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阀组件及液压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63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向阀组件及液压马达,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该单向阀组件被配置于油液通道内,包括单向阀底座、单向阀阀套、设置在单向阀阀套内的单向阀阀芯和过滤阀芯;单向阀阀套和单向阀阀芯均与油液通道间隙配合,单向阀阀套侧壁上设置有进油孔,单向阀阀芯和过滤阀芯分别位于进油孔两侧,单向阀底座上设置有通油孔,单向阀阀芯可在单向阀阀套内滑动并封闭通油孔;过滤阀芯与单向阀阀套之间形成空隙;该单向阀组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不仅能够防止油液反向流动,还能够过滤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和节流,防止液压马达中的关键零部件之间相互磨损,有效提高了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阀组件及液压马达
本技术涉及流体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向阀组件及液压马达。
技术介绍
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的一种执行元件,它将液压泵提供的液体压力能转变为其输出轴的机械能(转矩和转速)。油液是传递力和运动的介质。液压泵提供的高压油液进入液压马达后盖后,经过单向阀组件进入活塞腔中。当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较多时,颗粒污染物会随着单向阀组件进入到活塞腔室,这将导致液压马达中的关键零部件之间相互磨损,大大降低了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的单向阀组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普通的单向阀,使油液只能沿着一个方向流动,不具备过滤和节流的功能;另一类在单向阀组件中额外增加节流片和过滤网,具备了过滤和节流的功能,但此类单向阀组件结构复杂,当过滤网截留杂质过多,需要清洗时,不便于实现对过滤网的拆卸和安装,而且,此类单向阀组件对加工工艺和加工精度均有较高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单向阀组件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阀组件及液压马达,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向阀组件,被配置于油液通道内,包括单向阀底座、单向阀阀套、设置在单向阀阀套内的单向阀阀芯和过滤阀芯;单向阀阀套和单向阀阀芯均与油液通道间隙配合,单向阀阀套侧壁上设置有进油孔,单向阀阀芯和过滤阀芯分别位于进油孔两侧,单向阀底座上设置有通油孔,单向阀阀芯可在单向阀阀套内滑动并封闭通油孔;过滤阀芯与单向阀阀套之间形成空隙,空隙用于节流和过滤油液中的颗粒物。该单向阀组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不仅能够防止油液反向流动,还能够过滤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和节流,防止液压马达中的关键零部件之间相互磨损,有效提高了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过滤阀芯包括圆柱本体,在圆柱本体的第一端面沿圆柱本体的轴线方向开设相对设置的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沿圆柱本体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圆柱本体的长度;在圆柱本体的第二端面沿圆柱本体的轴线方向开设相对设置的第三切面和第四切面,第三切面和第四切面沿圆柱本体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圆柱本体的长度;第一切面与第三切面相交后形成第一棱边,第一切面与第四切面相交后形成第二棱边,第二切面与第三切面相交后形成第三棱边,第二切面与第四切面相交后形成第四棱边,第一棱边与第四棱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圆柱本体的直径,第二棱边与第三棱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圆柱本体的直径。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上开设第一节流槽,第一节流槽的一个端面与圆柱本体的第一端面重合,第一节流槽的延伸方向与圆柱本体的轴线方向成第一预设夹角;在第三切面和第四切面上开设第二节流槽,第二节流槽的一个端面与圆柱本体的第二端面重合,第二节流槽的延伸方向与圆柱本体的轴线方向成第二预设夹角。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切面与第二切面相对于圆柱本体的轴线对称且平行,第三切面与第四切面相对于圆柱本体的轴线对称且平行。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棱边与第四棱边之间的距离比圆柱本体的直径小0.1mm,第二棱边与第三棱边之间的距离比圆柱本体的直径小0.1mm。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单向阀组件还包括紧定螺钉,紧定螺钉位于单向阀阀芯和过滤阀芯之间,单向阀阀套的内壁设有螺纹段,紧定螺钉的螺纹与螺纹段相配合连接,紧定螺钉的尾部用于压紧过滤阀芯的第一端面。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紧定螺钉的轴向设置有通孔,通孔用于使油液通过,流向过滤阀芯。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通油孔靠近单向阀阀芯的端部为锥形,单向阀阀芯朝向通油孔的端部为锥形,单向阀阀芯的锥形端部可以伸入通油孔的锥形端部并将通油孔封闭。一种液压马达,其包括端盖和如上的单向阀组件,端盖上设置有油液通道。