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质装饰板复合机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025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质装饰板复合机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多个输送辊,所述输送辊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机架上设有承接机构以及翻转驱动机构;所述承接机构包括承接胶辊、翻转横梁以及托辊,所述承接胶辊及翻转横梁分别设置于机架上端的两侧,且该承接胶辊与翻转横梁平行间隔设置且相互配合形成接料工位,所述托辊设于承接胶辊与翻转横梁之间;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翻转气缸,所述翻转气缸与翻转横梁相连接,通过翻转气缸驱动翻转横梁向下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传统芯材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质装饰板复合机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型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钢质装饰板复合机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质装饰板是将两张彩钢板分别压制成上板以及下板,通过粘胶剂在上板及下板之间加入芯材(传统的芯材为岩棉板、泡沫板)复合而成。现有装饰板在上料过程中,须将芯材采用人工搬运至上胶好的板型上,将芯材往前推使其与相邻的芯材对接并推送至复合机,当芯材被推送复合机内继续放置另一芯材再用力往前推,如此完成上料操作。然而,芯材的上料操作主要依靠人工搬运的方式,其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力,且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生产的规模化,更不适用于批量化的生产。所以亟需一种替换人工搬运的上料装置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钢质装饰板复合机上料装置,解决传统芯材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实现规模化批量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质装饰板复合机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多个输送辊,所述输送辊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机架上设有承接机构以及翻转驱动机构;所述承接机构包括承接胶辊、翻转横梁以及托辊,所述承接胶辊及翻转横梁分别设置于机架上端的两侧,且该承接胶辊与翻转横梁平行间隔设置且相互配合形成接料工位,所述托辊设于承接胶辊与翻转横梁之间;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翻转气缸,所述翻转气缸与翻转横梁相连接,通过翻转气缸驱动翻转横梁向下翻转。上述结构中,所述机架上端的一侧设有两个固定块,所述承接胶辊转动地安装于两个固定块上;机架上端的另一侧设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上分别设有轴承座;所述翻转横梁设置于两个轴承座之间、且相对于所述轴承座的外侧端分别设有旋转轴,翻转横梁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支撑块上的轴承座转动连接。上述结构中,所述旋转轴一端贯穿轴承座且贯穿的部分连接有翻转支板,所述翻转支板与所述翻转气缸的推杆相连接;翻转气缸驱动推杆上下移动时,可通过翻转支板驱动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翻转横梁向下翻转。上述结构中,所述翻转横梁的下方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输送辊之间形成一供芯材进入的送料口,且该送料口仅能容纳一张芯材穿过。上述结构中,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推板机构,所述推板机构包括固定条、推板条以及推紧气缸,所述固定条设置于机架的前侧边缘,所述机架的后侧边缘设有安装块,所述推紧气缸设置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推板条设置于所述推紧气缸的推杆上。上述结构中,所述托辊安装于承接胶辊与翻转横梁之间的中部位置,托辊的尺寸小于承接胶辊尺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解决传统芯材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利用高低差的原理及挡板的作用,使第二张芯材相对于翻转横梁的一端掉落至上第一张芯材之上,且在挡板的阻挡下使得第二张芯材被挡停在送料口处;等第一张芯材通过送料口时,第二张芯材能够自动掉进送料口并往前滑行与第一张芯材无缝对接,进而完成送料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料后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图中:机架1、承接机构2、翻转驱动机构3、推板机构4、输送辊11、包括承接胶辊21、翻转横梁22、托辊23、旋转轴24、翻转支板25、挡板26、翻转气缸31、固定条41、推板条42、推紧气缸43。