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17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其设置电渗透反应容器的腔体内侧壁带有负电荷,设置第二自螺旋正极带有正电荷,而且第二自螺旋正极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随芯轴转动。由此使得第二自螺旋正极能够吸附待处理印制线路板泥浆中的固态物,并由可伸缩刮板将干燥固态物刮下,再通过固态物传送带将固态物运输至下游流水线进行金属回收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泥浆中的固态物吸附出来,脱水处理过程成本低,而且所得到的固态物含水量低,可以直接供生产线对其进行金属回收处理,从而达到简化生产步骤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
技术介绍
印刷电路板生产时,会在线路印制工序中对金属箔进行蚀刻,去除电路板中不需要的金属层,还会对金属层表面所覆盖的绝缘层进行去除。此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废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将该印制线路板废水排放至环境中,会容易造成水体区域内重金属污染。废水中的酸性物质具有腐蚀性,严重影响排污口附近生态环境。针对印刷电路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酸化处理-捞取浮渣-pH值调节-生化COD处理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现有的处理方式,浮渣不易被清理干净,人工工作量大,而且金属离子的回收效率较低。其他处理方式下,通常会对印刷电路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进行pH值调节,然后对调节后的废水进行曝气处理,提取凝絮,再继续对剩余液体进行电化学处理,最终调节得到适宜pH值的废水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生化处理。现有对印刷电路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都需要提取水体中的固态物。但是,由于废水本身具有腐蚀性,现有的固态物提取方式效率不高,设备的损耗大,提取效果不理想。现有的固态物提取方式下,具体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且现有方式会对具体操作人员带来一定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本专利技术将印制线路板废水收集,通过电渗透脱水技术将待处理印制线路板泥浆中的固态物吸附出来,达到脱水的目的,使得固态物的含水量满足金属回收处理的要求,能够直接供给专门生产线对其进行金属回收处理利用。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首先,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其包括:电渗透反应容器,其上方一侧设置有泥浆输入口,其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待处理印制线路板泥浆的腔体,其下方另一侧设置有废液排出口,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自螺旋负极;密封盖板,其设置在所述电渗透反应容器的一侧端部,用于密封所述电渗透反应容器;芯轴,其与所述密封盖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水平设置在所述电渗透反应容器的腔体内部,并随同所述密封盖板同步以电渗透反应容器腔体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第二自螺旋正极,其具有螺旋面,所述第二自螺旋正极的内侧与所述芯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旋面设置在所述芯轴与电渗透反应容器腔体的内侧壁之间,用于驱动待处理印制线路板泥浆向废液排出口方向移动,同时吸附待处理印制线路板泥浆中的固态物;可伸缩刮板,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具有活动端,所述活动端抵接在所述第二自螺旋正极的螺旋面上随同所述螺旋面旋转而往复运动,刮取吸附在螺旋面上的固态物;固态物传送带,其设置在所述可伸缩刮板的下侧,用于接收可伸缩刮板所刮取的固态物,并将所述固态物传输至电渗透反应容器外部;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密封盖板的外侧,用于驱动所述密封盖板以电渗透反应容器腔体的轴线为中心带动第二自螺旋正极旋转;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第二自螺旋正极对固态物的吸附情况相应控制驱动装置的转速以及正负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可选的,上述的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中,所述第二自螺旋正极包括:电极固定套,其套设在所述芯轴的外周,并与直流电源的阳极电连接;电极片,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极固定套的外周表面,并与所述电极固定套电连接,所述电极片包括沿电极固定套轴向间隔设置的多组,每一组所述电极片均设置为螺旋面结构,并且,各电极片之间,其螺旋面结构的母线长度沿待处理印制线路板泥浆排出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电极固定套与所述芯轴之间还设置有绝缘隔层,所述绝缘隔层表面沿径向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与电极固定套内侧卡接固定,限制电极固定套与芯轴之间相对转动;所述限位卡槽内部还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传感器数据控制驱动装置的转速以及正负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传感器可选择为电磁传感器,其在正极表面吸附不同厚度的固态物时,能够利用固态物中的金属颗粒以及金属离子分布而感应到不同强度的电磁场信号,从而使得控制单元能够根据固态物的吸附情况控制驱动装置的转速以及正负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从而调节第二自螺旋正极对固态物的吸附效果,保证脱水效率。可选的,上述的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中,所述可伸缩刮板贴近所述电极固定套的外周表面,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组电极片之间,所述每一组可伸缩刮板均分别包括:活动板,其端部位置设置有向上的凸起形成活动端,所述凸起的端面抵接在电极片的螺旋面结构表面;固定部,其设置在所述活动板的内侧,与所述电渗透反应容器腔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弹性部件,其连接在活动板与固定部之间,用于推动所述活动板沿固定部在两组电极片之间往复平移。