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坚专利>正文

一种上下踩踏型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856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下踩踏型自行车,涉及交通工具类领域,能够解决现有的自行车存在运动止点的问题。该上下踩踏型自行车包括固定在车架上的传动系统和回动装置;回动装置位于左传动单元和右传动单元之间;回动装置包括第一回动件、第二回动件、第三回动件;传动系统包括左传动单元、右传动单元以及聚合传动单元;左传动单元与第一回动件和聚合传动单元连接;右传动单元与第三回动件和聚合传动单元连接;第二回动件与第一回动件和第三回动件均连接;聚合传动单元还与后轮的后轮轴连接;聚合传动单元用于将左传动单元、右传动单元分别间隔传动的动力,通过回动装置组合成连续向前的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踩踏型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踩踏型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人们喜爱的交通、健身、休闲娱乐性产品。传统的自行车虽然结构简单成熟,但采用的是脚踏圆周蹬踏传动,存在运行止点,传动效率低。为克服传统自行车的缺点,专利技术了许多上下踩踏型自行车,但都是在原自行车构架的基础上进行专利技术,存在结构复杂、性能不够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构架的上下踩踏型自行车,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清晰,性能稳定可靠的上下踩踏型自行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踩踏型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车架,所述上下踩踏型自行车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传动系统和回动装置;所述回动装置位于所述左传动单元和所述右传动单元之间;所述回动装置包括第一回动件、第二回动件、第三回动件;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左传动单元、右传动单元以及聚合传动单元;所述左传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回动件和所述聚合传动单元连接;所述右传动单元与所述第三回动件和所述聚合传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回动件与所述第一回动件和所述第三回动件均连接;所述聚合传动单元还与所述后轮的后轮轴连接;所述聚合传动单元用于将所述左传动单元、所述右传动单元分别间隔传动的动力,通过所述回动装置组合成连续向前的动力。本技术的上下踩踏型自行车,解决了传统的自行车和其他上下踩踏型自行车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齿轮传动效率高,传动准确,结构紧凑,工作可靠的特性,提供了一种双中轴单链条上下踩踏型自行车,把自行车的传动系统和回动装置分开,传动系统使用平行双曲柄机构结合链条传动方式传动来实现,回动装置使用齿轮传动或齿轮传动结合平行双曲柄机构方式来实现,结构简单清晰,性能稳定可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包括下管叉、立管叉、车座、上管、扶手、首管、后上叉、左后下管、右后下管、左中轴、右中轴;所述左传动单元包括:左曲柄和踏板、左中轴、左轴承、第一左传动单元曲柄、左传动单元连杆、第二左传动单元曲柄、左传动单元棘轮;所述右传动单元包括:右曲柄和踏板、右中轴、右轴承、第一右传动单元曲柄、右传动单元连杆、第二右传动单元曲柄、右传动单元棘轮;所述聚合传动单元包括:聚合传动单元轴、左聚合传动单元轴承、右聚合传动单元轴承、链轮、链条、飞轮;所述回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左中轴和所述右中轴之间,且所述第一回动件与所述左中轴连接,所述第三回动件与所述右中轴连接;所述左中轴通过所述左轴承与所述下管叉、所述立管叉和所述左后下管连接;所述左中轴通过所述第二左传动单元曲柄、所述左传动单元连杆、所述第一左传动单元曲柄组成的平行双曲柄机构以及所述左传动单元棘轮与所述聚合传动单元轴连接;所述右中轴通过所述右轴承与所述下管叉、所述立管叉和所述右后下管连接;所述右中轴通过所述第二右传动单元曲柄、右传动单元连杆和第一传动单元曲柄组成的平行双曲柄机构以及所述右传动单元棘轮与所述聚合传动单元轴连接;所述第一左传动单元曲柄、所述第二左传动单元曲柄与所述第一右传动单元曲柄、所述第二右传动单元曲柄长度相等;所述左传动单元连杆与所述右传动单元连杆长度相等;所述聚合传动单元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左聚合传动单元轴承和所述右聚合传动单元轴承固定在所述立管叉的两端;所述聚合传动单元轴与所述链轮连接;所述链轮和所述飞轮通过所述链条连接,所述飞轮通过棘轮安装在所述后轮轴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回动件为平行双曲柄机构,第二回动件为第一直齿轮,第三回动件为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一回动件包括回动连杆以及与回动连杆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回动曲柄和第二回动曲柄;所述第一直齿轮和所述第二直齿轮沿竖直方向上啮合,所述第一回动曲柄与所述第一直齿轮通过回动装置轴连接,所述第二回动曲柄与所述左中轴连接;并且所述平行双曲柄机构与第一直齿轮和所述第二直齿轮并列设置,所述第二直齿轮与所述右中轴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齿轮和所述第二直齿轮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一回动曲柄和所述第二回动曲柄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和所述第二直齿轮的半径相等,所述回动连杆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和所述第二直齿轮的直径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动件为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左中轴连接;所述第二回动件为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三回动件为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右中轴