加热机构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连接在输送机构的出口端和热源塔的进口端之间,用于使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和换热器内的第二冷媒进行热交换。在上述热源塔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形成热交换腔室;第一换热管路,第一换热管路设置在热交换腔室内,输送机构的出口端通过第一换热管路与热源塔的进口端连接;第二换热管路,第二换热管路设置在热交换腔室内,第二换热管路和外接热源循环连接。在上述热源塔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换热器还包括第一电动阀和第一靶流开关,第一电动阀连接在外接热源的出口端和第二换热管路的进口端之间,第一靶流开关连接在第二换热管路的出口端和外接热源的进口端之间,第一靶流开关用于检测换热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在上述热源塔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加热机构还包括加热器,所加热器连接在第一换热管路的出口端和热源塔的进口端之间,用于对第一冷媒进行加热。在上述热源塔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槽,缓冲槽连接在输送机构的进口端和热源塔的出口端之间,用于缓冲第一冷媒的压力。在上述热源塔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缓冲机构还包括旁通管路,旁通管路和缓冲槽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上述热源塔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缓冲槽还配置有第二电动阀,第二电动阀用于根据第一冷媒的压力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缓冲槽。在上述热源塔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除霜回路还包括第二靶流开关,第二靶流开关连接在缓冲机构的进口端和热源塔的出口端之间,用于检测除霜回路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并且/或者热源塔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热交换器以及风机,风机用于为热交换器提供换热气流。在上述热源塔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热源塔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检测构件,检测构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是否结霜。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热源塔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热源塔系统包括换热回路和除霜回路,其中,除霜回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缓冲机构、输送机构、加热机构和热源塔。与现有的加热机构通过连通管和热交换器连通的技术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热源塔系统处于除霜模式时,输送机构能够使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循环流动,加热机构能够对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进行加热,提高了对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的加热效率,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全部加热至预设温度阈值,从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热源塔上的霜除去,提高了热源塔的除霜效率,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与此同时,缓冲机构能够缓冲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的压力,使得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的压力稳定在预设压力阈值范围内,避免了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的压力过高,从而避免了因第一冷媒的压力过高而导致连通管炸裂,避免了引发安全事故,提高了热源塔系统的安全性能。进一步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槽和旁通管路,缓冲槽连接在输送机构的进口端和热源塔的出口端之间,用于对第一冷媒进行缓冲以稳定第一冷媒的压力,缓冲槽还配置有第二电动阀,电动阀用于根据第一冷媒的压力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缓冲槽,旁通管路和缓冲槽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当第一冷媒的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阈值时,说明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的压力过高,存在安全隐患,则打开第二电动阀,使得从热源塔流出的第一冷媒流入缓冲槽内进行缓冲,以降低第一冷媒的压力;当第一冷媒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阈值时,说明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的压力较低,不存在安全隐患,不需要缓冲第一冷媒的压力,则关闭第二电动阀,使得从热源塔流出的第一冷媒通过旁通管路流向输送机构。进一步地,加热机构包括换热器和电加热器,当热源塔系统处于除霜模式时,换热器用于使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和换热器内的第二冷媒进行热交换,电加热器用于对第一冷媒进行加热,在换热器和加热器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对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的加热效率,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全部加热至预设温度阈值,从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热源塔上的霜除去,提高了热源塔的除霜效率。当然,也可以选择换热器对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的加热,或者选择电加热器对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的加热,便于用户能够灵活地选择加热方式,并因此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热源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其中,11、热源塔;12、第四电动阀;13、第六控制阀;14、第七控制阀;21、缓冲机构;211、缓冲槽;212、旁通管路;213、第二电动阀;214、第一控制阀;215、第二控制阀;216、第三控制阀;22、水泵;23、加热机构;231、换热器;2311、壳体;2312、第一换热管路;2313、第二换热管路;2314、第一电动阀;2315、第一靶流开关;232、电加热器;24、第二靶流开关;25、第三电动阀;26、第四控制阀;27、第五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源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塔系统包括换热回路和除霜回路;/n所述换热回路包括所述热源塔,所述热源塔和外接换热机构循环连接;/n所述除霜回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缓冲机构、输送机构、加热机构和所述热源塔,所述输送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和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为:当所述热源塔系统处于除霜模式时,所述输送机构使所述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循环流动,所述缓冲机构缓冲所述第一冷媒的压力,所述加热机构对所述第一冷媒进行加热,从而以加热的方式对所述热源塔进行除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源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塔系统包括换热回路和除霜回路;
所述换热回路包括所述热源塔,所述热源塔和外接换热机构循环连接;
所述除霜回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缓冲机构、输送机构、加热机构和所述热源塔,所述输送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和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为:当所述热源塔系统处于除霜模式时,所述输送机构使所述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循环流动,所述缓冲机构缓冲所述第一冷媒的压力,所述加热机构对所述第一冷媒进行加热,从而以加热的方式对所述热源塔进行除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连接在所述输送机构的出口端和所述热源塔的进口端之间,用于使所述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和所述换热器内的第二冷媒进行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源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热交换腔室;
第一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腔室内,所述输送机构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一换热管路与所述热源塔的进口端连接;
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二换热管路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腔室内,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和外接热源循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源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电动阀和第一靶流开关,所述第一电动阀连接在所述外接热源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管路的进口端之间,所述第一靶流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管路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祝建军孟庆超国德防杨宝林朱连富张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