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059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对从充气器排出的气体流动进行控制的安全气囊装置。安全气囊装置是一种在车辆的车室内膨胀展开,将落座于第一座椅上的乘员从侧面进行约束的安全气囊装置,其具备:气囊垫(41),其具有在膨胀展开的状态下向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展开的水平部(41d),以及从所述水平部(41d)的中央部分向所述车辆的上方向展开的突出部(41e);扩散器,其固定在所述气囊垫(41)内部,在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开口,而所述车辆的下方向则封闭,且朝向所述突出部的方向的一部分或全部封闭;充气器(42),其固定在第一座椅上,并配置在所述扩散器内部,喷射膨胀展开用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气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的车辆装备有安全气囊。安全气囊,是在车辆发生碰撞等紧急情况下工作的安全装置,利用气体压力膨胀展开,接住并保护乘员。安全气囊根据安装位置和用途有各种各样的种类。例如,为了从前后方向的碰撞中保护驾驶员,在方向盘中央设置有前置气囊。另外,为了从侧面碰撞或其之后发生的翻滚中保护乘员,设置有从壁部的顶棚附近沿着侧窗膨胀展开的帘式气囊,从座椅的侧部向乘员的旁边膨胀展开的侧气囊等。并且,侧气囊可以在侧面碰撞等时抑制落座于驾驶座上的乘员移动到副驾驶座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159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气囊的内部配置有在发生碰撞事故等情况下迅速释放气体的充气器。气囊通过从充气器释放的气体而膨胀展开。但是,根据车辆的尺寸、安装气囊的位置以及气囊的形状,这样的膨胀展开有时不能从撞击中充分保护乘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样态,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法安全气囊装置是一种在车辆的车室内膨胀展开,从侧面对落座于第一座椅上的乘员进行约束的安全气囊装置,该安全气囊装置具备:气囊垫,其具有在膨胀展开的状态下向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展开的水平部,以及从所述水平部的中央部分向所述车辆的上方向展开的突出部;扩散器,其固定在所述气囊垫内部,在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上开口,而所述车辆的下方向则封闭,朝向所述突出部的方向的一部分或全部封闭;充气器,其固定在第一座椅上,并配置在所述扩散器内部,喷射膨胀展开用气体。在本安全气囊装置中,从充气器喷射的气体经由扩散器向气囊垫内部流出。通过适当地设定扩散器开口部的尺寸和形状,防止突出部的展开过激。通过气囊垫整体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展开,安全气囊装置可以充分保护乘员。所述安全气囊装置的所述扩散器在所述车辆水平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开口。安全气囊装置的所述扩散器是在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的两端上在上下方向的整个全长上开口,且分别在所述车辆的上方向和下方向的整个全长上封闭的管状。安全气囊装置的所述扩散器是具有在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上能够喷出从所述充气器喷射的气体的开口的袋状。安全气囊装置的所述扩散器是在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的一侧端部在上下方向的整个全长上或一部分开口,而在水平方向的另一侧端部在上下方向的全长上封闭,并分别在所述车辆的上方向及下方向的整个全长封闭的袋状。在本安全气囊装置中,气囊垫首先向水平方向高速展开。因此,可以迅速对落座的乘员的腹部到胸部的部分进行约束并予以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所述扩散器在所述车辆的上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两侧端部的三处位置上开口。在本安全气囊装置中,气囊垫向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都均衡地展开。因此,可以适当地对落座的乘员的上半身进行约束并予以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的所述气囊垫具有插穿孔,其供插穿用来将所述充气器固定到所述车室内的结构体上的螺柱。在本安全气囊装置中,充气器可通过螺柱坚实固定在骨架框架上。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样态能够提供一种充分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内部大概情形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内部大概情形的平面图。图3是图1III-III线的安全气囊装置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气囊垫示例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气囊垫折叠方法的说明图。图6是示出气囊垫折叠方法的说明图。图7是说明气囊垫结构的说明图。