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TK测量仪的调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14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TK测量仪的调平机构,属于测量仪水平调节机构技术领域,包括测量仪本体以及设置在测量仪本体底部的三脚架;测量仪本体与三脚架之间设置调平机构,三脚架顶部还设置有支撑台;调平机构包括设置三脚架顶部的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设置有调整平台,调整平台上穿设有校准支杆,且远离校准支杆一侧还设置第一伸缩调节杆与第二伸缩调节杆,校准支杆、第一伸缩调节杆、第二伸缩调节杆连接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顶部固定测量仪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调平机构对支撑板的水平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测量仪本体的水平度进行有效调节,有效保证测量仪本体在进行测量时的精准度,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TK测量仪的调平机构
本技术涉及测量仪水平调节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RTK测量仪的调平机构。
技术介绍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但目前的GPS-RTK测量仪在校准时不方便,容易导致测量误差的出现,从而影响到测量结果;由于受到使用场所地理情况的影响,导致现场使用时GPS-RTK测量仪容水平度不好,使用人员多通过手动调节的方式进行调节GPS-RTK测量仪的水平度,从而为使用人员带来严重的不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RTK测量仪的调平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RTK测量仪不便于调节水平度的问题而提供一种RTK测量仪的调平机构,具有便于调节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RTK测量仪的调平机构,包括测量仪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测量仪本体底部的三脚架;所述测量仪本体与所述三脚架之间设置调平机构,所述三脚架顶部还设置有支撑台;所述调平机构包括设置所述三脚架顶部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设置有调整平台,所述调整平台上穿设有校准支杆,所述校准支杆上还设置有刻度尺,且远离校准支杆一侧还设置第一伸缩调节杆与第二伸缩调节杆,所述校准支杆、第一伸缩调节杆、第二伸缩调节杆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于调整平台上;所述所述校准支杆、第一伸缩调节杆、第二伸缩调节杆连接在支撑板底部,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测量仪本体,所述支撑板底部还设置有倾角传感器与控制器,所述倾角传感器、控制器、第一伸缩调节杆、第二伸缩调节杆之间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校准支杆的顶端设置有滚球,所述滚球嵌接在支撑板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校准支杆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镶嵌在调整平台内轴承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伸缩调节杆、第二伸缩调节杆均为电子伸缩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该种RTK测量仪的调平机构,通过调平机构对支撑板的水平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测量仪本体的水平度进行有效调节,有效保证测量仪本体在进行测量时的精准度,同时调平机构中第一伸缩调节杆、第二伸缩调节杆与控制器、倾角传感器之间相互配合对支撑板进行自动水平调节,节省人力,大大提高测量效率。2、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校准支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校准支杆、第一伸缩调节杆、第二伸缩调节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0-测量仪本体,20-支撑板,30-第一伸缩调节杆,40-第二伸缩调节杆,50-支撑杆,60-校准支杆,70-调节螺母,80-调整平台,90-滚球,100-轴承,110-支撑柱,120-支撑台,130-三脚架,140-倾角传感器,150-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3所示,一种RTK测量仪的调平机构,包括测量仪本体10以及设置在所述测量仪本体10底部的三脚架130;所述测量仪本体10与所述三脚架130之间设置调平机构,所述三脚架130顶部还设置有支撑台120,通过设置支撑台120,可提高装置整体组装效率;所述调平机构包括设置所述三脚架130顶部的支撑柱110,所述支撑柱110顶部设置有调整平台80,所述调整平台80上穿设有校准支杆60,所述校准支杆60上还设置有刻度尺,有利于把握校准支杆60移动的距离,提高校准效率,且远离校准支杆60一侧还设置第一伸缩调节杆30与第二伸缩调节杆40,所述校准支杆60、第一伸缩调节杆30、第二伸缩调节杆40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于调整平台80上;所述所述校准支杆60、第一伸缩调节杆30、第二伸缩调节杆40连接在支撑板20底部,通过第一伸缩调节杆30、第二伸缩调节杆40的伸缩从而改变支撑板20的倾角,所述支撑板20顶部固定测量仪本体10,所述支撑板20底部还设置有倾角传感器140与控制器150,所述倾角传感器140、控制器150、第一伸缩调节杆30、第二伸缩调节杆40之间电性连接;其中倾角传感器140实时对支撑板20水平倾角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150,当支撑板20处于水平时,倾角传感器140的检测数值为0°,当倾角传感器140检测到的水平角度为非0°时,第一伸缩调节杆30、第二伸缩调节杆40将运行,进而将支撑板20调整到水平状态,进一步,当倾角传感器140检测的角度大于0°时,支撑板20为向上倾斜,此时第一伸缩调节杆30、第二伸缩调节杆40收缩;当倾角传感器140检测的角度小于0°时,支撑板20为向下倾斜,第一伸缩调节杆30、第二伸缩调节杆40伸长。所述校准支杆60的顶端设置有滚球90,所述滚球90嵌接在支撑板20内,所述校准支杆60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70,所述调节螺母70与镶嵌在调整平台80内轴承100连接,校准时,通过旋转调节螺母70,使得校准支杆60向上或向下移动,由于校准支杆60顶端的滚球90光滑连接在支撑板20内,因此支撑板20能够相对校准支杆60转动;同样的,第一伸缩调节杆30、第二伸缩调节杆40伸缩时,支撑板20以其与滚球90的嵌接点为圆心上下转动。所述第一伸缩调节杆30、第二伸缩调节杆40均为电子伸缩杆,便于实现自动调平。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TK测量仪的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仪本体(10)以及设置在所述测量仪本体(10)底部的三脚架(130);所述测量仪本体(10)与所述三脚架(130)之间设置调平机构,所述三脚架(130)顶部还设置有支撑台(120);/n所述调平机构包括设置所述三脚架(130)顶部的支撑柱(110),所述支撑柱(110)顶部设置有调整平台(80),所述调整平台(80)上穿设有校准支杆(60),所述校准支杆(60)上还设置有刻度尺,且远离校准支杆(60)一侧还设置第一伸缩调节杆(30)与第二伸缩调节杆(40),所述校准支杆(60)、第一伸缩调节杆(30)、第二伸缩调节杆(40)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于调整平台(80)上;所述校准支杆(60)、第一伸缩调节杆(30)、第二伸缩调节杆(40)连接在支撑板(20)底部,所述支撑板(20)顶部固定测量仪本体(10),所述支撑板(20)底部还设置有倾角传感器(140)与控制器(150),所述倾角传感器(140)、控制器(150)、第一伸缩调节杆(30)、第二伸缩调节杆(40)之间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TK测量仪的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仪本体(10)以及设置在所述测量仪本体(10)底部的三脚架(130);所述测量仪本体(10)与所述三脚架(130)之间设置调平机构,所述三脚架(130)顶部还设置有支撑台(120);
所述调平机构包括设置所述三脚架(130)顶部的支撑柱(110),所述支撑柱(110)顶部设置有调整平台(80),所述调整平台(80)上穿设有校准支杆(60),所述校准支杆(60)上还设置有刻度尺,且远离校准支杆(60)一侧还设置第一伸缩调节杆(30)与第二伸缩调节杆(40),所述校准支杆(60)、第一伸缩调节杆(30)、第二伸缩调节杆(40)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于调整平台(80)上;所述校准支杆(60)、第一伸缩调节杆(30)、第二伸缩调节杆(40)连接在支撑板(20)底部,所述支撑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玮李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新盟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