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6602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种植地的翻整,对目标土壤通过犁耙机进行深度翻土,带出深土内部上一次收完农作物的根部,在犁耙机操作后的沟壑内部注满水,并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覆盖时间为15‑20d,待土壤干燥后,揭开塑料薄膜。该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利用风化煤以及菌粉的合理配合,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利用废弃物进行土壤改良,极大地实现了资源的可利用化,另一方面,成本较低,方便推广使用,并且,通过土壤熏蒸剂的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土壤内部的病原微生物、害虫和寄生性、伴生性的滋生繁殖,同时,合理的改良物配比能够使得土壤营养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为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连作就是由若干部分组成,内容有连续性的作品。常指连环画。也指一年内或连年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的种植方式,在一定条件下采用连作,有利于充分利用一地的气候、等自然资源,大量种植生态上适应且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作物生产者通过连续种植,也较易掌握某一特定作物的栽培技术。但连作往往会造成多种弊害,首先,加重对作物有专一性危害的病原微生物、害虫和寄生性、伴生性的滋生繁殖。如黑痣病的蔓割病以及花生线虫、大豆菟丝子、向日葵列当、稗草等的滋生都和连作有关,其次,影响土壤的理、化性状,使肥效降低,然后,加速消耗某些营养元素,形成养分偏失,最后土壤中不断累积某些有毒的根系分泌物,引起连作作物的自身“中毒”等。为此,我们提出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能够利用风化煤以及菌粉的合理配合,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利用废弃物进行土壤改良,极大地实现了资源的可利用化,另一方面,成本较低,方便推广使用,并且,通过土壤熏蒸剂的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土壤内部的病原微生物、害虫和寄生性、伴生性的滋生繁殖,同时,合理的改良物配比能够使得土壤营养均衡等。(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种植地的翻整,对目标土壤通过犁耙机进行深度翻土,带出深土内部上一次收完农作物的根部;S2:注水腐烂,在犁耙机操作后的沟壑内部注满水,并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覆盖时间为15-20d,待土壤干燥后,揭开塑料薄膜;S3:二次腐烂,在步骤S2的基础上,对干燥后的土壤再次浇水,此次浇水适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沟壑两侧撒上菌粉,再次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覆盖时间为3-5d,待农作物的根部充分腐烂后,揭开塑料薄膜;S4:通风干燥,在室外放置1-2d,自然干燥;S5:在干燥后的种植地内部,拌入调配好的改良物,进行土地翻耕,使得改良物与土壤充分混合;S6:最后,等待作物种植。优选的,所述菌粉包括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与碳灰,且菌粉包括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与碳灰的质量比为1:2:4。优选的,所述改良物的质量份数配比为:植物炭20-30份、碳酸氢钠4-8份、风化煤粉15-20份、秸秆干草6-10份、磷酸氢二钾3-5份、土壤熏蒸剂1-4份。优选的,所述土壤熏蒸剂为四氯化碳、1,3-二氯丙烯、二氯乙烷、二溴乙烷、甲基溴、氯化苦、二氯丙烷、二溴氯丙烷等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勾兑而成,且勾兑比例为1:1。(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利用风化煤以及菌粉的合理配合,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利用废弃物进行土壤改良,极大地实现了资源的可利用化,另一方面,成本较低,方便推广使用。(2)、该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通过土壤熏蒸剂的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土壤内部的病原微生物、害虫和寄生性、伴生性的滋生繁殖,同时,合理的改良物配比能够使得土壤营养均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种植地的翻整,对目标土壤通过犁耙机进行深度翻土,带出深土内部上一次收完农作物的根部;S2:注水腐烂,在犁耙机操作后的沟壑内部注满水,并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覆盖时间为15-20d,待土壤干燥后,揭开塑料薄膜;S3:二次腐烂,在步骤S2的基础上,对干燥后的土壤再次浇水,此次浇水适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沟壑两侧撒上菌粉,再次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覆盖时间为3-5d,待农作物的根部充分腐烂后,揭开塑料薄膜;S4:通风干燥,在室外放置1-2d,自然干燥;S5:在干燥后的种植地内部,拌入调配好的改良物,进行土地翻耕,使得改良物与土壤充分混合;S6:最后,等待作物种植。菌粉包括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与碳灰,且菌粉包括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与碳灰的质量比为1:2:4。改良物的质量份数配比为:植物炭20-30份、碳酸氢钠4-8份、风化煤粉15-20份、秸秆干草6-10份、磷酸氢二钾3-5份、土壤熏蒸剂1-4份。土壤熏蒸剂为四氯化碳、1,3-二氯丙烯、二氯乙烷、二溴乙烷、甲基溴、氯化苦、二氯丙烷、二溴氯丙烷等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勾兑而成,且勾兑比例为1:1。综上所述,该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首先,对目标土壤通过犁耙机进行深度翻土,带出深土内部上一次收完农作物的根部,在犁耙机操作后的沟壑内部注满水,并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覆盖时间为15-20d,待土壤干燥后,揭开塑料薄膜,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对干燥后的土壤再次浇水,此次浇水适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沟壑两侧撒上菌粉,再次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覆盖时间为3-5d,待农作物的根部充分腐烂后,揭开塑料薄膜,等待通风干燥,在室外放置1-2d,自然干燥,在干燥后的种植地内部,拌入调配好的改良物,进行土地翻耕,使得改良物与土壤充分混合,最后,等待作物种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种植地的翻整,对目标土壤通过犁耙机进行深度翻土,带出深土内部上一次收完农作物的根部;/nS2:注水腐烂,在犁耙机操作后的沟壑内部注满水,并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覆盖时间为15-20d,待土壤干燥后,揭开塑料薄膜;/nS3:二次腐烂,在步骤S2的基础上,对干燥后的土壤再次浇水,此次浇水适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沟壑两侧撒上菌粉,再次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覆盖时间为3-5d,待农作物的根部充分腐烂后,揭开塑料薄膜;/nS4:通风干燥,在室外放置1-2d,自然干燥;/nS5:在干燥后的种植地内部,拌入调配好的改良物,进行土地翻耕,使得改良物与土壤充分混合;/nS6:最后,等待作物种植。/n

【技术特征摘要】
1.温室连作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种植地的翻整,对目标土壤通过犁耙机进行深度翻土,带出深土内部上一次收完农作物的根部;
S2:注水腐烂,在犁耙机操作后的沟壑内部注满水,并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覆盖时间为15-20d,待土壤干燥后,揭开塑料薄膜;
S3:二次腐烂,在步骤S2的基础上,对干燥后的土壤再次浇水,此次浇水适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沟壑两侧撒上菌粉,再次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覆盖时间为3-5d,待农作物的根部充分腐烂后,揭开塑料薄膜;
S4:通风干燥,在室外放置1-2d,自然干燥;
S5:在干燥后的种植地内部,拌入调配好的改良物,进行土地翻耕,使得改良物与土壤充分混合;
S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平沈羊城张代臻葛宝明孙悦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