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缆对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46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高压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电缆对接设备,包括壳体、绝缘对接管套和线缆本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三个绝缘对接管套,且所述绝缘对接管套的左侧和右侧贯穿壳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绝缘对接管套的两侧设置有插孔和静触头,所述绝缘对接管套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耐热层,所述耐热层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套,其结构合理,通过在壳体上固定安装有三个绝缘对接管套的动触头,减小了高压电中间盒的体积,提高安全性,通过在绝缘对接管套的外壁设置有耐热层,提高了电缆对接设备的耐热性能,通过在耐热层的外壁设置有屏蔽层,提高了高压线缆对接设备的抗干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缆对接设备
本技术涉及高压电缆
,具体为一种高压电缆对接设备。
技术介绍
电缆是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众多的电厂、冶金企业、石油企业等向大型集团化方向发展,高层建筑、公共娱乐场所、地铁及地下街道等不断涌现,其用电量与日俱增,电线电缆的品种及用量也相应增加。现有的高压电缆对接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传统的高压电中间盒体积大、存在安全损耗的问题,且抗干扰、耐热性能较差,因此需要研发一直新型的高压电缆对接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现有高压电缆对接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电缆对接设备,能够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和耐热性能,且体积小安全性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电缆对接设备,其包括壳体、绝缘对接管套和线缆本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三个绝缘对接管套,且所述绝缘对接管套的左侧和右侧贯穿壳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绝缘对接管套的两侧设置有插孔,所述绝缘对接管套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耐热层,所述耐热层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套,所述绝缘对接管套的左侧和右侧固定安装有线缆本体,所述线缆本体上固定安装电缆接头,且所述线缆本体通过电缆接头和插孔与绝缘对接管套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对接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安装螺丝。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对接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绝缘对接管套上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固定螺丝相配合的螺孔。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对接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耐热层材质选用耐高温陶瓷纤维棉。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对接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屏蔽层为镀锡钨铜制编织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一种高压电缆对接设备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壳体上固定安装有三个绝缘对接管套,减小了高压电中间盒的体积,提高安全性,通过在绝缘对接管套的外壁设置有耐热层,提高了电缆对接设备的耐热性能,通过在耐热层的外壁设置有屏蔽层,提高了高压线缆对接设备的抗干扰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壳体、110安装座、120安装螺丝、200绝缘对接管套、210固定螺丝、220插孔、230耐热层、240屏蔽层、250保护套、300线缆本体、310电缆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电缆对接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和耐热性能,且体积小安全性高,请参阅图1,包括壳体100、绝缘对接管套200和线缆本体300;请再次参阅图1,壳体100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10,安装座110上固定安装有安装螺丝120,具体的,壳体100的顶部和底部焊接有安装座110,安装座110上螺接有安装螺丝120,壳体100用于安装三个绝缘对接管套200,减小高压电中间盒的体积,安装座110用于安装壳体100,安装螺丝120用于固定安装座110;请再次参阅图1,壳体100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三个绝缘对接管套200,且绝缘对接管套200的左侧和右侧贯穿壳体1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绝缘对接管套200的两侧设置有插孔220,绝缘对接管套20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耐热层230,耐热层23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屏蔽层240,屏蔽层24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套250,具体的,壳体100的内腔螺接有三个绝缘对接管套200,且绝缘对接管套200的左侧和右侧贯穿壳体1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绝缘对接管套200的两侧开设有插孔220,绝缘对接管套200的外壁粘接有耐热层230,耐热层230的外壁粘接有屏蔽层240,屏蔽层240的外壁套接有保护套250,绝缘对接管套200用于连接线缆本体300,固定螺丝210用于安装绝缘对接管套200,插孔220用于插接电缆插头,耐热层230用于提高耐热性能,屏蔽层240用于提高抗干扰性能,保护套250用于提高耐磨性能;请再次参阅图1,绝缘对接管套200的左侧和右侧固定安装有线缆本体300,线缆本体300上固定安装电缆接头310,且线缆本体300通过电缆接头310和插孔220与绝缘对接管套200连接,具体的,绝缘对接管套200的左侧和右侧插接有线缆本体300,线缆本体300上粘接电缆接头310,且线缆本体300通过电缆接头310和插孔220与绝缘对接管套200连接,线缆本体300用于承载电缆接头310,电缆接头310用于配合插孔220连接线缆本体300和绝缘对接管套200。工作原理:在高压电缆对接设备使用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插孔220和电缆接头310将线缆本体300和绝缘对接管套200连接,通过在壳体100上固定安装有三个绝缘对接管套200,减小了高压电中间盒的体积,提高安全性,通过在绝缘对接管套200的外壁设置有耐热层230,提高了电缆对接设备的耐热性能,通过在耐热层230的外壁设置有屏蔽层240,提高了高压线缆对接设备的抗干扰性能。虽然在上文中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电缆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绝缘对接管套(200)和线缆本体(300),所述壳体(100)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三个绝缘对接管套(200),且所述绝缘对接管套(200)的左侧和右侧贯穿壳体(1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绝缘对接管套(200)的两侧设置有插孔(220),所述绝缘对接管套(20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耐热层(230),所述耐热层(23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屏蔽层(240),所述屏蔽层(24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套(250),所述绝缘对接管套(200)的左侧和右侧固定安装有线缆本体(300),所述线缆本体(300)上固定安装电缆接头(310),且所述线缆本体(300)通过电缆接头(310)和插孔(220)与绝缘对接管套(20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缆对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绝缘对接管套(200)和线缆本体(300),所述壳体(100)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三个绝缘对接管套(200),且所述绝缘对接管套(200)的左侧和右侧贯穿壳体(1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绝缘对接管套(200)的两侧设置有插孔(220),所述绝缘对接管套(20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耐热层(230),所述耐热层(23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屏蔽层(240),所述屏蔽层(24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套(250),所述绝缘对接管套(200)的左侧和右侧固定安装有线缆本体(300),所述线缆本体(300)上固定安装电缆接头(310),且所述线缆本体(300)通过电缆接头(310)和插孔(220)与绝缘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滔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福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