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哲君专利>正文

便携式潜望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53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携式潜望镜,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紧箍,所述紧箍的内部设置有手电筒,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盒,所述固定件的侧壁且在手电筒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中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天线,所述电源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线缆,所述线缆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杆的内部,所述线缆的侧壁且在连接杆的贯穿处设置有防水圈,所述线缆的侧壁且在外壳的贯穿处设置有防水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采用市面上成品进行组装,成本大大降低,同时采用无线传输替代传统的有线,使用更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潜望镜
本技术涉及城市井下检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潜望镜。
技术介绍
市管理中,雨水、污水管道需要清掏、检修,传统方式是靠人下到检测井,用电筒、肉眼观察管道堵塞、破损情况。人工下井有安全风险,污水管道有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后有科技公司研发了管道潜望镜、管道机器人,通过机械设备深入到检查井内观察。原产品属高科技产品,2009年时价格20万元,2016年价格在10万元左右,目前价格在8万元左右。简单来说分三个部分,一是观察端含摄像头、LED补光灯、红外线测距仪,二是连接端有伸缩杆、数据传输线缆,三是电脑显示端,为一台专有显示电脑,实施显示图像,可录像、照相,需要配套的电池。弊端为,1、电脑显示端操作界面及功能按键专业性太强,需要专职人员学懂才能使用,而且属精密仪器;2、伸缩杆只能伸长6、7米,可视深度有限,现有的管道埋深、检查井深度1米~20米都有;3、通过有线连接,在伸缩杆伸长、缩短的时候还有手动收电缆线,太繁琐;4、配套电池体积太大,摄像头、led补光灯、红外线测距、电脑显示器都需要供电,携带不方便。总的来说,专业性太强、东西太多、体积太大、重量太重,操作繁琐、便携性不够、效率太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便携式潜望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便携式潜望镜,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由多根伸缩杆组成,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紧箍,所述紧箍的内部设置有手电筒,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盒,所述固定件的侧壁且在手电筒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中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天线,所述电源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外壳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线缆,所述线缆的一端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线缆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杆的内部,所述线缆的侧壁且在连接杆的贯穿处设置有防水圈,所述线缆的侧壁且在外壳的贯穿处设置有防水套,所述外壳的一端且在防水套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紧箍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端和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一侧上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环和转动环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所述转动环的下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环的下部侧壁转动连接有拨片,所述拨片的侧壁设置有扣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壳的侧壁中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外壳的侧壁且在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开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伸缩组件的材质为碳素纤维,所述防水圈和防水套的材质均为橡胶。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市面上也有的成品进行组装,相对于专业的设备,大大简化,用电量减少,可降低蓄电池的质量,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使用含有无线传输摄像头,可取消有线传输,简化操作步骤。2、本技术,使用的伸缩组件和可伸缩式的鱼竿结构相同,控制伸缩杆的数量,从而到达不同长度的伸缩,适用于不同深度的井,同时伸缩组件采用碳素纤维,使得伸缩组件的质量减轻,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便携式潜望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便携式潜望镜的紧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便携式潜望镜的电源盒示意图。图例说明:1、电源盒;2、线缆;3、防水圈;4、连接杆;5、摄像头;6、天线;7、手电筒;8、紧箍;9、固定件;10、伸缩组件;11、拨片;12、扣索;13、卡块;14、转动环;15、橡胶层;16、固定环;17、防水套;18、固定帽;19、外壳;20、蓄电池;21、显示屏;22、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便携式潜望镜,包括伸缩组件10,伸缩组件10由多根伸缩杆组成,伸缩组件10的结构和伸缩式的鱼竿结构相同,同时伸缩组件10可以控制伸缩杆的数量,从而到达不同长度的伸缩,伸缩组件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9,固定件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紧箍8,紧箍8的内部设置有手电筒7,固定件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盒1,固定件9的侧壁且在手电筒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5,摄像头5的中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天线6,即摄像头5无线传输的能力,可以省去有线传输的线材,电源盒1包括外壳19,外壳19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0,可为摄像头5提供电源,外壳19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线缆2,线缆2的一端延伸至外壳19的内部,线缆2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杆4的内部,线缆2的侧壁且在连接杆4的贯穿处设置有防水圈3,线缆2的侧壁且在外壳19的贯穿处设置有防水套17,外壳19的一端且在防水套17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帽18,防水圈3和防水套17的设置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防水性能。紧箍8包括固定环16,固定环16的上端和固定件9固定连接,固定环16的一侧上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4,固定环16和转动环14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层15,转动环14的下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块13,固定环16的下部侧壁转动连接有拨片11,拨片11的侧壁设置有扣索12,外壳19的侧壁中部设置有显示屏21,外壳19的侧壁且在显示屏21的一侧设置有开关22,伸缩组件10的材质为碳素纤维,防水圈3和防水套17的材质均为橡胶。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打开手电筒7,以及通过开关22,为摄像头5提供电源,同时使用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和摄像头5无线连接,智能设备可实时观察摄像头5传送的图像,伸缩组件10拉出指定的长度,并将摄像头5送入井下工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潜望镜,包括伸缩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10)由多根伸缩杆组成,所述伸缩组件(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9),所述固定件(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紧箍(8),所述紧箍(8)的内部设置有手电筒(7),所述固定件(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盒(1),所述固定件(9)的侧壁且在手电筒(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5),所述摄像头(5)的中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天线(6),所述电源盒(1)包括外壳(19),所述外壳(19)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0),所述外壳(19)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线缆(2),所述线缆(2)的一端延伸至外壳(19)的内部,所述线缆(2)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杆(4)的内部,所述线缆(2)的侧壁且在连接杆(4)的贯穿处设置有防水圈(3),所述线缆(2)的侧壁且在外壳(19)的贯穿处设置有防水套(17),所述外壳(19)的一端且在防水套(17)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帽(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潜望镜,包括伸缩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10)由多根伸缩杆组成,所述伸缩组件(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9),所述固定件(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紧箍(8),所述紧箍(8)的内部设置有手电筒(7),所述固定件(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盒(1),所述固定件(9)的侧壁且在手电筒(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5),所述摄像头(5)的中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天线(6),所述电源盒(1)包括外壳(19),所述外壳(19)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0),所述外壳(19)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线缆(2),所述线缆(2)的一端延伸至外壳(19)的内部,所述线缆(2)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杆(4)的内部,所述线缆(2)的侧壁且在连接杆(4)的贯穿处设置有防水圈(3),所述线缆(2)的侧壁且在外壳(19)的贯穿处设置有防水套(17),所述外壳(19)的一端且在防水套(17)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帽(18)。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哲君
申请(专利权)人:谭哲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