图8是说明第一面板和整流板的接合方法的说明图。图9是在配置充气器的状态下,图8的IX-IX线的截面图。图10是图8的X-X线的截面图。图11是示出气囊垫展开过程的说明图。图12是示出气囊垫展开状态的正视图。图13是说明实施方式二的第一面板和整流板的接合方法的说明图。图14是说明实施方式三的第一面板和整流板的接合方法的说明图。图15是说明实施方式四的第一面板和整流板的接合方法的说明图。图16是说明实施方式五的第一面板和整流板的接合方法的说明图。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六的气囊垫的示例的立体图。图18是图17的XVIII-XVIII线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车辆的“上”、“下”、“上下”方向是指连结车辆的顶棚中心和地板中心的线上的方向,朝向顶棚的方向是“上”,朝向地板的方向是“下”。另外,车辆的“前”、“后”、“前后”方向是指车辆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向,车辆的后退方向为“后”方向。还有,车辆的宽度方向是指,通常的座椅排列配置的方向,与上述的“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另外,相对于驾驶座的相反座椅是指副驾驶座。副驾驶座的相反座椅是指驾驶座。即,记载了座椅及该座椅的相反座椅的情况下,当座椅为驾驶座时,相反座椅是副驾驶座。另一方面,座椅为副驾驶座时,相反座椅是驾驶座。[实施方式一]图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4的车辆内部大概情形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4为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图2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4的车辆内部大概情形的平面图。图1、图2示出安装在车室1的地板10上的第一座椅(驾驶座)2、与第一座椅相邻的第二座椅(副驾驶座)3和安全带5。驾驶座2具备座部21和从该座部21的后侧向上立起的靠背22。如图2所示,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4配置于设置在车辆100的车室1内的驾驶座2的靠背22的副驾驶座3侧的侧面内部。图3是图1的III-III线的安全气囊装置4的截面图。本图的上、下对应于车辆100的前、后。安全气囊装置4具备收纳在收纳部40内的气囊垫41和充气器42。气囊垫41例如是通过尼龙纤维等高强度纤维的编织而强化的布制的袋体,被折叠成卷状收纳在收纳部40的内侧。对于气囊垫41的形状和折叠方法将在后面进行描述。充气器42通过螺柱421夹入收纳部40的底板固定于背靠22的骨架框架23上。骨架框架23是设置在车室1内的构造体的一个例子。充气器42以能够喷射膨胀展开用气体的方式放置在气囊垫41的内部。收纳部40是一面开口的箱体,通过螺柱43以及上述的螺柱421固定在靠背22的骨架框架23上。收纳部40的开口部朝向副驾驶座3侧,被与驾驶座2侧面形成平坦一面的盖板44所覆盖。盖板44是比收纳部40低强度的树脂制的板。在盖板44的前部,在上下方向的整个全长上形成有开裂槽45。在车辆100发生碰撞时,气囊垫41由于充气器42的喷射气体的作用而膨胀,开裂槽45破裂并向侧面展开。图3所示的开裂槽45形成在盖板44的外表面,但也可以形成在盖板44的内面。图4是示出气囊垫41示例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膨胀时的气囊垫41。气囊垫41具有:水平部41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在车辆的车室内膨胀展开,从侧面对落座于第一座椅上的乘员进行约束,/n该安全气囊装置具备:/n气囊垫,其具有在膨胀展开的状态下向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展开水平部,以及从所述水平部的中央部分向所述车辆的上方向展开的突出部;/n扩散器,其固定在所述气囊垫内部,在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开口,而所述车辆的下方向则封闭,且朝向所述突出部的方向的一部分或全部封闭;/n充气器,其固定在第一座椅上,并配置在所述扩散器内部,喷射膨胀展开用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1 JP 2019-095477;20200323 JP 2020-0515101.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在车辆的车室内膨胀展开,从侧面对落座于第一座椅上的乘员进行约束,
该安全气囊装置具备:
气囊垫,其具有在膨胀展开的状态下向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展开水平部,以及从所述水平部的中央部分向所述车辆的上方向展开的突出部;
扩散器,其固定在所述气囊垫内部,在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开口,而所述车辆的下方向则封闭,且朝向所述突出部的方向的一部分或全部封闭;
充气器,其固定在第一座椅上,并配置在所述扩散器内部,喷射膨胀展开用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扩散器在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扩散器是在所述车辆的水平方向的两端在上下方向的整个全长上开口,而分别在所述车辆的上方向和下方向的整个全长上封闭的管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优斗樱井努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