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轴承用润滑脂制备方法;涉及汽车轴承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基础油分成等量三份,分别得到a份基础油、b份基础油、c份基础油;将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分成等量两份,分别得到a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和b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得到中间体1;得到中间体2;将中间体1、中间体2和c份基础油依次混合后,再添加助磨剂、稠化剂,得到汽车轴承用润滑脂;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润滑脂,能够保持润滑脂的多效性,提高使用温度和使用寿命,具有较长的轴承运转寿命和良好的抗微动磨损的性能,通过十二羟基硬脂酸锂能够对基础油具有良好的稠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轴承用润滑脂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轴承
,特别是一种汽车轴承用润滑脂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的重要零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随着工业制造的发展,对轴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轴承材料环保安全不含有有害成分,轴承材料具有高强度,同时轴承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工况,具有抗应力腐蚀和化学腐蚀的能力。汽车轴承,主要是指轮毂轴承,轮毂轴承(hubbearing)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它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润滑脂: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主要由矿物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然后现有的润滑脂应用于汽车轴承中,由于汽车轴承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而现有的润滑脂耐高温性能一般,长时间在高温下使用后,润滑性能大幅度降低,导致汽车轴承的运转磨损加剧,从而降低汽车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轴承用润滑脂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轴承用润滑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基础油分成等量三份,分别得到a份基础油、b份基础油、c份基础油;将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分成等量两份,分别得到a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和b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首先,将a份基础油与a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均匀混合到一起,缓慢加热,以1000r/min转速搅拌30min,得到中间体1;将b份基础油与b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正12-羟基硬脂酸均匀混合到一起,加热至88-95℃,以1500r/min转速搅拌50min,然后再加入去离子水,再惰性气体保护下,调节温度至125-130℃,继续搅拌2小时,停止反应,然后再进行干燥处理40min,得到中间体2;将中间体1、中间体2和c份基础油依次混合后,再添加助磨剂、稠化剂,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160-165℃,保温搅拌1小时后,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冷却至常温后,再进行研磨,得到汽车轴承用润滑脂。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所述基础油的40℃运动粘度为210mm2/s。所述缓慢加热为以1℃/min速率加热至60℃。所述a份基础油与a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混合质量比为1.4-1.6:1。所述b份基础油与b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正12-羟基硬脂酸混合质量比为:1-1.2:1:0.2-0.3;所述去离子水与正12-羟基硬脂酸质量比为1:3。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或氖气中任一种。所述中间体1、助磨剂、稠化剂重量份比为80:6-8:1.3-1.6。所述助磨剂制备方法为:将锆酸镧、钼酸铵、钨酸铵依次添加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再添加硫脲,以500r/min转速搅拌2小时,然后在加热至235℃,保温20小时,然后进行过滤,清水洗涤至中性,干燥至恒重,然后粉碎,研磨,过筛,即得;所述锆酸镧、钼酸铵、钨酸铵摩尔比为0.005:2:1:20;所述钼酸铵与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40;所述干燥温度为45℃;所述过筛为过1250目筛。所述稠化剂为十二羟基硬脂酸锂。本专利技术工艺制备的润滑脂在经过长时间摩擦过程中摩擦因数随时间的变化会更为稳定,波动较小,通过其摩擦因数有较大程度的降低且更稳定,减摩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润滑脂,能够保持润滑脂的多效性,提高使用温度和使用寿命,具有较长的轴承运转寿命和良好的抗微动磨损的性能,通过十二羟基硬脂酸锂能够对基础油具有良好的稠化能力,并且,能够进入摩擦副之间,在高速旋转时,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一层油膜,防止摩擦副直接接触,提高极压性和耐高温性能。