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调整角度的大型起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11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调整角度的大型起重设备,包括承载平台、主臂、副臂、卷扬设备、撑杆、配重、超起桅杆、支杆及若干拉板。所述超起桅杆和主臂的底端铰接固定在承载平台的最右侧,超起桅杆的顶端铰接于撑杆的顶端。所述撑杆的顶端设置第一拉板,第一拉板的顶端到达主臂的上铰点,连接主钩。主臂和副臂的连接处设置支杆,支杆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拉板和第三拉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三级平衡梁设计,最下一级平衡梁与承载平台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使负重载荷平均分配到承载平台上,使承载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均载的目的,本设计只有三级平衡梁,结构简单,稳定性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调整角度的大型起重设备
本技术属于大型起重设备的
,更加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够调整角度的大型起重设备。
技术介绍
环轨吊是一种依靠固定环形轨道移动的大型A型臂式吊装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接地比压小、起重能力巨大等诸多优点,在吊装领域中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工程领域中模块化设计与建造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无论是在海工领域还是在石化领域,亦或是在桥梁建造领域等其他领域都已经逐渐趋于模块化设计与安装模式。石化吊装方面采用大型模块安装加快建设速度,并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起重设备必须向超大型化发展。虽然我国已生产出世界上最大的履带式起重机XGC8800。但其最大起重力矩仅为88000t.m,而且由于履带式起重机结构形式的限制(主要是回转装置的限制),履带式起重机在起重力矩方面已无法再向前发展。对于要求超大起重力矩的吊装工程已无法满足,故发展我国的超大环轨吊势在必行。环轨吊通过转向架和环形轨道分载后,对地要求较小。目前急需一套能够在环形轨道上使用的大型提升起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和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调整角度的大型起重设备,该设计分为三级平衡梁,最下一级平衡梁与承载平台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使负重载荷平均分配到承载平台上,使承载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均载的目的,本设计只有三级平衡梁,结构简单,稳定性可靠,适合在圆环轨道上使用。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够调整角度的大型起重设备,包括承载平台、主臂、副臂、卷扬设备、撑杆、配重、超起桅杆、支杆及若干拉板。所述大型起重设备采用三级平衡梁设计,最下一级平衡梁与承载平台连接,可使载荷平均分配到承载平台的平面上,所述所述主臂顶端设置上铰点,悬挂主钩,所述副臂的顶端设置两个铰点,悬挂两组副钩;所述撑杆设置在承载平台的最左侧,所述配重也设置在承载平台的最左侧,所述超起桅杆和主臂的底端铰接固定在承载平台的最右侧,所述超起桅杆的顶端铰接于撑杆的顶端。所述撑杆的顶端设置第一拉板,所述第一拉板的顶端到达主臂的上铰点,连接主钩。所述主臂和副臂的连接处设置支杆,所述支杆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拉板和第三拉板,所述第二拉板的下末端固定于主臂的下半段,第三拉板的下末端与副钩连接。所述卷扬设备设置于承载平台的左侧。所述撑杆的顶端与第一拉板之间设置伸缩控制杆。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利用模块化搭建起重环轨,结构简单,组装速度快,易拆卸,分载作用明显,与运载车搭配,最大限度发挥环轨的作用。(2)、本技术使用三级平衡梁设计,最下一级平衡梁与承载平台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使负重载荷平均分配到承载平台上,使承载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均载的目的,本设计只有三级平衡梁,结构简单,稳定性可靠,适合在圆环轨道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单吊点提升物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吊点提升物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能够调整角度的大型起重设备,包括承载平台11、主臂1、副臂2、卷扬设备6、撑杆7、配重8、超起桅杆5、支杆9及若干拉板10。所述大型起重设备采用三级平衡梁设计,最下一级平衡梁与承载平台11连接,可使载荷平均分配到承载平台11的平面上,所述所述主臂1顶端设置上铰点,悬挂主钩3,所述副臂2的顶端设置两个铰点,悬挂两组副钩4。所述撑杆7设置在承载平台11的最左侧,所述配重8也设置在承载平台11的最左侧,所述超起桅杆5和主臂1的底端铰接固定在承载平台11的最右侧,所述超起桅杆5的顶端铰接于撑杆7的顶端。所述撑杆7的顶端设置第一拉板10a,所述第一拉板10a的顶端到达主臂1的上铰点,连接主钩3。所述主臂1和副臂2的连接处设置支杆9,所述支杆9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拉板10b和第三拉板10c,所述第二拉板10b的下末端固定于主臂1的下半段,第三拉板10c的下末端与副钩4连接。所述卷扬设备6设置于承载平台11的左侧。所述撑杆7的顶端与第一拉板10a之间设置伸缩控制杆13。使用本技术起吊结构状态平稳的物件A12时,只需将物件A12的连接点挂于主钩3上即可,使用本技术的主臂1进行吊运。如图2所示,使用本技术起吊多吊点装置模块B14时,只需将多吊点装置模块B14的一个连接点挂于主钩3上,另外的连接点固定于副钩4上,通过伸缩控制杆13和第一拉板10a、第二拉板10b及第三拉板10c,调整多吊点装置模块B14的姿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调整角度的大型起重设备,包括承载平台(11)、主臂(1)、副臂(2)、卷扬设备(6)、撑杆(7)、配重(8)、超起桅杆(5)、支杆(9)及若干拉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起重设备采用三级平衡梁设计,最下一级平衡梁与承载平台(11)连接,可使载荷平均分配到承载平台(11)的平面上,所述主臂(1)顶端设置上铰点,悬挂主钩(3),所述副臂(2)的顶端设置两个铰点,悬挂两组副钩(4);/n所述撑杆(7)设置在承载平台(11)的最左侧,所述配重(8)也设置在承载平台(11)的最左侧,所述超起桅杆(5)和主臂(1)的底端铰接固定在承载平台(11)的最右侧,所述超起桅杆(5)的顶端铰接于撑杆(7)的顶端;/n所述撑杆(7)的顶端设置第一拉板(10a),所述第一拉板(10a)的顶端到达主臂(1)的上铰点,连接主钩(3);/n所述主臂(1)和副臂(2)的连接处设置支杆(9),所述支杆(9)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拉板(10b)和第三拉板(10c),所述第二拉板(10b)的下末端固定于主臂(1)的下半段,第三拉板(10c)的下末端与副钩(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调整角度的大型起重设备,包括承载平台(11)、主臂(1)、副臂(2)、卷扬设备(6)、撑杆(7)、配重(8)、超起桅杆(5)、支杆(9)及若干拉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起重设备采用三级平衡梁设计,最下一级平衡梁与承载平台(11)连接,可使载荷平均分配到承载平台(11)的平面上,所述主臂(1)顶端设置上铰点,悬挂主钩(3),所述副臂(2)的顶端设置两个铰点,悬挂两组副钩(4);
所述撑杆(7)设置在承载平台(11)的最左侧,所述配重(8)也设置在承载平台(11)的最左侧,所述超起桅杆(5)和主臂(1)的底端铰接固定在承载平台(11)的最右侧,所述超起桅杆(5)的顶端铰接于撑杆(7)的顶端;
所述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齐勇杨广娟张啸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外运沙伦氏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