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火道焙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928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多火道焙烧炉,包括加热区、冷却区和出炉区;加热区设置有偶数个平行的第一火道,冷却区同样设置有相同偶数个平行的第二火道,在每个区域内相邻火道之间成型有适于容纳料箱的空间;出炉区具有适于容纳料箱的空间;在加热区和冷却区之间设置有跨接通道,所述跨接通道将加热区、冷却区分割成为独立的空间;在跨接通道上设置有若干过火口,第一火道和第二火道之间通过火口连通;在第一火道和第二火道上设置有测温口和点火口。最为重要的是,在偶数个第一火道中,最边缘的两个第一火道通过延伸火道连通,从最边缘到中心,依次两两通过不同的延伸火道连通,从而有利于产品质量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火道焙烧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焙烧炉,属于环保

技术介绍
炭素制品是常见的工业必需品,其生产过程中是以沥青作为粘结剂,以石油焦或电煅无烟煤、石墨碎等为骨料,加入沥青以后经过混捏、成型得到生坯,生坯炭块必须再经过焙烧工序后才可以作为制品使用,所以焙烧工序是非常重要的制备工序之一。在焙烧工序中,需要经过预热、加热、降温过程,而且在上述过程中尽可能要进行连续作业,但是现有技术中都是设置不同的焙烧炉来对应实现预热、加热、降温过程,在完成一个阶段后需要将物料快速转移到另一个阶段中进行下一阶段的处理。对应上述工序,焙烧炉一般都会设置一个完全连通的火道,而火道往往都设置在窑炉外围、并且包围窑炉,从而实现对窑炉的加热,但是上述设置的焙烧炉得到的被处理物料的焙烧效果都比较差,产品的品质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碳素制品生产品质的多火道焙烧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火道焙烧炉,其包括加热区、冷却区和出炉区;加热区设置有偶数个平行的第一火道,相邻火道之间成型有适于容纳料箱的空间;冷却区设置有同样偶数个平行的第二火道,相邻火道之间成型有适于容纳料箱的空间;出炉区具有适于容纳料箱的空间;在加热区和冷却区之间设置有跨接通道,所述跨接通道将加热区、冷却区分割成为独立的空间;在跨接通道上设置有若干过火口,第一火道和第二火道之间通过过火口连通;在偶数个第一火道中,最边缘的两个第一火道通过延伸火道连通,从最边缘到中心,依次两两通过不同的延伸火道连通;在第一火道和第二火道上设置有测温口和点火口。优选,所述过火口和第一火道的出火口、第二火道的进火口大小相同。其中,所述第一火道、第二火道密封设置。优选,与第一火道和第二火道连通设置有排烟设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述的多火道焙烧炉,包括加热区、冷却区和出炉区;加热区设置有偶数个平行的第一火道,冷却区同样设置有相同偶数个平行的第二火道,在每个区域内相邻火道之间成型有适于容纳料箱的空间;出炉区具有适于容纳料箱的空间;在加热区和冷却区之间设置有跨接通道,所述跨接通道将加热区、冷却区分割成为独立的空间;在跨接通道上设置有若干过火口,第一火道和第二火道之间通过火口连通;在第一火道和第二火道上设置有测温口和点火口。最为重要的是,在偶数个第一火道中,最边缘的两个第一火道通过延伸火道连通,从最边缘到中心,依次两两通过不同的延伸火道连通。以上设置通过多火道结构成型焙烧空间,利用第一火道对加热区内的待焙烧物质进行加热焙烧,利用第二火道对冷却区内的待焙烧物质进行控制加热,待其逐渐冷却;对于第一火道和第二火道的连通通过设置在加热区和冷却区之间的跨接通道上的过火口实现,也就是说,跨接通道一方面实现了对加热区和冷却区容纳待焙烧物质空间的隔离,另一方面通过过火口又实现了两个区域的火道连通。此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发现,火道在整个焙烧炉中起着连通火焰系统烟气的上下游、为火焰系统提供高温空气和排出烟气、为燃料燃烧提供空间和条件、为待焙烧物质提供热量等关键的作用。火道中的烟气流动速度主要是由负压来决定的。只有尽可能的在焙烧工艺上要求各火道的烟气流动速度尽可能一致,这样才能有利于产品质量提高。本申请通过设置在偶数个第一火道中,最边缘的两个第一火道通过延伸火道连通,从最边缘到中心,依次两两通过不同的延伸火道连通;从而实现了火道系统为单个火道独立运行,则可通过对火道负压的微调来保证火道中烟气流动速度的一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设置一个火道,整个系统都只能依靠一个火道来进行热量供给,而且这样火道内的负压控制很难,使得火道内烟气流动速度完全不一致,从而使得焙烧炉加热区内温度极不一致,影响了产品最终的稳定性。