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96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点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芯轴套以轴承的内圈的内孔定位,压盖和芯轴套分别从左右两侧夹紧内圈,并用紧固件将压盖和芯轴套连接在一起,芯轴穿过芯轴套的中心孔,检测车两侧加工同心的左半圆凹槽和右半圆凹槽,芯轴从检测车上方放入左半圆凹槽和右半圆凹槽内,检测车下部设有支座,杠杆一端通过铰接轴与支座铰接,杠杆另一端设有动滑轮,在检测车上部固定安装定滑轮,吊绳一端固定在检测车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后与重物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校准容易方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点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点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三点接触球轴承是航空发动机主轴支承的关键基础件,主要承受转子上气动力的轴向合力。当受纯径向载荷时,每个受载荷的球与一沟道有两点接触,而与另一条沟道有一点接触。受纯轴向载荷时,每个球与每一沟道只有一点接触。三点接触球轴承应用于发动机主轴轴承,要求精密高,产品稳定,而产品游隙大小影响着产品的质量,要求我们有更准确而稳定的检测手段。以前使用人力推动产品测量游湿隙值,此方法由于每次用力大小,方向的不一使检测结果有一定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点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三点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车、轴承、芯轴套、仪表、仪表支架、紧固件、锁紧螺母、定滑轮、吊绳、重物、动滑轮、杠杆、芯轴、压盖、铰接轴和支座;芯轴套以轴承的内圈的内孔定位,压盖和芯轴套分别从左右两侧夹紧内圈,并用紧固件将压盖和芯轴套连接在一起,芯轴穿过芯轴套的中心孔,芯轴与芯轴套间隙配合,芯轴套由锁紧螺母锁紧到芯轴上,检测车两侧加工同心的左半圆凹槽和右半圆凹槽,芯轴从检测车上方放入左半圆凹槽和右半圆凹槽内,芯轴上的左支撑轴与左半圆凹槽接触支撑,右支撑轴与右半圆凹槽接触支撑,检测车下部设有支座,杠杆一端通过铰接轴与支座铰接,杠杆另一端设有动滑轮,在检测车上部固定安装定滑轮,吊绳一端固定在检测车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后与重物相连,杠杆位于轴承的外圈的下方,仪表支架安装在检测车上,仪表固定在仪表支架上,仪表的探头与外圈接触。使用时,先将轴承用芯轴套和压盖夹紧固定,再将芯轴套安装到芯轴上,并用锁紧螺母锁紧,再将芯轴放到检测车的半圆凹槽内,由检测车对芯轴进行支撑,进而对轴承内圈进行支撑,而轴承外圈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落,此时,吊绳一端未连接重物,杠杆自然下垂,调整仪表支架上的仪表,使仪表的探头位于轴承中心正上方,并使仪表的探头接触轴承外圈外圆周表面,将仪表读数调整为0。吊绳一端连接重物后,重物使杠杆向上抬起,轴承外圈在杠杆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当轴承外圈不再向上运动时,仪表上得数即为游隙值。重物的重量应使杠杆和轴承外圈抬起,而不能使芯轴脱离检测车的支撑。芯轴上加工左台阶轴和右台阶轴,左台阶轴和右台阶轴分别位于左支撑轴的两侧。左台阶轴和右台阶轴卡在检测车侧壁的两侧,限制了芯轴左右窜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比起以前的使用人力推轴承测量,需多次校对,校准难,测试结果不稳定,人为误差较大。本技术的三点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校准容易方便,一次校准后,更换轴承时无需重复校准,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点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放置重物10);图2为本技术三点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未放置重物10);图3为图1中A-A截面视图;图4为图2中K向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三点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芯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检测车,1a-左半圆凹槽,1b-右半圆凹槽,2-轴承,3-芯轴套,3a-中心孔,4-仪表,41-探头,5-仪表支架,6-紧固件,7-锁紧螺母,8-定滑轮,9-吊绳,10-重物,11-动滑轮,12-杠杆,13-芯轴,131-左支撑轴,132-右支撑轴,133-左台阶轴,134-右台阶轴,14-压盖,15-铰接轴,16-支座,21-内圈,22-外圈。