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586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包括进风流道和出风流道,其中:所述进风流道内设置有依次连通的新风进入段及室内送风段:所述新风进入段的一端设置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所述室内送风段的一端设置有与室内连通的风管及室内送风口;所述出风流道包括二氧化碳排除段和室内循环段:所述二氧化碳排除段设置有位于室内的二氧化碳入口和位于室外的二氧化碳出口,所述室内循环段设置有均位于室内的循环进风口和循环出风口,所述二氧化碳排除段与所述室内循环段之间通过能源交换器相连。该系统的出风流道设置有可以与二氧化碳排除段进行热量交换的室内循环段,有效避免排除二氧化碳时将室内的冷、热量排除至室外,降低了能源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室内空气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空气净化方法是在室内放置空气净化器,吸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空气净化器是由风机、过滤材料、静电除尘装置组合而成。风机启动,循环室内空气,当PM2.5或其他有害颗粒物通过装置内部的过滤器时会被吸附,从而降低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和PM2.5的颗粒物,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但是在密闭环境中,无法排除室内的二氧化碳,且建筑物本身散发的有害气体、净化器造成的二次污染,如部分使用静电除尘原理的净化器所产生的臭氧,如果不能及时被排出室外,长期处于该环境中同样会危害身体健康;若开窗通风,二氧化碳效果是达到了,但是净化器本身功能基本发挥不了作用。另一方面,传统的新风系统只是在新风口增加过滤器材,依靠开窗开门或者通过建筑物缝隙排除,根据二氧化碳与空气比重原理,二氧化碳下沉到人员活动的高度,开门开窗无法合理控制开度,开大了室外脏空气将进入室内,开小了有无法满足二氧化碳排放,空气进风量与空气出风量成正比关系,有多少风量进入就应有多少量排出,若封闭环境没有排风,进风量随之也就减少,使二氧化碳升高,没有合理的二氧化碳排放系统,没有智能管理系统无法实现根据室内新风需量进行全自动调整风量,没有能源回收系统,使用过程中会大幅增加能源消耗;市面上的新风系统和净化器无法实时模拟设备系统内部的运转参数和过滤器及空气治理实时模拟显示;由此可见,目前的室内空气净化系统和传统新风系统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环境、不同季节、不同现场条件以及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系统,用以在净化室内空气的同时降低能源损耗,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进风流道和出风流道,其中:所述进风流道内设置有依次连通的新风进入段及室内送风段:所述新风进入段的一端设置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所述室内送风段的一端设置有与室内连通的风管及室内送风口;所述出风流道包括二氧化碳排除段和室内循环段:所述二氧化碳排除段设置有位于室内的二氧化碳入口和位于室外的二氧化碳出口,所述室内循环段设置有均位于室内的循环进风口和循环出风口,所述二氧化碳排除段与所述室内循环段之间通过能源交换器相连,以交换热量。具体实施中,所述二氧化碳排除段和所述室内循环段均设置有风机。具体实施中,所述新风进入段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具体实施中,所述新风进入段设置有3-6套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具体实施中,所述新风进入段及室内送风段之间设置有超静音风机。具体实施中,所述室内送风段还设置有空气恒温装置。具体实施中,所述室内循环段还包括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设置于所述室内循环段的循环进风口一端。具体实施中,所述室内循环段还包括杀菌消毒装置,所述杀菌消毒装置设置于所述室内循环段的循环出风口一端。具体实施中,所述进风流道外部覆盖有壳体,所述壳体为绝缘材质壳体。本技术中提供的空气处理系统包括进风流道和出风流道:进风流道内设置有依次连通的新风进入段及室内送风段:新风进入段的一端设置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室内送风段的一端则设置有与室内连通的风管及室内送风口;出风流道包括二氧化碳排除段和室内循环段:二氧化碳排除段设置有位于室内的二氧化碳入口和位于室外的二氧化碳出口,室内循环段设置有均位于室内的循环进风口和循环出风口,二氧化碳排除段与所述室内循环段之间通过能源交换器相连,以交换热量。