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及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42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及建筑结构,该连接节点包括内隔墙、位于内隔墙上方的钢梁、位于内隔墙与钢梁之间的连接件以及位于钢梁两侧的装饰面板,其中,连接件包括基板、在基板朝向内隔墙的一侧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立板以及在基板背离内隔墙的一侧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立板,内隔墙的顶端位于两个第一立板之间,且内隔墙的两侧表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立板连接;钢梁的下翼缘与基板连接,两个第二立板各位于钢梁的一侧,且分别与对应的装饰面板连接。该建筑结构设有上述连接节点。该连接节点及建筑结构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对钢梁进行装修时,在钢梁上焊接装饰面板连接件会破坏钢梁表面防火防腐涂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及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及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在住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新型建筑墙体与钢结构的共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技术中,墙体与钢梁分开施工,二者连接后再进行钢梁的装修。此种方式存在的问题在于:对钢梁进行装修时,需要在钢梁上焊接连接件以连接装饰面板,而钢梁的表面已做好防火防腐处理,连接件的焊接会破坏钢梁表面的防火防腐涂层,对钢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钢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及建筑结构,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对钢梁进行装修时,在钢梁上焊接连接件会破坏钢梁表面防火防腐涂层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包括:内隔墙、位于内隔墙上方的钢梁、位于内隔墙与钢梁之间的连接件以及位于钢梁两侧的装饰面板,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内隔墙的一侧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立板以及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内隔墙的一侧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立板,所述内隔墙的顶端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立板之间,且所述内隔墙的两侧表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板连接;所述钢梁的下翼缘与所述基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立板各位于所述钢梁的一侧,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装饰面板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通过基板和两个第一立板连接钢梁与内隔墙,并预留了两个第二立板作为装饰面板的连接位置,因而,对钢梁进行装修时,只需将装饰面板连接于对应的第二立板即可,能够省去钢梁装修过程中对钢梁的焊接操作,不但操作更为简单,而且能够减少对钢梁表面防火防腐涂层的破坏,从而延长钢梁的使用寿命。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立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两个所述第二立板之间的间距,所述基板与两个所述第一立板构成倒U形结构。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二立板各连接有第一横板,各所述第一横板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立板之间并与所述基板连接。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立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或者等于两个所述第二立板之间的间距,所述基板与两个所述第二立板构成U形结构。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立板各连接有第二横板,各所述第二横板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立板之间并与所述基板连接。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立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内隔墙的厚度相适配,两个所述第二立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装饰面板的内表面贴合。可选地,所述内隔墙为条板墙或砌块墙。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有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至少能够达到上述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所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在对钢梁进行装修时,只需将装饰面板连接于对应的第二立板即可,能够省去钢梁装修过程中对钢梁的焊接操作,不但操作更为简单,而且能够减少对钢梁表面防火防腐涂层的破坏,从而延长钢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的示意图(装饰面板未示出);图3为图2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的示意图(装饰面板未示出);图5为图4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的示意图(装饰面板未示出);图7为图6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的立面位置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的立面位置示意图。图标:10-内隔墙;11-条板墙;12-砌块墙;20-钢梁;201-下翼缘;30-连接件;31-基板;32-第一立板;33-第二立板;40-装饰面板;50-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钢梁外涂覆有防火防腐涂层)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内隔墙10与钢梁20的连接节点,包括:内隔墙10、位于内隔墙10上方的钢梁20、位于内隔墙10与钢梁20之间的连接件30以及位于钢梁20两侧的装饰面板40,其中,连接件30包括基板31、在基板31朝向内隔墙10的一侧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立板32以及在基板31背离内隔墙10的一侧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立板33,内隔墙10的顶端位于两个第一立板32之间,且内隔墙10的两侧表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立板32连接;钢梁20的下翼缘201与基板31连接,两个第二立板33各位于钢梁20的一侧,且分别与对应的装饰面板40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内隔墙10与钢梁20的连接节点通过基板31和两个第一立板32连接钢梁20与内隔墙10,并预留了两个第二立板33作为装饰面板40的连接位置,因而,对钢梁20进行装修时,只需将装饰面板40连接于对应的第二立板33上即可,能够省去钢梁20装修过程中对钢梁20的焊接操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钢梁20与内隔墙10通过中间件焊接连接后,再在钢梁20上焊接连接件以连接装饰面板40、装修钢梁20,不但操作更为简单,而且能够减少对钢梁20表面防火防腐涂层的破坏,从而延长钢梁20的使用寿命。具体地,上述连接件30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在工厂高频点焊制成。连接于基板31上的两个第一立板32可以直接卡接于内隔墙10的顶部,基板31可以与钢梁20的下翼缘201焊接,装饰面板40可以与对应的第二立板33通过螺钉50连接;第二立板33的材质可以为Q235B或者Q345B,进一步地,第二立板33可以由热镀锌钢材制成。为了使得连接件30与内隔墙10以及装饰面板40之间均能够达到更好的连接效果,两个第一立板32之间的距离与内隔墙10的厚度相适配,两个第二立板33分别与对应的装饰面板40的内表面贴合,两个第二立板33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钢梁20下翼缘201的宽度与钢梁20表面防火防腐涂层厚度之和进行调整。为了简化连接件30的结构,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如图2-图5所示,两个第一立板32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两个第二立板33之间的间距,基板31与两个第一立板32构成倒U形结构。进一步地,两个第二立板33各连接有第一横板,各第一横板均位于两个第二立板33之间并与基板31连接,且两个第一横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钢梁的下翼缘的宽度。此时,两个第二立板33均可以包括角钢,也可以均由两块钢板焊接而成。同理,为了简化连接件30的结构,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如图6和图7所示,两个第一立板32之间的间距小于或者等于两个第二立板33之间的间距,基板31与两个第二立板33构成U形结构。进一步地,两个第一立板32各连接有第二横板,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隔墙、位于内隔墙上方的钢梁、位于内隔墙与钢梁之间的连接件以及位于钢梁两侧的装饰面板,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内隔墙的一侧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立板以及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内隔墙的一侧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立板,所述内隔墙的顶端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立板之间,且所述内隔墙的两侧表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板连接;所述钢梁的下翼缘与所述基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立板各位于所述钢梁的一侧,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装饰面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隔墙、位于内隔墙上方的钢梁、位于内隔墙与钢梁之间的连接件以及位于钢梁两侧的装饰面板,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内隔墙的一侧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立板以及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内隔墙的一侧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立板,所述内隔墙的顶端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立板之间,且所述内隔墙的两侧表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板连接;所述钢梁的下翼缘与所述基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立板各位于所述钢梁的一侧,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装饰面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立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两个所述第二立板之间的间距,所述基板与两个所述第一立板构成倒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隔墙与钢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立板各连接有第一横板,各所述第一横板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凌燕李倩李瑞林李娜娄宇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中电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