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翠川专利>正文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17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体和五个横向排列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处理腔,最左侧的所述处理腔顶面内固设有污水管,最右侧的所述处理腔下方通过出水管连通设有排放腔,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处理腔上方设有主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换水装置将进行不同处理工作的处理腔连接在一起,可以在完成一步处理工艺后立刻开始下一步处理工艺,提高污水处理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设有清洗装置,能够利用处理后的水对设备进行清洗,并且利用水下落时产生的冲击带动喷洒头转动,将水喷射在处理腔的侧壁上,可以防止未处理前的污水残留在处理腔侧壁上损坏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工艺废水一般需要经过调节、混凝反应、沉淀、酸化、好氧等多个工艺步骤,需要在对各处理池内进行相应的处理,因此需要准确计算好时间,在完成一次工艺后将处理后的水引入下一个处理池内进行下一步工艺处理工作,不然会导致处理时间增加。并且由于工业污水内存在各种物质,有些物质会腐蚀处理池侧壁损坏处理池壁,因此使用时间久了后就需要对处理池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这就会增加使用成本,而如果在每一次污水处理后对处理池进行清洗,就需要消耗很多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体和五个横向排列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处理腔,最左侧的所述处理腔顶面内固设有污水管,最右侧的所述处理腔下方通过出水管连通设有排放腔,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处理腔上方设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和所述排放腔之间通过上行管连通,所述上行管上设有第一水泵,相邻的两个所述处理腔之间设有换水装置,所述换水装置能够将左侧的所述处理腔内的水引到右侧的所述处理腔内进行下一道工序,所述主水管下方设有五个准备装置,所述准备装置包括连通设置于所述主水管底壁内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下方连通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上方设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左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设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转动轴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并于所述第一球阀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腔底壁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杆,所述齿条杆顶面通过钢索与所述第一转动腔顶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杆底端固设有浮力球,所述储水腔底壁内连通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下方设有洒水装置,所述洒水装置能够将所述储水腔内的水喷洒在所述处理腔的侧壁上进行清洗,所述第二连接管内设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二连接管右壁内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球阀右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连接管右侧设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右壁上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转动轴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腔内并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左侧面,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左侧面与所述第二转动腔左壁之间通过卷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外侧面贯穿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转动腔顶壁内贯穿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滑动槽顶壁上固设有电磁铁。可选地,所述换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处理腔顶壁内的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底面内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顶壁内固设有与右侧相邻的所述处理腔连通的换水管,所述换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所述换水管底部连通设有可伸缩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底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内,所述收纳腔两侧设有位置对称的第三转动腔,左右两个所述第三转动腔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左右两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腔底壁内转动连接有贯穿所述工作箱底面的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固定连接,左侧的所述螺纹轴安装在固设于所述第三转动腔顶壁的第二电机下表面,左侧的所述螺纹轴上固设有与左侧的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右侧的所述螺纹轴上固设有与右侧的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可选地,所述洒水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设置的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下方连通设有加压器,所述加压器底面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处理腔内的转动管,所述转动管底部设有洒水头,所述第三连接管右侧设有第四转动腔,所述第四转动腔右壁上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三连接管内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三连接管内的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设有转动片,所述第四转动腔内的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腔底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顶端固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下方的所述第五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三齿轮,所述转动管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可选地,所述排放腔右壁内设有贯穿所述机体右侧面且带有阀门的排放管。可选地,最左侧的所述第一转动腔顶壁上固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电磁铁通过电路连接使得所述控制按钮能够控制所述电磁铁启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通过换水装置将进行不同处理工作的处理腔连接在一起,可以在完成一步处理工艺后立刻开始下一步处理工艺,提高污水处理速度。本专利技术还设有清洗装置,能够利用处理后的水对设备进行清洗,并且利用水下落时产生的冲击带动喷洒头转动,将水喷射在处理腔的侧壁上,可以防止未处理前的污水残留在处理腔侧壁上损坏设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换水装置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准备装置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4中洒水装置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中第一转动腔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照图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体19和五个横向排列设置于所述机体19内的处理腔12,最左侧的所述处理腔12顶面内固设有污水管11,最右侧的所述处理腔12下方通过出水管14连通设有排放腔13,所述出水管14上设有单向阀15,所述处理腔12上方设有主水管18,所述主水管18和所述排放腔13之间通过上行管16连通,所述上行管16上设有第一水泵17,相邻的两个所述处理腔12之间设有换水装置101,所述换水装置101能够将左侧的所述处理腔12内的水引到右侧的所述处理腔12内进行下一道工序,所述主水管18下方设有五个准备装置102,所述准备装置102包括连通设置于所述主水管18底壁内的第一连接管62,所述第一连接管62下方连通设有储水腔36,所述储水腔36上方设有第一转动腔66,所述第一转动腔66左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32,所述第一转动轴32上固设有第一齿轮33,所述第一连接管62内设有第一球阀63,所述第一转动轴32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管62内并于所述第一球阀63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腔66底壁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33啮合的齿条杆34,所述齿条杆34顶面通过钢索37与所述第一转动腔66顶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体和五个横向排列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处理腔,其特征在于:最左侧的所述处理腔顶面内固设有污水管,最右侧的所述处理腔下方通过出水管连通设有排放腔,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处理腔上方设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和所述排放腔之间通过上行管连通,所述上行管上设有第一水泵,相邻的两个所述处理腔之间设有换水装置,所述换水装置能够将左侧的所述处理腔内的水引到右侧的所述处理腔内进行下一道工序,所述主水管下方设有五个准备装置,所述准备装置包括连通设置于所述主水管底壁内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下方连通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上方设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左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设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转动轴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并于所述第一球阀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腔底壁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杆,所述齿条杆顶面通过钢索与所述第一转动腔顶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杆底端固设有浮力球,所述储水腔底壁内连通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下方设有洒水装置,所述洒水装置能够将所述储水腔内的水喷洒在所述处理腔的侧壁上进行清洗,所述第二连接管内设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二连接管右壁内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球阀右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连接管右侧设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右壁上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转动轴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腔内并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左侧面,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左侧面与所述第二转动腔左壁之间通过卷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外侧面贯穿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转动腔顶壁内贯穿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滑动槽顶壁上固设有电磁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体和五个横向排列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处理腔,其特征在于:最左侧的所述处理腔顶面内固设有污水管,最右侧的所述处理腔下方通过出水管连通设有排放腔,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处理腔上方设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和所述排放腔之间通过上行管连通,所述上行管上设有第一水泵,相邻的两个所述处理腔之间设有换水装置,所述换水装置能够将左侧的所述处理腔内的水引到右侧的所述处理腔内进行下一道工序,所述主水管下方设有五个准备装置,所述准备装置包括连通设置于所述主水管底壁内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下方连通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上方设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左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设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转动轴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并于所述第一球阀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腔底壁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杆,所述齿条杆顶面通过钢索与所述第一转动腔顶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杆底端固设有浮力球,所述储水腔底壁内连通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下方设有洒水装置,所述洒水装置能够将所述储水腔内的水喷洒在所述处理腔的侧壁上进行清洗,所述第二连接管内设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二连接管右壁内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球阀右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连接管右侧设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右壁上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转动轴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腔内并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左侧面,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左侧面与所述第二转动腔左壁之间通过卷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外侧面贯穿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转动腔顶壁内贯穿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滑动槽顶壁上固设有电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处理腔顶壁内的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翠川
申请(专利权)人:张翠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