可选的,上述的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中,所述可伸缩刮板具有由电极固定套向下倾斜的角度,所述固定部与电渗透反应容器腔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供固态物下落的开口,活动板所刮取的固态物随同其往复平移被推送至所述开口,由开口下落至固态物传送带的表面。可选的,上述的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中,每一组所述可伸缩刮板中,所述活动板均分别设置在固定部的前后两端;位于前侧的活动板,其外侧端部抵接在位于其前侧的电极片的螺旋面结构的后侧表面;位于后侧的活动板,其外侧端部抵接在位于其后侧的电极片的螺旋面结构的前侧表面。可选的,上述的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中,每一组所述可伸缩刮板中,所述活动板仅设置在固定部的前侧或后侧;其中,位于前侧的活动板,其外侧端部仅抵接在位于其前侧的电极片的螺旋面结构的后侧表面;其中,位于后侧的活动板,其外侧端部仅抵接在位于其后侧的电极片的螺旋面结构的前侧表面。可选的,上述的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中,相邻两电极片中,其螺旋面结构所设置的角度范围大小相同;或,各所述电极片均在沿电极固定套周向的相同角度范围内开设有供活动板返回至该电极片另一侧端部的槽口。可选的,上述的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中,相邻两电极片中,其螺旋面结构所设置的角度范围大小不同,且各螺旋面结构所设置的角度范围均不超过300°;或,各所述电极片分别在沿电极固定套周向的不同角度范围内开设有供活动板返回至该电极片另一侧端部的槽口,且每一个电极片其两端之间沿电极固定套轴向的距离均小于该螺旋面的导程。可选的,上述的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中,每一组所述可伸缩刮板均分别设置在电渗透反应容器腔体内的相同高度,或,每一组所述可伸缩刮板均相对于所述电极固定套的外周表面设置在电极固定套周向的相同位置。可选的,上述的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中,每一组所述可伸缩刮板均分别设置在电渗透反应容器腔体内的不同高度,或,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n第一步,接收待处理的印制线路板泥浆,并通过泥浆输入口(10)将其注入至电渗透反应容器的内部腔体中;/n第二步,驱动腔体内的第二自螺旋正极(4)以转速S旋转,驱动待处理的印制线路板泥浆由泥浆输入口(10)向废液排出口(12)流动,并在此过程中,设置腔体内侧壁表面的第一自螺旋负极(11)与第二自螺旋正极(4)之间具有D伏的电位差,在第一自螺旋负极(11)与第二自螺旋正极(4)之间产生沿腔体径向分布并随同第二自螺旋正极(4)旋转而带有旋转分量的电场;/n第三步,随第二自螺旋正极(4)旋转而悬挂在第二自螺旋正极(4)表面的待处理的印制线路板泥浆由所述电场驱动,使得泥浆中的固态物逐渐由第二自螺旋正极(4)的正电荷吸引而附着在第二自螺旋正极(4)表面,使得泥浆中的水分子逐渐由第一自螺旋负极(11)的负电荷吸引并在电场旋转分量、第二自螺旋正极(4)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向下滴落至电渗透反应容器的内部腔体底部;/n第四步,附着在第二自螺旋正极(4)表面的固态物在随同第二自螺旋正极(4)旋转至电渗透反应容器内部腔体的顶部后被设置在第二自螺旋正极(4)的螺旋面前侧和/或后侧的可伸缩刮板(5)刮取,并由设置在可伸缩刮板(5)下侧的固态物传送带(6)接收,所述固态物传送带(6)将所述固态物传输至电渗透反应容器(1)外部;/n第五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对全部待处理的印制线路板泥浆的干燥脱水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第一步,接收待处理的印制线路板泥浆,并通过泥浆输入口(10)将其注入至电渗透反应容器的内部腔体中;
第二步,驱动腔体内的第二自螺旋正极(4)以转速S旋转,驱动待处理的印制线路板泥浆由泥浆输入口(10)向废液排出口(12)流动,并在此过程中,设置腔体内侧壁表面的第一自螺旋负极(11)与第二自螺旋正极(4)之间具有D伏的电位差,在第一自螺旋负极(11)与第二自螺旋正极(4)之间产生沿腔体径向分布并随同第二自螺旋正极(4)旋转而带有旋转分量的电场;
第三步,随第二自螺旋正极(4)旋转而悬挂在第二自螺旋正极(4)表面的待处理的印制线路板泥浆由所述电场驱动,使得泥浆中的固态物逐渐由第二自螺旋正极(4)的正电荷吸引而附着在第二自螺旋正极(4)表面,使得泥浆中的水分子逐渐由第一自螺旋负极(11)的负电荷吸引并在电场旋转分量、第二自螺旋正极(4)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向下滴落至电渗透反应容器的内部腔体底部;
第四步,附着在第二自螺旋正极(4)表面的固态物在随同第二自螺旋正极(4)旋转至电渗透反应容器内部腔体的顶部后被设置在第二自螺旋正极(4)的螺旋面前侧和/或后侧的可伸缩刮板(5)刮取,并由设置在可伸缩刮板(5)下侧的固态物传送带(6)接收,所述固态物传送带(6)将所述固态物传输至电渗透反应容器(1)外部;
第五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对全部待处理的印制线路板泥浆的干燥脱水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转速S和电位差D具体由以下步骤确定:
步骤s1,以预设的间隔周期t通过设置在第二自螺旋正极(4)内部的传感器采集第二自螺旋正极(4)表面附近的电磁场信号xt;
步骤s2,计算本次采集的电磁场信号xt与上一次采集的电磁场信号xt-1之间的差值为Δxt,计算预设的间隔周期t内泥浆输入口(10)输入泥浆的重量与废液排出口(12)排出废液的重量之间的差值Δgt;
步骤s3,在Δgt<G时,按照PID增量算法计算转速调节量ΔS和电位差调节量ΔD;
其中,G为预设的间隔周期t内可伸缩刮板(5)所刮取的固态物在满足含水量要求时所对应的泥浆输入口(10)输入泥浆的重量与废液排出口(12)排出废液的重量之间的目标差值;
步骤s4,调节第二自螺旋正极(4)的转速为S-ΔS,调节第一自螺旋负极(11)与第二自螺旋正极(4)之间的电位差为D+ΔD。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还在Δgt>G时,更新G为本次采集所获得的泥浆输入口(10)输入泥浆的重量与废液排出口(12)排出废液的重量之间的差值Δgt。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的电渗透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按照PID增量算法计算转速调节量ΔS和电位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人源古勇坤刘浔林泽群罗炳先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自远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