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总成缸盖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017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缸盖翻转装置,包括镜面对称的压紧机构和气缸,所述翻转装置两端连接有运输带,以及底部设有底座,所述翻转装置两端设有对称的转环,两个转环之间固接有上下镜面对称的固定板,气缸的缸体固接于固定板,活塞杆固接于压紧机构,底座上设有用于带动转环转动的驱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节省空间;(2)可以方便的翻转大体积大重量的动力总成缸盖;(3)翻转动力总成缸盖前后都可以快捷运输;(4)结构牢固,经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总成缸盖翻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夹紧翻转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总成缸盖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对动力总成缸盖进行运输或者操作时,有时需要将动力总成缸盖翻转进行操作,现有技术为人工翻转或者复杂的翻转机构,但有些机构会受到空间限制,且现有的翻转机构结构大,空间占有过大,而且为了保证动力总成缸盖在翻转后不会受损,需要在翻转过程中夹紧动力总成缸盖,此时就需要设计一种夹紧翻转装置;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夹紧翻转机构”,其公告号CN105479407B,包括底板上通过支柱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部左后侧安装有载板,载板上放置动力总成缸盖,支撑板上通过气缸固定板装有气缸,气缸前端通过连接头连接着直齿条;直齿条上配合装有齿轮;支撑板上装有轴承固定板,轴承固定板上安装有轴承,齿轮安装在齿轮轴上,且齿轮轴穿过轴承,齿轮轴的端部装有翻转板;翻转板上安装有夹紧气缸,夹紧气缸上连有两个夹爪;支撑板上位于载板的后部安装有推紧机构,推紧机构可推紧动力总成缸盖的后侧。以上专利结构复杂,用于直接翻转的结构占比不大,大部分结构可以更加优化;且此专利的夹爪尺寸有限,不方便翻转大体积大重量的动力总成缸盖;翻转后的动力总成缸盖无法直接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夹紧翻转机构结构不够优化,浪费了空间,夹爪尺寸有限,不方便翻转大体积大重量的动力总成缸盖,且运输和翻转无法快捷过渡的问题,提供一种动力总成缸盖翻转装置,节省空间,可以方便的翻转大体积大重量的动力总成缸盖,翻转动力总成缸盖前后都可以快捷运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总成缸盖翻转装置,包括镜面对称的压紧机构和气缸,所述翻转装置两端连接有运输带,以及底部设有底座,所述翻转装置两端设有对称的转环,两个转环之间固接有上下镜面对称的固定板,气缸的缸体固接于固定板,活塞杆固接于压紧机构,底座上设有用于带动转环转动的驱动轮。压紧机构上下对称,用于压紧动力总成缸盖,提供摩擦力,防止动力总成缸盖左右平移。气缸用于提供压紧力。翻转装置和运输带中间无过渡结构,即运输的动力总成缸盖可以直接进入翻转结构进行翻转操作,十分方便。底座用于支撑所有部件。转环可以转动,继而可以带动固定板转动。两块固定板固接于转环的上下两侧,固定板连接着压紧机构,动力总成缸盖被压紧后随着固定板一起翻转。气缸以固定板为固定不动的底板,通过活塞杆带动压紧机构上下运动。驱动轮可以通过摩擦力带动转环转动,并且可以控制转环转动的角度,实现任意角度的翻转。作为优选,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限位套,活塞杆通过压紧固接板固接于压紧机构,压紧机构上设有与限位套配合的限位柱。限位柱穿过限位套,相配合的限位柱和限位套帮助压紧机构水平不发生错位。作为优选,驱动轮周侧设有用于限位转环的环形槽。驱动轮周侧的环形槽用于使转环不发生水平位移,限位于驱动轮环形槽内,防止失位。作为优选,驱动轮位于转环两侧,一个转环对应设有两个驱动轮,驱动轮旁设有驱动支架,驱动轮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外设有保护壳。多位分布的驱动轮可以更加稳定为转轮提供驱动力,利用转轮的重力增加摩擦力,减少转轮打滑的概率。驱动支架通过轴与驱动轮连接,为驱动轮提供支持。保护壳用于保护驱动电机,防尘防水。作为优选,底座下方设有加强架。加强架可以提高底座的结构强度。作为优选,压紧机构的最低位和运输带在同一高度。动力总成缸盖在运输带和压紧机构的运输不会被凸起或者高低平面阻挡,动力总成缸盖可以无障碍运输和翻转。作为优选,转环下方设有限位支持扣,限位支持扣内设有滚珠。限位支持扣上端扣合住转轮,内部的滚珠与转轮滚动摩擦,摩擦力小。