具体实施方式三点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车1、轴承2、芯轴套3、仪表4、仪表支架5、紧固件6、锁紧螺母7、定滑轮8、吊绳9、重物10、动滑轮11、杠杆12、芯轴13、压盖14、铰接轴15和支座16;芯轴套3以轴承2的内圈21的内孔定位,压盖14和芯轴套3分别从左右两侧夹紧内圈21,并用紧固件6将压盖14和芯轴套3连接在一起,芯轴13(如图4所示)穿过芯轴套3的中心孔3a,芯轴13与芯轴套3间隙配合,芯轴套3由锁紧螺母7锁紧到芯轴13上,检测车1两侧加工同心的左半圆凹槽1a和右半圆凹槽1b,芯轴13从检测车1上方放入左半圆凹槽1a和右半圆凹槽1b内,芯轴13上的左支撑轴131与左半圆凹槽1a接触支撑,右支撑轴132与右半圆凹槽1b接触支撑,检测车1下部设有支座16,杠杆12一端通过铰接轴15与支座16铰接,杠杆12另一端设有动滑轮11,在检测车1上部固定安装定滑轮8,吊绳9一端固定在检测车1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11和定滑轮8后与重物10相连,杠杆12位于轴承2的外圈22的下方,仪表支架5安装在检测车1上,仪表4固定在仪表支架5上,仪表4的探头41与外圈22接触。使用时,先将轴承2用芯轴套3和压盖14夹紧固定,再将芯轴套3安装到芯轴13上,并用锁紧螺母7锁紧,再将芯轴13放到检测车1的左半圆凹槽1a(如图5所示)和右半圆凹槽1b内,由检测车1对芯轴13进行支撑,进而对轴承2内圈21进行支撑,而轴承2的外圈22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落,此时,吊绳9一端未连接重物10,杠杆12自然下垂,调整仪表支架5上的仪表4,使仪表4的探头41位于轴承2中心正上方,并使仪表4的探头41接触轴承2的外圈22外圆周表面,将仪表4调整读数归0(如图2所示)。吊绳9一端连接重物10后,重物10牵引吊绳9使杠杆12向上抬起,轴承2的外圈22在杠杆12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当轴承2的外圈22不再向上移动时,仪表4上得数即为游隙值(如图1所示)。重物10的重量应使杠杆12和轴承2的外圈22抬起,而不能使芯轴13脱离检测车1的支撑。芯轴13上加工左台阶轴133和右台阶轴134,左台阶轴133和右台阶轴134分别位于左支撑轴131的两侧。左台阶轴133和右台阶轴134卡在检测车1侧壁的两侧,限制了芯轴13左右窜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本技术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三点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车(1)、轴承(2)、芯轴套(3)、 仪表(4)、仪表支架(5)、紧固件(6)、锁紧螺母(7)、定滑轮(8)、吊绳(9)、重物(10)、动滑轮(11)、杠杆(12)、芯轴(13)、压盖(14)、铰接轴(15)和支座(16);芯轴套(3)以轴承(2)的内圈(21)的内孔定位,压盖(14)和芯轴套(3)分别从左右两侧夹紧内圈(21),并用紧固件(6)将压盖(14)和芯轴套(3)连接在一起,芯轴(13)穿过芯轴套(3)的中心孔(3a),芯轴(13)与芯轴套(3)间隙配合,芯轴套(3)由锁紧螺母(7)锁紧到芯轴(13)上,检测车(1)两侧加工同心的左半圆凹槽(1a)和右半圆凹槽(1b),芯轴(13)从检测车(1)上方放入左半圆凹槽(1a)和右半圆凹槽(1b)内,芯轴(13)上的左支撑轴(131)与左半圆凹槽(1a)接触支撑,右支撑轴(132)与右半圆凹槽(1b)接触支撑,检测车(1)下部设有支座(16),杠杆(12)一端通过铰接轴(15)与支座(16)铰接,杠杆(12)另一端设有动滑轮(11),在检测车(1)上部固定安装定滑轮(8),吊绳(9)一端固定在检测车(1)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11)和定滑轮(8)后与重物(10)相连,杠杆(12)位于轴承(2)的外圈(22)的下方,仪表支架(5)安装在检测车(1)上,仪表(4)固定在仪表支架(5)上,仪表(4)的探头(41)与外圈(22)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点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车(1)、轴承(2)、芯轴套(3)、仪表(4)、仪表支架(5)、紧固件(6)、锁紧螺母(7)、定滑轮(8)、吊绳(9)、重物(10)、动滑轮(11)、杠杆(12)、芯轴(13)、压盖(14)、铰接轴(15)和支座(16);芯轴套(3)以轴承(2)的内圈(21)的内孔定位,压盖(14)和芯轴套(3)分别从左右两侧夹紧内圈(21),并用紧固件(6)将压盖(14)和芯轴套(3)连接在一起,芯轴(13)穿过芯轴套(3)的中心孔(3a),芯轴(13)与芯轴套(3)间隙配合,芯轴套(3)由锁紧螺母(7)锁紧到芯轴(13)上,检测车(1)两侧加工同心的左半圆凹槽(1a)和右半圆凹槽(1b),芯轴(13)从检测车(1)上方放入左半圆凹槽(1a)和右半圆凹槽(1b)内,芯轴(13)上的左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世宪姜成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瑞丰中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