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闽江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轿厢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09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消毒装置,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顶上设置有供液模块,所述供液模块包括气泵、消毒液储存箱,所述气泵连接有消毒液雾化腔,所述消毒液雾化腔与消毒液储存箱连接,所述消毒液雾化腔连接供液管的一端;所述消毒液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水平安装在所述轿厢内的左侧壁和、侧壁之间的中后部,所述喷淋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喷淋孔,所述喷淋孔内安装有喷淋头,所述供液管另一端连接喷淋管的一端,所述喷淋管的另一端密封并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装配有蜗杆,所述蜗杆由电机驱动。使消毒液更均匀的覆盖轿厢内表面和填充轿厢内的空间,杀死附着在电梯轿厢内表面的病毒和电梯轿厢内空气中的病毒,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维护
,特别是一种电梯轿厢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电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现代建筑都要用到的一种代步工具,通过轿厢在井道内上下运动将人送至目标楼层,节约时间和人力。安装有垂直升降电梯的建筑物普遍为高层建筑,在电梯的轿厢内普遍安装有轿厢扶手,在乘坐电梯时人们常常会倚靠再轿厢的内壁,由于呼吸道传染疾病(例如新冠病毒)容易通过飞沫或是手口的方式传播,且电梯的轿厢是密闭的环境,空气难以流通,细微的唾沫落在轿厢内,很有可能带着病毒直接附着在电梯轿厢的内表面,或是混着在轿厢内的空气中;为了阻断飞沫或是手口的传播途径,所以有必要对电梯轿厢内进行消毒,杀灭轿厢内的病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消毒装置,实现对轿厢内的喷淋消毒。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电梯轿厢消毒装置,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顶上设置有供液模块,所述供液模块包括气泵、消毒液储存箱,所述消毒液储存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气泵连接有消毒液雾化腔,所述消毒液雾化腔与消毒液储存箱连接,所述消毒液雾化腔连接供液管的一端;消毒液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水平安装在所述轿厢内的左侧壁和、侧壁之间的中后部,所述喷淋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喷淋孔,所述喷淋孔内安装有喷淋头,所述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喷淋管的一端,所述喷淋管的另一端密封并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装配有蜗杆,所述蜗杆由电机驱动;所述喷淋管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轿厢内的左、右侧壁的中后部连接。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轿厢内的后表面上位于所述喷淋管的后方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前端固定由清洁板,所述清洁板的前表面覆盖有清洁海绵。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轿厢内位于所述喷淋管和所述清洁板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的顶端与轿厢的顶板固定,隔板的底端与轿厢的底板固定,所述隔板上与所述喷淋管的相同高度处开设有清洁板推出窗口,所述隔板的后表面位于清洁板推出窗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下端连接有盖板,用于封闭清洁板推出窗口。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轿厢的左侧壁、所述轿厢的右侧壁末尾对称设置有凸部,所述喷淋管的左端与右端通过轴承与分别与轿厢左侧壁的凸部和轿厢右侧壁的凸部连接;所述供液管从所述轿厢左侧壁的凸部穿入连接所述喷淋管,所述轿厢右侧壁的凸部内安装蜗杆,所述喷淋管的右端固定连接转轴的左端,所述蜗轮安装在所述转轴上位于所述轿厢右侧壁的凸部内;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消毒装置,特别是适用于疫情期,在电梯进行维护的时候将消毒液雾化后通过喷淋管喷出到轿厢内,喷淋管喷出雾化消毒液的同时转动,使消毒液更均匀的覆盖轿厢内表面和填充轿厢内的空间,实现更好的消杀效果,杀死附着在电梯轿厢内表面的病毒和电梯轿厢内空气中的病毒,实现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巧妙的将扶手改为喷淋管,既可以作为扶手,也可将消毒液喷射出去,还能够对喷淋管的表面进行刷洗消毒,即对扶手进行消毒,阻断病毒的传播。