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钢质装饰板复合机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多个输送辊11,上述多个输送辊11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布,机架1上还设有承接机构2、翻转驱动机构3以及推板机构4;承接机构2包括承接胶辊21、翻转横梁22以及托辊23,承接胶辊21及翻转横梁22分别设置于机架1上端的两侧,且该承接胶辊21与翻转横梁22平行间隔设置且相互配合形成用于放置芯材的接料工位。托辊23安装于承接胶辊21与翻转横梁22之间的中部位置,其中,托辊23的尺寸小于承接胶辊21尺寸,托辊23处于承接胶辊21的下方,使得芯材掉落时,托辊23能够支撑芯材,使芯材能够往前滑行。翻转驱动机构3包括翻转气缸31,翻转气缸31与翻转横梁22相连接,通过翻转气缸31可驱动翻转横梁22向下翻转。更详尽地,机架1上端的一侧设有两个固定块12,承接胶辊21转动地安装于两个固定块12上。机架1上端的另一侧设有两个支撑块13,两个支撑块13上分别设有轴承座(图未示);翻转横梁22设置于两个轴承座之间、且相对于两个轴承座的外侧端分别设有旋转轴24,翻转横梁22通过旋转轴24与支撑块13的轴承座转动连接。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旋转轴24一端贯穿轴承座且贯穿的部分连接有翻转支板25,翻转支板25与翻转气缸31的推杆相连接;翻转气缸31驱动推杆上下移动时,可通过翻转支板25驱动旋转轴24转动,进而带动翻转横梁22向下翻转。进一步地,位于翻转横梁22的下方设有挡板26,挡板26与输送辊11之间形成一供芯材进入的送料口(图未示),其中,挡板26与输送辊11的空间为18毫米,芯材的厚度为12毫米的石膏板,这样使得该送料口仅能容纳一张石膏板穿过。优选地,推板机构4包括固定条41、推板条42以及推紧气缸43,固定条41设置于机架1的前侧边缘,机架1的后侧边缘设有安装块(图未示),推紧气缸43设置于安装块上,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推紧气缸43为两组、分别固定安装于安装块上;推板条42设置于两组推紧气缸43的推杆上,且该推板条42与固定条41一一对应。即推紧气缸43能够驱动推板条42将芯材推紧就位,使得芯材沿其长度方向运动不会偏移。也就是说,在上料过程中,上料抓手将第一张芯材放置于承接胶辊21上,等第一张芯材的末端通过承接胶辊21并掉落至托辊23时,上料抓手马上抓取第二张芯材将其放置于承接胶辊21与翻转横梁22的接料工位上;翻转气缸31控制翻转横梁22向下翻转,第二张芯材相对于翻转横梁22的一端掉落至第一张芯材之上,且在挡板26的阻挡下使得第二张芯材被挡停在送料口处与第一张芯材接触摩擦;等第一张芯材通过送料口时,第二张芯材利用高低差原理自动掉进送料口并往前滑行与第一张芯材无缝对接,进而使得芯材能够依次送进复合机内,完成送料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优选实施方式,并非限制本专利范围,凡是利用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质装饰板复合机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多个输送辊,所述输送辊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承接机构以及翻转驱动机构;所述承接机构包括承接胶辊、翻转横梁以及托辊,所述承接胶辊及翻转横梁分别设置于机架上端的两侧,且该承接胶辊与翻转横梁平行间隔设置且相互配合形成接料工位,所述托辊设于承接胶辊与翻转横梁之间;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翻转气缸,所述翻转气缸与翻转横梁相连接,通过翻转气缸驱动翻转横梁向下翻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质装饰板复合机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多个输送辊,所述输送辊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承接机构以及翻转驱动机构;所述承接机构包括承接胶辊、翻转横梁以及托辊,所述承接胶辊及翻转横梁分别设置于机架上端的两侧,且该承接胶辊与翻转横梁平行间隔设置且相互配合形成接料工位,所述托辊设于承接胶辊与翻转横梁之间;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翻转气缸,所述翻转气缸与翻转横梁相连接,通过翻转气缸驱动翻转横梁向下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质装饰板复合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端的一侧设有两个固定块,所述承接胶辊转动地安装于两个固定块上;机架上端的另一侧设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上分别设有轴承座;所述翻转横梁设置于两个轴承座之间、且相对于所述轴承座的外侧端分别设有旋转轴,翻转横梁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支撑块上的轴承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质装饰板复合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培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昌隆彩图钢隔断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