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单向阀阀套靠近过滤阀芯的一端的外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端盖的内壁共同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用于防止油液沿单向阀阀套外壁和端盖之间流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向阀组件,被配置于油液通道内,包括单向阀底座、单向阀阀套、设置在单向阀阀套内的单向阀阀芯和过滤阀芯;单向阀阀套和单向阀阀芯均与油液通道间隙配合,单向阀阀套侧壁上设置有进油孔,单向阀阀芯和过滤阀芯分别位于进油孔两侧,单向阀底座上设置有通油孔,单向阀阀芯可在单向阀阀套内滑动并封闭通油孔;过滤阀芯与单向阀阀套之间形成空隙,空隙用于节流和过滤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该单向阀组件不仅能够防止油液反向流动,还能够过滤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和节流,防止液压马达中的关键零部件之间相互磨损,有效提高了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而且,该单向阀组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除去残留在单向阀组件中的颗粒污染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单向阀组件的工作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单向阀组件中过滤阀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单向阀组件中过滤阀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单向阀组件中过滤阀芯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单向阀组件中过滤阀芯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单向阀组件中过滤阀芯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单向阀组件;110-单向阀底座;111-通油孔;120-单向阀阀套;121-进油孔;130-单向阀阀芯;140-过滤阀芯;141-圆柱本体;1421-第一切面;1422-第二切面;1423-第三切面;1424-第四切面;1431-第一棱边;1432-第二棱边;1433-第三棱边;1434-第四棱边;1441-第一节流槽;1442-第二节流槽;150-紧定螺钉;160-密封件;161-O形圈;162-挡圈;200-端盖;210-油液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阀组件,被配置于油液通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向阀底座、单向阀阀套、设置在所述单向阀阀套内的单向阀阀芯和过滤阀芯;/n所述单向阀阀套和所述单向阀阀芯均与所述油液通道间隙配合,所述单向阀阀套侧壁上设置有进油孔,所述单向阀阀芯和所述过滤阀芯分别位于所述进油孔两侧,所述单向阀底座上设置有通油孔,所述单向阀阀芯可在所述单向阀阀套内滑动并封闭所述通油孔;所述过滤阀芯与所述单向阀阀套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空隙用于节流和过滤油液中的颗粒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阀组件,被配置于油液通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向阀底座、单向阀阀套、设置在所述单向阀阀套内的单向阀阀芯和过滤阀芯;
所述单向阀阀套和所述单向阀阀芯均与所述油液通道间隙配合,所述单向阀阀套侧壁上设置有进油孔,所述单向阀阀芯和所述过滤阀芯分别位于所述进油孔两侧,所述单向阀底座上设置有通油孔,所述单向阀阀芯可在所述单向阀阀套内滑动并封闭所述通油孔;所述过滤阀芯与所述单向阀阀套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空隙用于节流和过滤油液中的颗粒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阀芯包括圆柱本体,在所述圆柱本体的第一端面沿所述圆柱本体的轴线方向开设相对设置的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所述第一切面和所述第二切面沿所述圆柱本体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圆柱本体的长度;
在所述圆柱本体的第二端面沿所述圆柱本体的轴线方向开设相对设置的第三切面和第四切面,所述第三切面和所述第四切面沿所述圆柱本体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圆柱本体的长度;
所述第一切面与所述第三切面相交后形成第一棱边,所述第一切面与所述第四切面相交后形成第二棱边,所述第二切面与所述第三切面相交后形成第三棱边,所述第二切面与所述第四切面相交后形成第四棱边,所述第一棱边与所述第四棱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圆柱本体的直径,所述第二棱边与所述第三棱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圆柱本体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切面和所述第二切面上开设第一节流槽,所述第一节流槽的一个端面与所述圆柱本体的第一端面重合,所述第一节流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圆柱本体的轴线方向成第一预设夹角;
在所述第三切面和所述第四切面上开设第二节流槽,所述第二节流槽的一个端面与所述圆柱本体的第二端面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玮杨时运曹清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力龙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