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电梯轿厢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电梯轿厢消毒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向局部剖视图喷淋管不进行清洗各部件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1的A-A向局部剖视图喷淋管进行清洁时各部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消毒装置,包括轿厢1,所述轿厢1的顶上设置有供液模块,所述供液模块包括气泵4、消毒液储存箱2,所述消毒液储存箱2内设置有水泵(未图示),所述气泵4连接有消毒液雾化腔3,所述消毒液雾化腔3与消毒液储存箱2连接,所述消毒液雾化腔3连接供液管5的一端;消毒液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6,所述喷淋管6水平安装在所述轿厢1内的左侧壁和、侧壁之间的中后部,所述喷淋管6的管壁上开设有喷淋孔,所述喷淋孔内安装有喷淋头7,所述供液管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喷淋管6的一端,所述喷淋管6的另一端密封并连接有蜗轮9,所述蜗轮9装配有蜗杆10,所述蜗杆10由电机8驱动;所述喷淋管6的两端通过轴承11与所述轿厢1内的左、右侧壁的中后部连接,以利于喷淋管的顺滑转动。请继续参阅图3、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轿厢1内的后表面上位于所述喷淋管6的后方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4,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4的前端固定有清洁板15,所述清洁板15的前表面覆盖有清洁海绵16,用于擦拭喷淋管的表面,在喷淋管喷出消毒液时清洁版伸出使清洁海绵与喷淋管的表面接触,喷淋管转动喷出消毒液,消毒液附着在清洁海绵上,这个过程就可对喷淋管的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喷淋管平时可以作为电梯轿厢的扶手。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轿厢1内位于所述喷淋管6和所述清洁板15之间设置有隔板18,隔板18的顶端与轿厢1的顶板固定,隔板18的底端与轿厢1的底板固定,所述隔板18上与所述喷淋管6的相同高度处开设有清洁板推出窗口,所述隔板18的后表面位于清洁板推出窗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2,第二电动推杆12的下端连接有盖板13,用于封闭清洁板推出窗口,防止乘员将手伸入清洁版推出窗口内,产生意外伤害。请参见图1、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轿厢1的左侧壁、所述轿厢1的右侧壁末尾对称设置有凸部,所述喷淋管6的左端与右端通过轴承11与分别与轿厢1左侧壁的凸部和轿厢1右侧壁的凸部连接;所述供液管5从所述轿厢1左侧壁的凸部穿入连接所述喷淋管6,所述轿厢1右侧壁的凸部内安装蜗杆10,所述喷淋管6的右端固定连接转轴的左端,所述蜗轮9安装在所述转轴上位于所述轿厢1右侧壁的凸部17内;所述蜗轮9与所述蜗杆10配合,以利于实现喷淋管的均匀转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本电梯轿厢消毒装置所要求的保护的是具体的机械结构,对于如何控制电动缸、水泵、气泵等电路均不作保护要求。本技术具有以下工作原理:维保人员对电梯进行维护的时候,启动气泵、水泵,高压气体与消毒液同时通入无雾化腔内将消毒液雾化,通过供液管通入到喷淋管内,再由喷淋管的喷淋头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消毒装置,包括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顶上设置有供液模块,所述供液模块包括气泵、消毒液储存箱,所述消毒液储存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气泵连接有消毒液雾化腔,所述消毒液雾化腔与消毒液储存箱连接,所述消毒液雾化腔连接供液管的一端;消毒液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水平安装在所述轿厢内的左侧壁和、侧壁之间的中后部,所述喷淋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喷淋孔,所述喷淋孔内安装有喷淋头,所述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喷淋管的一端,所述喷淋管的另一端密封并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装配有蜗杆,所述蜗杆由电机驱动;所述喷淋管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轿厢内的左、右侧壁的中后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消毒装置,包括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顶上设置有供液模块,所述供液模块包括气泵、消毒液储存箱,所述消毒液储存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气泵连接有消毒液雾化腔,所述消毒液雾化腔与消毒液储存箱连接,所述消毒液雾化腔连接供液管的一端;消毒液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水平安装在所述轿厢内的左侧壁和、侧壁之间的中后部,所述喷淋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喷淋孔,所述喷淋孔内安装有喷淋头,所述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喷淋管的一端,所述喷淋管的另一端密封并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装配有蜗杆,所述蜗杆由电机驱动;所述喷淋管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轿厢内的左、右侧壁的中后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内的后表面上位于所述喷淋管的后方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前端固定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的前表面覆盖有清洁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祥盘李式真伏喜斌林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闽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