通过引入,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助磨剂,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润滑脂的润滑减摩效果,尤其是在采用常规润滑脂时经过长时间高速工作后,摩擦面会产生微小凹坑,凹坑的存在,会影响润滑脂的润滑效果,而采用本专利技术工艺制备的润滑脂能够极大的避免此情况的发生,当出现微小凹坑后,润滑脂中的助磨剂会牢牢的嵌入微小凹坑内部,与稠化剂一同形成转移膜,产生协同润滑作用,从而不仅不会降低润滑脂的润滑效果,反而会一定程度上提高润滑效果,进一步的达到减摩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汽车轴承用润滑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基础油分成等量三份,分别得到a份基础油、b份基础油、c份基础油;将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分成等量两份,分别得到a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和b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首先,将a份基础油与a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均匀混合到一起,缓慢加热,以1000r/min转速搅拌30min,得到中间体1;将b份基础油与b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正12-羟基硬脂酸均匀混合到一起,加热至88-95℃,以1500r/min转速搅拌50min,然后再加入去离子水,再惰性气体保护下,调节温度至125-130℃,继续搅拌2小时,停止反应,然后再进行干燥处理40min,得到中间体2;将中间体1、中间体2和c份基础油依次混合后,再添加助磨剂、稠化剂,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160-165℃,保温搅拌1小时后,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冷却至常温后,再进行研磨,得到汽车轴承用润滑脂。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所述基础油的40℃运动粘度为210mm2/s。所述缓慢加热为以1℃/min速率加热至60℃。所述a份基础油与a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混合质量比为1.4-1.6:1。所述b份基础油与b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正12-羟基硬脂酸混合质量比为:1-1.2:1:0.2-0.3;所述去离子水与正12-羟基硬脂酸质量比为1:3。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或氖气中任一种。所述中间体1、助磨剂、稠化剂重量份比为80:6-8:1.3-1.6。所述助磨剂制备方法为:将锆酸镧、钼酸铵、钨酸铵依次添加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再添加硫脲,以500r/min转速搅拌2小时,然后在加热至235℃,保温20小时,然后进行过滤,清水洗涤至中性,干燥至恒重,然后粉碎,研磨,过筛,即得;所述锆酸镧、钼酸铵、钨酸铵摩尔比为0.005:2:1:20;钼酸铵为白色或淡绿色晶体,相对密度为2.498。溶于水、酸和碱中,不溶于醇。加热至90℃时失去1个结晶水,190℃时分解成氨、水和三氧化钼。钨酸铵性状:无色斜方晶体,白色结晶,溶于水,不溶于醇。在100℃失去四分子结晶水,20℃时在水中溶解度小于2%,有片状或针状二种。溶解情况: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100℃失去四分子结晶水;所述钼酸铵与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40;所述干燥温度为45℃;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轴承用润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基础油分成等量三份,分别得到a份基础油、b份基础油、c份基础油;/n将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分成等量两份,分别得到a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和b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n首先,将a份基础油与a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均匀混合到一起,缓慢加热,以1000r/min转速搅拌30min,得到中间体1;/n将b份基础油与b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正 12-羟基硬脂酸均匀混合到一起,加热至88-95℃,以1500r/min转速搅拌50min,然后再加入去离子水,再惰性气体保护下,调节温度至125-130℃,继续搅拌2小时,停止反应,然后再进行干燥处理40min,得到中间体2;/n将中间体1、中间体2和c份基础油依次混合后,再添加助磨剂、稠化剂,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160-165℃,保温搅拌1小时后,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冷却至常温后,再进行研磨,得到汽车轴承用润滑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轴承用润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基础油分成等量三份,分别得到a份基础油、b份基础油、c份基础油;
将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分成等量两份,分别得到a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和b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
首先,将a份基础油与a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均匀混合到一起,缓慢加热,以1000r/min转速搅拌30min,得到中间体1;
将b份基础油与b份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正12-羟基硬脂酸均匀混合到一起,加热至88-95℃,以1500r/min转速搅拌50min,然后再加入去离子水,再惰性气体保护下,调节温度至125-130℃,继续搅拌2小时,停止反应,然后再进行干燥处理40min,得到中间体2;
将中间体1、中间体2和c份基础油依次混合后,再添加助磨剂、稠化剂,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160-165℃,保温搅拌1小时后,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冷却至常温后,再进行研磨,得到汽车轴承用润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轴承用润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
所述基础油的40℃运动粘度为210mm2/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轴承用润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慢加热为以1℃/min速率加热至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轴承用润滑脂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宇凯,周成武,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飞宇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