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52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卡座、弹片及卡托。卡座内设有容纳腔,弹片位于壳体内,并在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设置于卡座的一侧,弹片上设有凸伸至容纳腔的接触部,卡托可拆卸地安装于卡座的容纳腔内,卡托包括横梁、分列于横梁两侧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以及连接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隔梁,该隔梁与横梁相对布置,并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围合形成用于承托电子卡的卡槽,该卡槽的内轮廓与电子卡的外轮廓相一致,第一纵梁与隔梁的连接处设有连通卡槽的缺口,该缺口可以收容弹片的接触部,使得弹片的接触部在卡托插拔过程中与缺口的内壁相间隔,避免弹片的接触部受到卡托的侧向力,从而提高弹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通过电信连接实现各移动终端之间的通话功能,使得用户能够远距离地与另一用户语音交流。移动终端内设有卡托和弹片,卡托上设有两卡槽,两卡槽分别容纳第一电子卡和第二电子卡,其中,卡托上设有横梁,并通过横梁隔离两卡槽。在相关技术中,对应于第二电子卡的卡槽的外轮廓与第二电子卡的外轮廓相适配,横梁包括隔离部和限位部,该限位部和隔离部分别贴合第二电子卡中相邻的两侧面,并相互连接,可是限位部和隔离部的连接处因便于制造而设有圆角,该圆角与弹片对应布置,使得圆角在卡托插拔过程中与弹片相抵接,弹片的抵接处受到圆角的侧向力,导致弹片的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提高弹片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卡座,安装所述壳体内,所述卡座内设有容纳腔;弹片,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卡座的一侧;所述弹片上设有凸伸至所述容纳腔的接触部;及卡托,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卡座的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卡托包括横梁、分列于所述横梁两侧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隔梁,该隔梁与所述横梁相对布置,并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围合形成用于承托电子卡的卡槽,该卡槽的内轮廓与所述电子卡的外轮廓相一致;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隔梁的连接处设有连通所述卡槽的缺口,该缺口可以收容所述弹片的接触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梁连接所述第一纵梁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二纵梁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一纵梁包括相连接的纵梁主体和凸出部,该凸出部由所述纵梁主体朝向所述第二纵梁的表面朝向所述卡槽延伸;所述缺口开设于所述凸出部和所述隔梁的连接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缺口相对于所述隔梁的内壁与所述隔梁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缺口的长度小于所述凸出部的长度。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缺口的长度为2mm~3mm。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缺口在所述凸出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斜面,该斜面倾斜地朝向所述隔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缺口相对于所述凸出部的内壁与所述纵梁主体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梁内设有钢片层和塑胶层,该塑胶层包裹于所述钢片层外。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托采用一体注塑工艺。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实施例中,卡座安装壳体内,卡座内设有容纳腔,弹片位于壳体内,并在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设置于卡座的一侧,弹片上设有凸伸至容纳腔的接触部,卡托可拆卸地安装于卡座的容纳腔内,卡托包括横梁、分列于横梁两侧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以及连接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隔梁,该隔梁与横梁相对布置,并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围合形成用于承托电子卡的卡槽,该卡槽的内轮廓与电子卡的外轮廓相一致,第一纵梁与隔梁的连接处设有连通卡槽的缺口,该缺口可以收容弹片的接触部,使得弹片的接触部在卡托插拔过程中与缺口的内壁相间隔,避免弹片的接触部受到卡托的侧向力,从而提高弹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的侧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的卡托的斜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移动终端;1、壳体;11、前壳;12、后壳;2、卡座;21、容纳腔;3、弹片;31、接触部;4、卡托;4a、卡槽;41、横梁;42、第一纵梁;421、纵梁主体;422、凸出部;43、第二纵梁;44、隔梁;44a、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移动终端通过电信连接实现各移动终端之间的通话功能,使得用户能够远距离地与另一用户语音交流。移动终端内设有卡托和弹片,卡托上设有两卡槽,两卡槽分别容纳第一电子卡和第二电子卡,其中,卡托上设有横梁,并通过横梁隔离两卡槽。在相关技术中,对应于第二电子卡的卡槽的外轮廓与第二电子卡的外轮廓相适配,横梁包括隔离部和限位部,该限位部和隔离部分别贴合第二电子卡中相邻的两侧面,并相互连接,可是限位部和隔离部的连接处因便于制造而设有圆角,该圆角与弹片对应布置,使得圆角在卡托插拔过程中与弹片相抵接,弹片的抵接处受到圆角的侧向力,导致弹片的使用寿命较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侧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主要包括壳体1、卡座2、弹片3和卡托4。壳体1作为移动终端100的外壳,包括相连接的前壳11和后壳12,该后壳12设置于前壳11的后侧,后壳12与前壳11围合形成供卡座2、弹片3和卡托4安装的安装空间。卡座2安装于壳体1内,卡座2内设有容纳腔21,该容纳腔21的一端具有开口。弹片3位于壳体1内,并在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上设置于卡座2的一侧,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弹片3在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上设置于卡座2的下侧。弹片3上设有凸伸至容纳腔21的接触部31,该接触部31呈圆球状。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卡托4的斜视图。参阅图4和图5,卡托4用于支撑需要插入移动终端100的电子卡,电子卡例如SIM卡、SD卡、TF卡等。卡托4可拆卸地安装于卡座2的容纳腔21内。卡托4采用一体注塑工艺,包括横梁41、分列于横梁41两侧的第一纵梁42和第二纵梁43以及连接第一纵梁42和第二纵梁43的隔梁44,该隔梁44与横梁41相对布置,并与第一纵梁42和第二纵梁43围合形成用于承托电子卡的卡槽4a,该卡槽4a的内轮廓与电子卡的外轮廓相一致。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隔梁44、横梁41、第一纵梁42和第二纵梁43围合呈矩形。隔梁44、第一纵梁42和第二纵梁43均为平板。第一纵梁42包括相连接的纵梁主体421和凸出部422,该凸出部422由纵梁主体421朝向第二纵梁43的表面朝向卡槽4a延伸。隔梁44连接第一纵梁42远离横梁41的一端第二纵梁43远离横梁41的一端,隔梁44内设有钢片层和塑胶层,该塑胶层包裹于钢片层外,从而提高隔梁44的强度和保护与隔梁44接触的电子卡。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卡座,安装所述壳体内,所述卡座内设有容纳腔;/n弹片,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卡座的一侧;所述弹片上设有凸伸至所述容纳腔的接触部;及/n卡托,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卡座的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卡托包括横梁、分列于所述横梁两侧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隔梁,该隔梁与所述横梁相对布置,并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围合形成用于承托电子卡的卡槽,该卡槽的内轮廓与所述电子卡的外轮廓相一致;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隔梁的连接处设有连通所述卡槽的缺口,该缺口可以收容所述弹片的接触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卡座,安装所述壳体内,所述卡座内设有容纳腔;
弹片,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卡座的一侧;所述弹片上设有凸伸至所述容纳腔的接触部;及
卡托,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卡座的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卡托包括横梁、分列于所述横梁两侧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隔梁,该隔梁与所述横梁相对布置,并与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围合形成用于承托电子卡的卡槽,该卡槽的内轮廓与所述电子卡的外轮廓相一致;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隔梁的连接处设有连通所述卡槽的缺口,该缺口可以收容所述弹片的接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梁连接所述第一纵梁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二纵梁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
所述第一纵梁包括相连接的纵梁主体和凸出部,该凸出部由所述纵梁主体朝向所述第二纵梁的表面朝向所述卡槽延伸;
所述缺口开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贵斌董传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