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10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包括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在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的非工作端上分别设置有推拉扶手和配重装置摆放框,在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的顶部对称安装有导轨,导轨工作端延伸出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一侧外部;在两个导轨之间安装有带有滚轮的导向装置,在带有滚轮的导向装置上安装有提升构件,提升构件连接千斤顶,千斤顶电连接张拉设备;在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浇箱梁预应力筋或是T梁预应力筋张拉时所需重量较大的千斤顶吊装问题;实现了循环使用、节约工人体力、保证操作工人安全的同时也实现高效、准确的吊装千斤顶,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主要是用于现浇箱梁预应力筋或是T梁预应力筋在张拉过程中吊运千斤顶,属于建筑施工用品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建筑施工领域,现浇箱梁因其优越性被经常使用,在现浇箱梁施工中,通常在预应力现浇箱梁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需要用千斤顶张拉预应力钢筋,但千斤顶重量较大,人工搬动不易操作,且在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张拉所需要的千斤顶重量比较大,需要较多的工人进行抬放、安装,浪费人力;二是由于千斤顶的抬放、安装需要人力操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三是根据规范要求,为满足安全需要,在千斤顶张拉工作时,操作工人不能在其正前方行走、逗留。针对以上T梁预应力筋张拉存在的特点,目前为止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通常采用较小的千斤顶,单束张拉,然而对较长的T梁来讲,单束张拉不仅效率低而不满足规范要求。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以及工作可靠性较高的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能够实现千斤顶吊装节省人力、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实现节约资源,可以循环使用的同时还能实现高效、准确的吊装千斤顶,最大限度的为现浇箱梁预应力筋或是T梁预应力筋提供安全的张拉操作环境。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作为本技术一种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的改进,它包括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在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的非工作端上分别设置有推拉扶手(2)和配重装置摆放框(3),配重装置摆放框(3)内放置有配重块(4),在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导轨(5),导轨(5)工作端延伸出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一侧外部;在两个导轨(5)之间安装有带有滚轮的导向装置(6),在带有滚轮的导向装置(6)上安装有提升构件(7),提升构件(7)连接千斤顶(8),千斤顶(8)电连接张拉设备;在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移动装置(9)。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改进,所述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是由若干根纵横交错设置的钢管相互拼搭焊接而成的长形框架主体,该长形框架主体四周为栅栏结构。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拉扶手(2)延伸设置于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的非工作端一侧,在推拉扶手(2)上套设有与之相搭配完成工作的防护套(21),防护套(21)设置于推拉扶手(2)的手持部位。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套(21)为橡胶防护套,在该橡胶防护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数个连体结构的橡胶防滑突起物,突起物为颗粒状或是环形凸状。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配重装置摆放框(3)是由底部通过底板形成封闭、四周通过钢管围合形成栅栏结构的方形框体;所述配重块(4)为金属钢板或是混凝土砖块。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5)为两侧开有长形凹槽的长条状方形构件,该方形构件的固定端与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构件(7)为电动葫芦或是手动葫芦。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装置(6)主要是由导向架本体和导向轮两个部件构成,其中,导向装置(6)能在两个导轨(5)之间来回移动,导向架本体为梯子状结构,在梯子状结构的导向装置(6)两侧长边对称安装有若干个导向轮。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在移动装置(9)上设置有刹车装置;所述移动装置(9)为定向轮、万向轮或是轮子或者是定向轮、万向轮和轮子中任意两者混搭。