2、本技术所述的焙烧炉,与烟道连通设置排烟设备,通过排烟设备的设置,在负压环境下实现了通过负压控制烟气的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了烟气流动一致性。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焙烧炉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料箱,2-第一火道,3-第二火道,4-测温口,5-过火口,6-点火口,7-跨接通道,8-延伸火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火道焙烧炉,其包括加热区、冷却区和出炉区。其中,加热区设置有偶数个平行的第一火道2,相邻火道之间成型有适于容纳料箱1的空间;冷却区设置有和第一火道2同样数量的偶数个平行的第二火道3,相邻火道之间成型有适于容纳料箱1的空间;出炉区具有适于容纳料箱1的空间。第一火道2和第二火道3均为中空结构,用于烟气流通和热量供给;在加热区和冷却区之间设置有跨接通道7,所述跨接通道7将加热区、冷却区分割成为独立的空间;在跨接通道7上设置有若干过火口5,第一火道2和第二火道3之间通过过火口5连通;在偶数个第一火道2中,最边缘的两个第一火道2通过延伸火道8连通,从最边缘到中心,依次两两通过不同的延伸火道连通;即若有n个第一火道,那么第1火道和第n火道通过第一延伸火道连通,第2火道和第n-1火道通过第二延伸火道连通,依次地,第3火道和第n-2火道通过第三延伸火道连通,后续同样依次设置。此外,为了监测火道内的温度,在第一火道2和第二火道3上设置有测温口4,同时在第一火道2和第二火道3上还设置有点火口6,用于对燃料进行点火。优选,所述过火口和第一火道2的出火口、第二火道3的进火口大小相同。其中,所述第一火道2、第二火道3密封设置。优选,与第一火道2和第二火道3连通设置有排烟设备,从而保证火道内的负压保持稳定运行。在工作时,将待焙烧物质装入料箱1内,将料箱1放入加热区内的相邻火道之间的空间内,将天然气输入到火道内,将燃烧器置于点火口内将天然气点燃,此时开启排烟装置,实现火道内的负压环境。此时火道内的烟气经过第一火道2、过火口5、第二火道3以及第一火道2中多火道之间的延伸通道8设置实现整体的连通。利用第一火道2对待焙烧物质进行加热焙烧处理,处理完成后,将料箱1移动至冷却区内的相邻第二火道3之间的空间内,通过控制第二火道3内天然气的补给量控制第二火道3内的烟气温度,在第二火道3内对经加热区焙烧的物质进行缓慢的降温处理;之后,将冷却后的物料经出炉区采出即可得到品质高的碳素制品。虽然本技术已经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未超出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任何形式和细节的变化,均属于本技术所要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火道焙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区、冷却区和出炉区;/n加热区设置有偶数个平行的第一火道,相邻火道之间成型有适于容纳料箱的空间;/n冷却区设置有同样偶数个平行的第二火道,相邻火道之间成型有适于容纳料箱的空间;/n出炉区具有适于容纳料箱的空间;/n在加热区和冷却区之间设置有跨接通道,所述跨接通道将加热区、冷却区分割成为独立的空间;在跨接通道上设置有若干过火口,第一火道和第二火道之间通过过火口连通;/n在偶数个第一火道中,最边缘的两个第一火道通过延伸火道连通,从最边缘到中心,依次两两通过不同的延伸火道连通;/n在第一火道和第二火道上设置有测温口和点火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火道焙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区、冷却区和出炉区;
加热区设置有偶数个平行的第一火道,相邻火道之间成型有适于容纳料箱的空间;
冷却区设置有同样偶数个平行的第二火道,相邻火道之间成型有适于容纳料箱的空间;
出炉区具有适于容纳料箱的空间;
在加热区和冷却区之间设置有跨接通道,所述跨接通道将加热区、冷却区分割成为独立的空间;在跨接通道上设置有若干过火口,第一火道和第二火道之间通过过火口连通;
在偶数个第一火道中,最边缘的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彦生王金融陈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三晋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