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填缝装置的波形伸缩构件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88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填缝装置的波形伸缩构件加工方法,包括:沿第一方向运送金属板,在金属板上滚压出多条凹槽以形成波形伸缩构件,凹槽沿第一方向设置,多条凹槽在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效率高、成形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填缝装置的波形伸缩构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件加工成形
,尤其涉及一种桥梁填缝装置的波形伸缩构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无缝伸缩缝指的是为满足桥梁上部结构各种变形要求和车辆无缝平稳通行的构造或装置,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无缝伸缩缝,伸缩缝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由车辆荷载和桥梁上部结构各种变形所引起的上部结构之间的位移和联结。无缝伸缩缝中一般都设有弹性体,以使伸缩缝具有适当的变形能力,传统技术中弹性体伸缩装置为TST碎石弹性无缝伸缩缝,这种无缝伸缩缝的伸缩性能好但重载耐久性比较差等缺陷。现有技术中已出现改进后性能更好的无缝伸缩缝,无缝伸缩缝中设置有不同形状可伸缩的凹槽伸缩构件,其伸缩变形量较大且承载刚性强、重载耐久性好,但目前尚未具备既可快速加工、且加工后不同形状可伸缩的凹槽金属构件稳定成形的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加工难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桥梁填缝装置的波形伸缩构件加工方法,利用滚压成形的方式进行加工。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桥梁填缝装置的波形伸缩构件加工方法,包括:沿第一方向运送金属板,在金属板上滚压出多条凹槽以形成波形伸缩构件,多条凹槽在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优选的,凹槽沿第一方向设置。优选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优选的,通过在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列的多个成形辊轮组运送金属板,运送过程中成形辊轮组在金属板上滚压出凹槽。优选的,每个成形辊轮组对应一条所述凹槽的滚压成形。优选的,成形辊轮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辊轮单元,每个辊轮单元包含下辊轮和位于下辊轮正上方的上辊轮,金属板夹持在上辊轮与下辊轮之间,成形辊轮组滚动时沿第一方向运送金属板。优选的,多个辊轮单元中首端辊轮单元最先接触金属板、末端辊轮单元最后接触金属板;运送过程中从首端辊轮单元至末端辊轮单元依次滚压加深金属板上的凹槽。在第一实施例中,多个成形辊轮组在第一方向上平齐,金属板上的凹槽同时滚压成形。在第二实施例中,多个成形辊轮组分为中间组和对称设于中间组两侧的边缘组,从中间组与边缘组中的成形辊轮组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边缘组最先接触金属板,中间组最后接触金属板。金属板上两侧的凹槽向中间的凹槽顺次成形。在第三实施例中,多个成形辊轮组均分为中间组和对称设于中间组两侧的边缘组,从中间组与边缘组中的成形辊轮组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中间组最先接触金属板,边缘组最后接触金属板。金属板上中间的凹槽向两侧的凹槽顺次成形。优选的,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半圆形、半椭圆形、半菱形、方形、三角形等之一或两种以及两种以上的组合排列。本专利技术采用滚压成形的方式加工波形伸缩构件,以长的金属板为原材料,由若干个成形辊轮组为成形工具,随着辊轮的旋转运动,将金属板向前送进的同时顺次进行弯曲成双,以获得所需断面形状形成波形伸缩构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波形伸缩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凹槽排布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成形辊轮组在第一方向上的排布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成形辊轮组在第二方向上的排布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金属板的成形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金属板的成形过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金属板的成形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加工方法,包括:沿第一方向运送金属板1,在金属板1上滚压出多条凹槽11以形成波形伸缩构件10,凹槽11呈直线形且沿第一方向S1设置,多条凹槽11在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方向S1和第二方向S2相互垂直,金属板1上任意两个相邻的凹槽11在第二方向S2上设有间距。