该空气处理系统的出风流道设置有可以与二氧化碳排除段进行热量交换的室内循环段,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排除二氧化碳时将室内的冷、热量排除至室外,进而避免了空调装置的频繁启动,降低了能源的损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空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系统,用以在净化室内空气的同时降低能源损耗,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进风流道100和出风流道200,其中:所述进风流道100内设置有依次连通的新风进入段110及室内送风段120:所述新风进入段110的一端设置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111,所述室内送风段120的一端设置有与室内连通的风管121及室内送风口122;所述出风流道200包括二氧化碳排除段210和室内循环段220:所述二氧化碳排除段210设置有位于室内的二氧化碳入口211和位于室外的二氧化碳出口212,所述室内循环段220设置有均位于室内的循环进风口221和循环出风口222,所述二氧化碳排除段210与所述室内循环段220之间通过能源交换器230相连,以交换热量。空气治理系统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进风流道100将室外空气送到室内,室内循环段220将洁净空气经过能源交换,将需要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上的冷、热量回收下来再送到室内并杀菌消毒,加强室内循环,二氧化碳排除段210将污浊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经过能源交换器230将能源释放给室内循环段220后,再排放到室外,由此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调能源的损失。具体实施中,如图1所示,为了有效控制室内二氧化碳的排除速度及室内空气循环速度,所述二氧化碳排除段210和所述室内循环段220可以均设置有风机240。二氧化碳浓度处理的原理为:室内空气二氧化浓度利用室内系统正压加上二氧化碳排除段210的风机240进行排放处理,二氧化碳排放根据二氧化碳与空气比重特性,采取从房间下方位置经二氧化碳入口211排出,因此在房间内形成上送下排流向原理,使房间空气实时流通,气流形成洁净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二氧化碳及浑浊空气从室内排出的流向原理有效排出甲醛及室内异味,实时保持室内洁净新鲜空气。进一步的,二氧化碳排除段210的设置可以根据室内洁净空气盲区原理进行安置:将室外的空气经过净化处理、再经过恒温处理送到室内,室内循环段220将洁净空气传输到盲区端,在室内形成空气流通循环,按照二氧化碳与空气比重原理,二氧化碳入口211设置在房间低端及环境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进行针对性排放,在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增强空气流通,更有效的确保室内空气洁净度的情况确保空气新鲜度。具体实施中,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干净卫生,所述新风进入段110可以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112。进一步的,所述新风进入段110设置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进风流道(100)和出风流道(200),其中:/n所述进风流道(100)内设置有依次连通的新风进入段(110)及室内送风段(120):所述新风进入段(110)的一端设置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111),所述室内送风段(120)的一端设置有与室内连通的风管(121)及室内送风口(122);/n所述出风流道(200)包括二氧化碳排除段(210)和室内循环段(220):所述二氧化碳排除段(210)设置有位于室内的二氧化碳入口(211)和位于室外的二氧化碳出口(212),所述室内循环段(220)设置有均位于室内的循环进风口(221)和循环出风口(222),所述二氧化碳排除段(210)与所述室内循环段(220)之间通过能源交换器(230)相连,以交换热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进风流道(100)和出风流道(200),其中:
所述进风流道(100)内设置有依次连通的新风进入段(110)及室内送风段(120):所述新风进入段(110)的一端设置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111),所述室内送风段(120)的一端设置有与室内连通的风管(121)及室内送风口(122);
所述出风流道(200)包括二氧化碳排除段(210)和室内循环段(220):所述二氧化碳排除段(210)设置有位于室内的二氧化碳入口(211)和位于室外的二氧化碳出口(212),所述室内循环段(220)设置有均位于室内的循环进风口(221)和循环出风口(222),所述二氧化碳排除段(210)与所述室内循环段(220)之间通过能源交换器(230)相连,以交换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排除段(210)和所述室内循环段(220)均设置有风机(2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入段(110)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丞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