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跑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30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动设施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跑道,包括基层、设置于基层上方的跑道层,跑道层与基层之间设置有吸热层,吸热层内设置有多条冷却管道,跑道内侧设置有排水渠,跑道外侧设置有与冷却管道相连通的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排水渠侧壁设置有供冷却管道伸出的排水口,排水渠侧壁倾斜设置有位于排水口下方的导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在吸热层内设置冷却管道,冷却水流过冷却管道对跑道层热量进行吸收,实现了对跑道层的降温;其次,冷却水流过排水槽内壁对冷却水进行散热,并通过导水槽和循环泵对冷却水进收集,实现了对冷却水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跑道
本技术涉及运动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跑道。
技术介绍
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它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但对于露天跑道而言,在夏天跑道受太阳暴晒温度快速升高,同时向跑道上方辐射热量,造成运动人员的体力迅速流失,同时也增大了运动人员中暑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跑道,具有对跑道进行降温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基层、设置于所述基层上方的跑道层,所述跑道层与所述基层之间设置有吸热层,所述吸热层内设置有多条冷却管道,跑道内侧设置有排水渠,所述跑道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管道相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排水渠侧壁设置有供所述冷却管道伸出的排水口,所述排水渠侧壁倾斜设置有位于所述排水口下方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位置较低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基层内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相通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端部连接有冷水罐,所述冷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冷水罐底部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跑道层下方设置吸热层,在吸热层内设置多条冷却管道,冷却水流过冷却管道对跑道层处的热量进行吸收,实现对跑道的降温,同时吸收了热量的冷却水从排水口流出,沿着排水渠内壁流下,对冷却水进行散热,散热后的冷却水经导水槽流向循环管,通过循环泵回流进冷水罐内,实现了对冷却水的循环利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出水口上方设置有过滤网。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渠侧壁设置有位于所述排水口上方的挡尘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渠侧壁设置有多个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导水槽之间的冷却凸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水罐底部设置有排污阀,所述冷水罐顶部连接有补水管。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粗过滤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吸热层内设置冷却管道,冷却水流过冷却管道对跑道层热量进行吸收,实现了对跑道层的降温。2.冷却水流过排水槽内壁对冷却水进行散热,并通过导水槽和循环泵对冷却水进收集,实现了对冷却水的循环利用。3.在出水口上方设置过滤网,对导水槽内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了循环管的堵塞。4.在循环管上设置粗过滤器,对散热后的水进行进一步过滤,降低了冷却管道堵塞的风险。5.在排水渠侧壁设置有多个冷却凸部,提高了冷却水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施例基层、减震层、跑道层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本实施例排水渠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实施例管道连接图。图4是本实施例A处的放大图。图中,1、基层;11、循环管;12、循环泵;13、粗过滤器;2、吸热层;21、冷却管道;22、进水管;23、排水口;24、进水阀;3、跑道层;4、排水渠;41、导水槽;411、出水口;412、限位部42、冷却凸部;43、挡尘板;44、滤网;5、冷水罐;51、排污阀;52、补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跑道,如图1、图3所示,包括基层1、跑道层3,跑道层3与基层1之间设置有吸热层2,吸热层2内设置有多条冷却管道21,跑道内侧设置有排水渠4,跑道外侧设置有与冷却管道21相连通的进水管22,进水管22上设置有进水阀24,排水渠4侧壁设置有供冷却管道21伸出的排水口23,排水渠4侧壁倾斜设置有位于排水口23下方的导水槽41,导水槽41位置较低一端连通有循环管11,循环管11端部连接有冷水罐5,循环管11上设置有循环泵12与粗过滤器13,进水管22与冷水罐5底部相连,进行跑道的冷却时,开启进水阀24并启动循环泵12,冷水罐5中的冷却水通过进水管22进入到冷却管道21中,对跑道的热量进行吸收,冷却水从排水口23排出并沿着排水渠4内壁流下,对冷却水进行散热,散热后的冷却水流入导水槽41内并从出水口411处流出,而后通过循环泵12再次回流进冷水罐5中,冷水罐5底部设置有排污阀51,进行冷水罐5清理时开启排污阀51对污水进行排出,冷水罐5顶部连接有补水管52,当冷却水在排水渠4处蒸发过多后通过补水管52向冷水罐5中补充冷却水。如图2、图4所示,排水渠4侧壁设置有位于排水口23上方的挡尘板43,对从排水渠4上方落下的灰尘杂质进行阻挡,导水槽41位置较低一端设置有出水口411,出水口411上方嵌入有过滤网44,出水口411内设置有限制滤网44落下的限位部412,过滤网44对导水槽41内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堵塞管道,排水渠4侧壁设置有多个位于出水口411与导水槽41之间的冷却凸部42,提高冷却水与排水渠4侧壁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水的散热效果。使用带有冷却装置的跑道时,通过温度计测量跑道层3表面的温度,当跑道层3表面温度过高时,开启进水阀24与循环泵12,使冷却水流过冷却管道21对跑道层3进行吸热,吸热后的冷却水经过排水渠4侧壁的散热后经导水槽41与循环泵12的作用回到冷水罐5内,对跑道层3降温的的同时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跑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设置于所述基层(1)上方的跑道层(3),所述跑道层(3)与所述基层(1)之间设置有吸热层(2),所述吸热层(2)内设置有多条冷却管道(21),所述跑道内侧设置有排水渠(4),跑道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管道(21)相连通的进水管(22),所述进水管(22)上设置有进水阀(24),所述排水渠(4)侧壁设置有供所述冷却管道(21)伸出的排水口(23),所述排水渠(4)侧壁倾斜设置有位于所述排水口(23)下方的导水槽(41),所述导水槽(41)位置较低一端设置有出水口(411),所述基层(1)内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411)相通的循环管(11),所述循环管(11)端部连接有冷水罐(5),所述冷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12),所述进水管(22)与所述冷水罐(5)底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跑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设置于所述基层(1)上方的跑道层(3),所述跑道层(3)与所述基层(1)之间设置有吸热层(2),所述吸热层(2)内设置有多条冷却管道(21),所述跑道内侧设置有排水渠(4),跑道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管道(21)相连通的进水管(22),所述进水管(22)上设置有进水阀(24),所述排水渠(4)侧壁设置有供所述冷却管道(21)伸出的排水口(23),所述排水渠(4)侧壁倾斜设置有位于所述排水口(23)下方的导水槽(41),所述导水槽(41)位置较低一端设置有出水口(411),所述基层(1)内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411)相通的循环管(11),所述循环管(11)端部连接有冷水罐(5),所述冷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12),所述进水管(22)与所述冷水罐(5)底部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新兰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晟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