为了便于理解,以长方形的金属板1为例,沿金属板1的长度方向运送金属板1,凹槽11沿金属板1的长度方向直线设置,凹槽11在金属板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凹槽的横截面可为任意形状,金属板滚压出凹槽后可伸缩变形。具体滚压成形的方式为通过在第二方向S2上间隔排列的多个成形辊轮组2运送金属板1,运送过程中成形辊轮组在金属板1上滚压出凹槽11,每个成形辊轮组2对应一条凹槽11的滚压成形,加工速度块。成形辊轮组包括多个辊轮单元,多个辊轮单元沿第一方向S1间隔排列,每个辊轮单元包含下辊轮和位于下辊轮正上方的上辊轮,金属板1夹持在上辊轮与下辊轮之间,上辊轮的圆周上设有向下凸出的成形凸棱,下辊轮的圆周上设有向下凹陷的成形凹槽,成形凸棱插入其下方的成形凹槽中,每个成形辊轮组2滚动时沿第一方向S1运送金属板1,金属板1经过每个成形辊轮组2时,在上辊轮和下辊轮的滚压作用下弯曲形成一条凹槽11。如图2、3所示,为了提高成形效果以及成形后的稳定性,成形辊轮组2中的辊轮单元沿第一方向S1依次分为首端辊轮单元至末端辊轮单元,金属板1在运送过程中最先接触首端辊轮单元、最后接触末端辊轮单元,运送过程中从首端辊轮单元至末端辊轮单元依次滚压加深金属板1上的凹槽11。以凹槽11的截面形状呈V形为例,首端辊轮单元上的成形凸棱凸起高度最小,首端辊轮单元至末端辊轮单元之间的成形凸棱沿第一方向S1逐渐增大,末端辊轮单元上的成形凸棱凸起高度最大,金属板1经过末端辊轮单元后,凹槽11形成设计的V形截面。滚压成形的顺序有多种,下面介绍三种实施例。如图4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多个成形辊轮组2在第一方向S1上平齐,金属板1上的凹槽11同时滚压成形。如图5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多个成形辊轮组2划分为中间组和对称设于中间组两侧的边缘组,中间组中的成形辊轮组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边缘组中的成形辊轮组2的数量为多个,两侧的边缘组以金属板1在第一方向S1上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从中间组与边缘组中的成形辊轮组2沿第一方向S1间隔排列,边缘组中最外侧的成形辊轮组2最先接触金属板1,中间组最后接触金属板1,金属板1上两侧的凹槽11从边缘开始在第二方向S2上逐渐向中间的凹槽11顺次成形。如图6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多个成形辊轮组2均分为中间组和对称设于中间组两侧的边缘组,中间组中的成形辊轮组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边缘组中的成形辊轮组2的数量为多个,两侧的边缘组以金属板1在第一方向S1上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从中间组与边缘组中的成形辊轮组2沿第一方向S1间隔排列,中间组最先接触金属板1,边缘组中最外侧的成形辊轮组2最后接触金属板1,金属板1上从中间的凹槽11开始在第二方向S2上逐渐向两侧边缘的凹槽11顺次成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形伸缩构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运送金属板,在所述金属板上滚压出多条凹槽以形成波形伸缩构件,所述多条凹槽在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形伸缩构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运送金属板,在所述金属板上滚压出多条凹槽以形成波形伸缩构件,所述多条凹槽在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伸缩构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伸缩构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列的多个成形辊轮组运送所述金属板,运送过程中所述成形辊轮组在所述金属板上滚压出所述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形伸缩构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成形辊轮组对应一条所述凹槽的滚压成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形伸缩构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辊轮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辊轮单元,每个辊轮单元包含下辊轮和位于所述下辊轮正上方的上辊轮,所述金属板夹持在所述上辊轮与所述下辊轮之间,所述成形辊轮组滚动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送所述金属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形伸缩构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辊轮单元中首端辊轮单元最先接触所述金属板、末端辊轮单元最后接触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世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士邦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