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56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包括室外进风口、室内新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排风口、热交换芯体、壳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新风第三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热交换芯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全部过滤层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热交换芯体由换热管和壳体分隔出第一热交换风道和第二热交换风道;所述第一热交换风道由室外进风口、热交换芯体管程和室内新风口组成;所述第二热交换风道由室内回风口、热交换芯体壳程和室外排风口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具有热交换效率高、安装简单、使用寿命长、维护保养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的城市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目前室内设计普遍采用显热交换新风机回收排风冷/热量,同时净化室内空气,达到提供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的目的。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天越来越多,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PM2.5)严重超标,当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时,大量的粉尘等有害物质很容易堵塞显热交换新风机的除尘过滤装置,因此需要对除尘过滤装置进行频繁的清洗或更换,同时使除尘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普通的排风扇、送风扇只能进行简单的排风、送风工作,在炎热夏季,换气的同时会导致室内温度上升,在寒冷冬季,则会导致室内温度降低,此时需要通过显热交换新风机使排出的污浊空气和从室外引入的新鲜空气进行热交换,现有技术的显热交换新风机可对室内排出的空气中包含的冷/热量进行不同程度的回收,使室内温度波动最小化,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现有技术的显热交换新风机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室内新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除尘过滤装置、热交换芯体,风门机构、切换机构以及若干驱动风机等。当室内恒温环境空间需要新风时,开启驱动风机,室内污浊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流经热交换芯体后通过室外排风口排放到室外环境中去,而补充进来的洁净新风则通过室外进风口,流经热交换芯体,与室内排风进行热交换,回收排风的冷/热量并且经过除尘过滤装置后通过室内新风口进入室内环境中。上述过程在实现能量回收的情况下,使室内污浊的空气通过室外排风口排到室外环境中,保证室内空间空气的洁净度和舒适度。而热交换芯体作为其核心部件,主要功能是回收排风冷/热量,实现节能的目的,其热交换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温度交换效率以及室内人员的舒适度。目前市面上主流产品采用的热交换芯体为纸换热器,新风和排风为错流换热,这种结构的换热器换热效率较低,换热通道较狭小,容易堵塞,并且纸换热器在潮湿环境下需要定期更换,一般15~30天内就需要进行更换或者清洗,因此其使用寿命较短,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高、易于安装、使用寿命长、无需维护保养且成本低廉的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包括室外进风口、室内新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排风口、热交换芯体、壳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新风第三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热交换芯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新风第三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均位于壳体内;热交换芯体主要由若干根换热管排列组合而成,室外进风口、热交换芯体管程和室内新风口从下至上布置,构成第一热交换风道,室内回风口、热交换芯体壳程和室外排风口从上至下布置,构成第二热交换风道;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均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背面下部,通过管道和墙壁的开孔与外部环境连通,室内新风口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顶面,室内回风口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侧面上部;新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和新风第三过滤层位于第一热交换风道内,且沿新风进风方向依次设置,新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靠近室外进风口,新风第二过滤层和新风第三过滤层靠近室内新风口;排风风机和排风过滤层位于第二热交换风道内,并靠近室外排风口。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风道和所述的第二热交换风道平行分布,两者内部空气流动方式呈逆向流动。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热交换芯体的换热管采用光滑圆管、低肋管、椭圆管或扭曲管。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热交换芯体的换热管材质为铜管、不锈钢管、钛管和铝管。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热交换芯体的换热管采用扭曲管时,相邻扭曲管之间在最大变径凸点处相互接触,形成自支撑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热交换芯体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两组或两组以上换热管并排组成,具有独立的热交换风道。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新风第一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为初效过滤器或静电除尘器;所述的新风第二过滤层为高效过滤器;所述的新风第三过滤层为活性炭层、HEPA滤网或紫外灭菌层。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过滤层均使用卡扣方式安装在壳体上,方便拆卸。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采用降噪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检修板,且检修板活动安装在壳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第一热交换风道和第二热交换风道呈平行分布,两者内部空气流动方式呈逆向流动,因此热交换效率比传统的错流型纸热交换器要高,能够最大限度回收排风的冷/热量,节约能源。2、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热交换芯体采用金属材质,故使用寿命长比常规的纸热交换器要长,并且无需维护保养,成本低廉。3、由于热交换芯体换热管可由若干根扭曲管组成,当相邻扭曲管之间的中心距与其管外长轴相等时,相邻扭曲管之间会存在若干个接触点,通过这些接触点起到相互支撑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换热管由于高速气流略过而产生的振动,从而可以提高管外空气的流速,减少设备运行噪声。4、在本专利技术中,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均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背部,安装时只需在墙壁开孔,通过管道即可与外面环境连通,安装简单方便,不影响室内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侧视);附图标记说明:1-室外进风口;2-室内新风口;3-室内回风口;4-室外排风口;5–热交换芯体;6–壳体;7-新风风机;8-排风风机;9-新风第一过滤层;10-新风第二过滤层;11-新风第三过滤层;12-排风过滤层;1a-第一系统室外进风口;2a-第一系统室内新风口;3a-第一系统室内回风口;4a-第一系统室外排风口;5a-第一系统热交换芯体;7a-第一系统新风风机;8a-第一系统排风风机;9a-第一系统新风第一过滤层;10a-第一系统新风第二过滤层;11a-第一系统新风第三过滤层;12a-第一系统排风过滤层;1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进风口、室内新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排风口、热交换芯体、壳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新风第三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n热交换芯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新风第三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均位于壳体内;/n热交换芯体主要由若干根换热管排列组合而成,室外进风口、热交换芯体管程和室内新风口从下至上布置,构成第一热交换风道,室内回风口、热交换芯体壳程和室外排风口从上至下布置,构成第二热交换风道;/n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均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背面下部,通过管道和墙壁的开孔与外部环境连通,室内新风口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顶面,室内回风口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侧面上部;/n新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和新风第三过滤层位于第一热交换风道内,且沿新风进风方向依次设置,新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靠近室外进风口,新风第二过滤层和新风第三过滤层靠近室内新风口;/n排风风机和排风过滤层位于第二热交换风道内,并靠近室外排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进风口、室内新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排风口、热交换芯体、壳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新风第三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
热交换芯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新风第三过滤层和排风过滤层均位于壳体内;
热交换芯体主要由若干根换热管排列组合而成,室外进风口、热交换芯体管程和室内新风口从下至上布置,构成第一热交换风道,室内回风口、热交换芯体壳程和室外排风口从上至下布置,构成第二热交换风道;
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均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背面下部,通过管道和墙壁的开孔与外部环境连通,室内新风口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顶面,室内回风口位于显热交换新风机的侧面上部;
新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新风第二过滤层和新风第三过滤层位于第一热交换风道内,且沿新风进风方向依次设置,新风风机、新风第一过滤层靠近室外进风口,新风第二过滤层和新风第三过滤层靠近室内新风口;
排风风机和排风过滤层位于第二热交换风道内,并靠近室外排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风道和所述的第二热交换风道平行分布,两者内部空气流动方式呈逆向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冬生陈二雄尹应德刘世杰叶周陈杭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