限位支持扣和两个驱动轮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可以防止转轮发生倾翻或失位。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节省空间;(2)可以方便的翻转大体积大重量的动力总成缸盖;(3)翻转动力总成缸盖前后都可以快捷运输;(4)结构牢固,经久耐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气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转环的结构示意图。1-运输带、2-转环、3-驱动轮、4-驱动电机、5-固定板、6-气缸、7-压紧机构、8-底座、9-加强架、10-驱动支架、11-气管、12-活塞杆、13-限位柱、14-限位套、15-压紧固接板、16-限位支持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动力总成缸盖翻转装置,包括镜面对称的压紧机构7和气缸6,所述装置两端连接有运输带1,压紧机构7的最低位和运输带1在同一高度。动力总成缸盖在运输带1和压紧机构7的运输不会被凸起或者高低平面阻挡,动力总成缸盖可以无障碍运输和翻转。运输带1内设有圆轴,两边使用推动机构将动力总成缸盖推送,动力总成缸盖得以在运输带1和夹紧翻转装置内移动。底部设有底座8,所述翻转装置两端设有对称的转环2,两个转环2之间固接有上下镜面对称的固定板5,气缸6的缸体固接于固定板5,活塞杆12固接于压紧机构7,气缸6的活塞杆12穿过固定板5,固定板5上设有限位套14,活塞杆12通过压紧固接板15固接于压紧机构7,压紧机构7上设有与限位套14配合的限位柱13。限位柱13穿过限位套14,相配合的限位柱13和限位套14帮助压紧机构7水平不发生错位。气缸6连接有用于进气的气管11底座8上设有用于带动转环2转动的驱动轮3,驱动轮3周侧设有用于限位转环2的环形槽。驱动轮3周侧的环形槽用于使转环2不发生水平位移,限位于驱动轮3环形槽内,防止失位。驱动轮3位于转环2两侧,一个转环2对应设有两个驱动轮3,驱动轮3旁设有驱动支架10,驱动轮3连接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外设有保护壳。多位分布的驱动轮3可以更加稳定为转轮提供驱动力,利用转轮的重力增加摩擦力,减少转轮打滑的概率。驱动支架10通过轴与驱动轮3连接,为驱动轮3提供支持。保护壳用于保护驱动电机4,防尘防水。转环2下方设有限位支持扣16,限位支持扣16内设有滚珠。限位支持扣16上端扣合住转轮,内部的滚珠与转轮滚动摩擦,摩擦力小。限位支持扣16和两个驱动轮3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可以防止转轮发生倾翻或失位。压紧机构7上下对称,用于压紧动力总成缸盖,提供摩擦力,防止动力总成缸盖左右平移。气缸6用于提供压紧力。翻转装置和运输带1中间无过渡结构,即运输的动力总成缸盖可以直接进入翻转结构进行翻转操作,十分方便。底座8用于支撑所有部件。转环2可以转动,继而可以带动固定板5转动。两块固定板5固接于转环2的上下两侧,固定板5连接着压紧机构7,动力总成缸盖被压紧后随着固定板5一起翻转。气缸6以固定板5为固定不动的底板,通过活塞杆12带动压紧机构7上下运动。驱动轮3可以通过摩擦力带动转环2转动,并且可以控制转环2转动的角度,实现任意角度的翻转。底座8下方设有加强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总成缸盖翻转装置,包括镜面对称的压紧机构(7)和气缸(6),所述翻转装置两端连接有运输带(1),以及底部设有底座(8),其特征是,所述翻转装置两端设有对称的转环(2),两个转环(2)之间固接有上下镜面对称的固定板(5),气缸(6)的缸体固接于固定板(5),活塞杆(12)固接于压紧机构(7),底座(8)上设有用于带动转环(2)转动的驱动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总成缸盖翻转装置,包括镜面对称的压紧机构(7)和气缸(6),所述翻转装置两端连接有运输带(1),以及底部设有底座(8),其特征是,所述翻转装置两端设有对称的转环(2),两个转环(2)之间固接有上下镜面对称的固定板(5),气缸(6)的缸体固接于固定板(5),活塞杆(12)固接于压紧机构(7),底座(8)上设有用于带动转环(2)转动的驱动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缸盖翻转装置,其特征是,气缸(6)的活塞杆(12)穿过固定板(5),固定板(5)上设有限位套(14),活塞杆(12)通过压紧固接板(15)固接于压紧机构(7),压紧机构(7)上设有与限位套(14)配合的限位柱(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缸盖翻转装置,其特征是,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勇胡静
申请(专利权)人:铜车马动力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