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83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5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灶面、灶体和炉头,灶体位于灶面下方,炉头与灶体连接并穿过灶面设置,还包括测温组件;测温组件位于炉头中心,测温组件包括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第一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第一温度范围匹配;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匹配。该技术方案提高了测温元件检测温度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灶对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灶
本公开涉及厨具
,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
技术介绍
燃气灶是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以实现烹饪目的重要烹饪电器,在现代厨房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技术中,燃气灶包括控制器、电磁阀和一个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用来检测火焰温度,并将检测到的火焰温度发给控制器,控制器在确定接收到的火焰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电磁阀关闭,使得与电磁阀连接的燃气通道关闭,实现了对异常干烧的保护。但由于热敏电阻本身的特性,热敏电阻只能满足在特定的一段温度范围内阻值与温度变化值的对应关系比较精准,而其余温度段的偏差较大。而燃气灶在工作时,温度范围跨度较大,这样就会导致热敏电阻检测不精确,从而降低了燃气灶对温度控制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灶。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灶面、灶体和炉头,所述灶体位于所述灶面下方,所述炉头与所述灶体连接并穿过所述灶面设置,还包括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位于所述炉头中心,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匹配;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匹配。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炉头中心同时设置了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其中,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由于第一温度范围和第二温度范围不同,且第一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第一温度范围匹配,第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第二温度范围匹配。所以,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分别可以检测与自身测温范围匹配的烹饪指令对应的锅具的底面温度信息,从而提高了测温元件检测温度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灶对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切换电路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烹饪指令控制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测温元件或者所述第二测温元件,使得当前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或者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相匹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元件还包括感温头,所述感温头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均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中,且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检测部均与所述感温头的感温面连接;所述空腔结构除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的部分填充有灌封材料;所述感温面为靠近或者贴合锅具底部的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感温头位于所述升降装置靠近所述锅具底部的一端;所述升降装置在所述锅具的重力作用下下降,使得所述感温头的感温面与所述锅具底部贴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限位支架、固定支架、活动支架和弹性元件;所述限位支架包括限位面,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所述限位面配合的固定面;所述感温头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内靠近所述锅具底面的一端,且所述感温面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外;所述限位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炉头中心,所述固定支架远离所述固定面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支架内,且所述固定支架在下降时,所述固定面搭接在所述限位面上;所述活动支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炉头中心的底面上,所述活动支架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内,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且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活动支架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定时器和报警器,所述定时器和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定时器发送的定时信息,并在所述定时信息到达时,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燃气管道上的控制阀,所述灶体与所述燃气管道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阀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测温元件或者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发送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调节所述控制阀的开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包括150℃~250℃,且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阻值偏差小于第一预设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包括80℃~180℃,且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阻值偏差小于第二预设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温头的材质包括铜合金或者铝合金。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气灶的电路原理框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气灶的电路原理框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燃气灶的电路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相关技术中,燃气灶包括控制器、电磁阀和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用来检测火焰温度,并将检测到的火焰温度发给控制器,控制器在确定接收到的火焰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电磁阀关闭,使得与电磁阀连接的燃气通道关闭,实现了对异常干烧的保护。但由于热敏电阻本身的特性,热敏电阻只能满足在特定的一段温度范围内阻值与温度变化值的对应关系比较精准,而其余温度段的偏差较大。而燃气灶在工作时,温度范围跨度较大,这样就会导致热敏电阻检测不精确,从而降低了燃气灶对温度控制的精确性。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炉头中心同时设置了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其中,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由于第一温度范围和第二温度范围不同,且第一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第一温度范围匹配,第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第二温度范围匹配。所以,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分别可以检测与自身测温范围匹配的烹饪指令对应的锅具的底面温度信息,从而提高了测温元件检测温度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灶对温度控制的准确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灶,包括灶面、灶体和炉头,所述灶体位于所述灶面下方,所述炉头与所述灶体连接并穿过所述灶面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位于所述炉头中心,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n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匹配;/n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包括灶面、灶体和炉头,所述灶体位于所述灶面下方,所述炉头与所述灶体连接并穿过所述灶面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位于所述炉头中心,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
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匹配;
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检测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在第二温度范围内的锅具底面的温度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电路和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烹饪指令控制切换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测温元件或者所述第二测温元件,使得当前烹饪指令对应的温度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或者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测温范围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元件还包括感温头,所述感温头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均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中,且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检测部均与所述感温头的感温面连接;所述空腔结构除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的部分填充有灌封材料;所述感温面为靠近或者贴合锅具底部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感温头位于所述升降装置靠近所述锅具底部的一端;
所述升降装置在所述锅具的重力作用下下降,使得所述感温头的感温面与所述锅具底部贴合。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龚圆杰张涛董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