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沿竖直方向上并列设置,所述第二锥齿轮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三锥齿轮之间,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均啮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半径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管叉的第一端与首管连接,所述下管叉的第二端分别与左轴承、右轴承连接,或者所述下管叉的第二端分别与左后下管、右后下管连接;所述立管叉的第一端与上管及后上叉连接,所述立管叉的第二端分别与左轴承、右轴承连接,或者所述立管叉的第二端分别与左后下管、右后下管连接;所述左后下管与左轴承连接;所述右后下管与右轴承连接;所述左轴承与下管叉、立管叉和左后下管连接;所述右轴承与下管叉、立管叉和右后下管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下踩踏型自行车分开设置传动系统(包括左传动单元、右传动单元和聚合传动单元)以及回动装置,在通过左传动单元带动聚合传动单元驱动自行车前进的同时,能够通过回动装置中的内部结构(第一回动件、第二回动件、第三回动件)将右传动单元反方向复位,在通过右传动单元带动聚合传动单元驱动自行车前进的同时,能够通过回动装置中的内部结构将左传动单元反方向复位,从而避免了出现运动止点,持续驱动自行车前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踩踏型自行车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踩踏型自行车的车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踩踏型自行车的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下踩踏型自行车的传动系统组成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回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01-自行车;1-下管叉;2-立管叉;3-车座;4-后轮;5-前轮;6-上管;7-扶手;8-首管;9-后上叉;10-链轮;11-链条;12-飞轮;13-聚合传动单元轴;100-左传动单元;200-右传动单元;300-聚合传动单元;401-第一回动件;402-第二回动件;403-第三回动件;A-回动装置;B1-回动装置轴;B2-第一直齿轮;B3-第二直齿轮;B4-第一回动曲柄;B5-回动连杆;B6-第二回动曲柄;B7-第一回动装置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踩踏型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踩踏型自行车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传动系统和回动装置;/n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左传动单元、右传动单元以及聚合传动单元;所述回动装置位于所述左传动单元和所述右传动单元之间;所述回动装置包括第一回动件、第二回动件、第三回动件;/n所述左传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回动件及所述聚合传动单元连接;所述右传动单元与所述第三回动件及所述聚合传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回动件与所述第一回动件和所述第三回动件均连接;所述聚合传动单元与所述后轮的后轮轴连接;/n所述聚合传动单元用于将所述左传动单元、所述右传动单元分别间隔传动的动力,通过所述回动装置组合成连续向前的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踩踏型自行车,包括前轮、后轮、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踩踏型自行车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传动系统和回动装置;
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左传动单元、右传动单元以及聚合传动单元;所述回动装置位于所述左传动单元和所述右传动单元之间;所述回动装置包括第一回动件、第二回动件、第三回动件;
所述左传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回动件及所述聚合传动单元连接;所述右传动单元与所述第三回动件及所述聚合传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回动件与所述第一回动件和所述第三回动件均连接;所述聚合传动单元与所述后轮的后轮轴连接;
所述聚合传动单元用于将所述左传动单元、所述右传动单元分别间隔传动的动力,通过所述回动装置组合成连续向前的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踩踏型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下管叉、立管叉、车座、上管、扶手、首管、后上叉、左后下管、右后下管、左中轴、右中轴;
所述左传动单元包括:左曲柄和踏板、左中轴、左轴承、第一左传动单元曲柄、左传动单元连杆、第二左传动单元曲柄、左传动单元棘轮;
所述右传动单元包括:右曲柄和踏板、右中轴、右轴承、第一右传动单元曲柄、右传动单元连杆、第二右传动单元曲柄、右传动单元棘轮;
所述聚合传动单元包括:聚合传动单元轴、左聚合传动单元轴承、右聚合传动单元轴承、链轮、链条、飞轮;
所述回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左中轴和所述右中轴之间,且所述第一回动件与所述左中轴连接,所述第三回动件与所述右中轴连接;
所述左中轴通过所述左轴承与所述下管叉、所述立管叉和所述左后下管连接;所述左中轴通过所述第二左传动单元曲柄、所述左传动单元连杆、所述第一左传动单元曲柄组成的平行双曲柄机构以及所述左传动单元棘轮与所述聚合传动单元轴连接;
所述右中轴通过所述右轴承与所述下管叉、所述立管叉和所述右后下管连接;所述右中轴通过所述第二右传动单元曲柄、右传动单元连杆和第一右传动单元曲柄组成的平行双曲柄机构以及所述右传动单元棘轮与所述聚合传动单元轴连接;
所述第一左传动单元曲柄、所述第二左传动单元曲柄与所述第一右传动单元曲柄、所述第二右传动单元曲柄长度相等;所述左传动单元连杆与所述右传动单元连杆长度相等;
所述聚合传动单元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左聚合传动单元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坚
申请(专利权)人:周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