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装置(9)包括两个万向轮和两个轮子,其中,两个万向轮对称设置于任意一端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的底部两角处;两个轮子对称设置于另一端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的底部两角处。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在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推拉扶手(2)、配重装置摆放框(3)、导轨(5)、导向装置(6)、提升构件(7)和千斤顶(8)以及移动装置(9)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喷涂有注塑层和防锈层以及警示层,警示层上涂有荧光粉。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在进行工作之前,需要将其进行制作并加以安装作为备用。制作时,该吊装装置制作比较精密,按照设定好的设计图纸由工厂统一加工制作,加工制作完成并安装完成后由搬运设备运至现场使用。安装时,施工人员手握设置于吊装装置一侧上的推拉扶手(2)将本技术通过移动装置(9)将该千斤顶(8)吊装移动至现浇箱梁(10)台座端头需要实施张拉工艺的现浇箱梁(10),锁死该移动装置(9),紧接着利用提升构件(7)松开钢丝绳,然后吊出预先已准备好的千斤顶(8)后,重新拉升至所需张拉的现浇箱梁预应力筋位置,随后先在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处的预埋锚垫板处安装工作锚具,然后利用带有滚轮的导向装置(6)前后调整千斤顶(8)距离所需张拉现浇箱梁预应力筋端头的位置,并使现浇箱梁预应力筋穿过千斤顶(8);随后继续利用带有滚轮的导向装置(6)将千斤顶(8)移动至所需张拉现浇箱梁预应力筋的根部位置,并与工作锚卡紧,在千斤顶(8)的另一端安装工具锚;最后,连接千斤顶(8)和张拉设备后,进行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处张拉完成后,先拆除工具锚放入指定的存放位置,再利用带有滚轮的导向装置(6)的前后移动和提升构件(7)的上下移动将千斤(8)顶脱离该处现浇箱梁预应力筋;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现浇箱梁预应力筋的张拉工作。最后,张拉完毕后,利用带有滚轮的导向装置(6)的前后移动和提升构件(7)的上下移动,将千斤顶(8)吊运指定的位置暂且摆放,切断千斤顶(8)和张拉设备的连接,清理、维修各个构成部件,随后将其整理搬运至存储仓库进行存储,以备下次循环张拉使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解决了现浇箱梁预应力筋或是T梁预应力筋张拉时,所需重量较大的千斤顶吊装问题;能够实现千斤顶吊装节省人力、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还能实现节约资源;2、本技术实现了循环使用的同时还能实现高效、准确的吊装千斤顶,最大限度的为现浇箱梁预应力筋或是T梁预应力筋提供安全的张拉操作环境;3、本技术操作简单,不需要特种作业人员、普通工人即可操作,实现千斤顶吊装的高效、精准,节约工人大量人力或体力、提高工作效率,可循环使用,保证操作工人的安全,符合国家绿色施工的要求;4、本技术的吊装装置的外部上涂防锈漆,因此可以防止生锈的同时也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实现环保的同时也节省了资源,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在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的非工作端上分别设置有推拉扶手(2)和配重装置摆放框(3),配重装置摆放框(3)内放置有配重块(4),在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导轨(5),导轨(5)工作端延伸出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一侧外部;在两个导轨(5)之间安装有带有滚轮的导向装置(6),在带有滚轮的导向装置(6)上安装有提升构件(7),提升构件(7)连接千斤顶(8),千斤顶(8)电连接张拉设备;在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移动装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在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的非工作端上分别设置有推拉扶手(2)和配重装置摆放框(3),配重装置摆放框(3)内放置有配重块(4),在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导轨(5),导轨(5)工作端延伸出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一侧外部;在两个导轨(5)之间安装有带有滚轮的导向装置(6),在带有滚轮的导向装置(6)上安装有提升构件(7),提升构件(7)连接千斤顶(8),千斤顶(8)电连接张拉设备;在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移动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是由若干根纵横交错设置的钢管相互拼搭焊接而成的长形框架主体,该长形框架主体四周为栅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扶手(2)延伸设置于千斤顶吊装装置本体(1)的非工作端一侧,在推拉扶手(2)上套设有与之相搭配完成工作的防护套(21),防护套(21)设置于推拉扶手(2)的手持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21)为橡胶防护套,在该橡胶防护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数个连体结构的橡胶防滑突起物,突起物为颗粒状或是环形凸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装置摆放框(3)是由底部通过底板形成封闭、四周通过钢管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洁力李家龙姚忠文何剑佟欣燃吴常胜王威钦夏友辉熊雪琴龙美睿陈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