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83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4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属于婴儿车技术领域,结构上由支撑座、小轮、支撑架、往复板、摇篮、保护箱、物品箱、前轮、后轮、支撑柱板、操作杆和传动机构连接组成,通过调节挂挡把手,使后拨挡片作用于第一、二离合器上,通过踩踏脚蹬驱动关联齿轮可实现婴儿车的骑行;通过调节挂挡把手,使前拨档片作用于第三离合器,通过踩踏脚蹬驱动关联齿轮即可实现摇篮的前后晃动;松开前拨档片和后拨档片,通过踩踏脚蹬实现空转锻炼的功能;通过驱动操作杆,可实现婴儿车前轮的转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满足普通婴儿车的使用需求下,实现了一车多用,丰富了婴儿车的使用功能,进一提高了婴儿车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
本技术属于婴儿车
,涉及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集锻炼、骑行、摇动和推行功能于一体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根据宝宝的成长、使用用途,婴儿车可以分成各种车型,随着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婴儿车的需求不断提高,婴儿车企业在动力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加大了设计和研发力度。尽管现在的婴儿车的品牌和种类十分的丰富,但市场上的婴儿车依旧是以传统的婴儿车为主,其使用功能较为单一,很多家庭均有闲置的婴儿车,甚至不止一辆,弃之可惜,不弃无用,浪费资源且占地方。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2749333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骑行的婴儿车,包括可伸缩的中管,中管的一端连接有坐管和后管,坐管内套接有车座轴,车座轴上部连接有车座,坐管的下部连接有中轴,中轴的两端连接有脚踏板,后管远离中管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后轮,脚踏板与后轮通过链条连接;中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横管,横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前轮,每个前轮的两端连接有前叉,两个前叉的上端分别与U型竖管的两端连接,竖管的中部活动连接有T型车把,每个前叉的外部套有前管,两个前管之间连接有婴儿睡袋,整体结构上由自行车和婴儿睡床组合构成,能够实现骑行和推行,但无其他功能,使用功能单一。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6330003技术专利公开了具有骑行功能的婴儿推车,包括推车本体、婴儿车、婴儿车前轮、婴儿车后轮、传动杆、支撑杆、把手、手刹、连接杆、伸缩杆、座垫和伸缩调节旋钮,推车本体一侧设有婴儿车,婴儿车底部前端设有婴儿车前轮,婴儿车底部后端设有婴儿车后轮,婴儿车前轮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顶端上方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方设有把手,把手两侧表面均设有手刹,婴儿车表面一侧中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顶端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方设有座垫,座垫下方一侧设有伸缩调节旋钮,通过把手控制婴儿车前轮的前进方向,从而达到转弯的目的,通过手刹在骑行过程中进行减速处理,通过伸缩杆和伸缩调节旋钮对座垫的高度进行调节,达到合适的骑行高度,增加了骑行的安全性,通过驱动轮和脚踏可以进行脚踏骑行,从而提供动力,达到骑行的目的,通过储物柜可以在户外散步时,对婴儿所需的物品和玩具进行携带,但其主要功能是便于推行,使用功能并未得到实质性的增加。综上所述,市面上的婴儿车基本都是通过推行或骑行,功能非常单一,因此对现有婴儿车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以丰富其使用功能,增加其使用价值,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婴儿车使用功能单一等不足,提出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在满足普通婴儿车的使用需求下,还可方便的实现婴儿车的摇晃、推行、骑行、锻炼功能,实现了一车多用,丰富了婴儿车的使用功能,进一提高了婴儿车的使用价值。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由支撑座、小轮、支撑架、往复板、摇篮、保护箱、物品箱、前轮、后轮、支撑柱板、操作杆和传动机构连接组成;所述小轮连接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下方,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设有座椅;所述支撑架的上部外侧通过折叠销与所述支撑座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架上部的内侧设有滑槽,所述往复板两侧面上固定设有滚动轴,所述滚动轴滑动连接在支撑架内侧的滑槽中,所述摇篮固定设置在所述往复板的上方,所述往复板的底面上设有保护箱,所述往复板的底面上连接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的两头均设有限位滑杆,所述支撑架的下方设有支撑柱板,所述支撑柱板的外侧连接设有前轮和后轮,所述支撑柱板的上方设有物品箱,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柱板的内侧;所述传动机构由脚蹬、齿轮、齿条、拨档片、传动杆、离合器、传动叶片、转向连杆和挂挡把手连接构成,所述操作杆设置在所述后轮的轮轴处,所述操作杆的底部连接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前轮的轮轴上设有转向连杆,所述转向连杆的中部固定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上啮合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连接设有连杆,所述脚蹬所在的轴上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底部啮合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所在轴的轴端上设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上啮合设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所在轴的两端设有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在轴上还设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七齿轮上啮合设有第八齿轮,所述第八齿轮所在轴的轴端连接设有第九齿轮,所述第九齿轮上啮合设有第十齿轮,所述第十齿轮上连接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连接设有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外侧设有第十一齿轮,所述第十一齿轮上啮合设有第十二齿轮,所述第十二齿轮的中部连接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部设有传动叶片,所述转轴的顶端插入至所述滑槽中,所述传动叶片旋转设置在两根所述限位滑杆之间,所述挂挡把手设置在所述转轴与所述操作杆之间,所述挂挡把手上连接设有前拨档片和后拨档片,在所述挂挡把手的推动下,所述前拨档片实现与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离合,所述后拨档片实现与第三离合器的离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圆柱直齿轮,两齿轮的公称直径相同。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八齿轮、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第十二齿轮均为圆锥齿轮。所述转向连杆为双摇杆平面四连杆机构。所述连杆的数量为2根,两根连杆等长且相互平行,连杆的杆端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销轴连接,且每个轮面上的两个销轴相隔180°设置。所述传动叶片为3叶片结构,每个叶片的叶尖呈椭圆弧结构,每个叶片的根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限位滑杆的高度大于传动叶片的厚度。所述转轴与传动叶片之间键连接固定,转轴与滑槽形成滑动间隙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婴儿车,结构上由支撑座、小轮、支撑架、往复板、摇篮、保护箱、物品箱、前轮、后轮、支撑柱板、操作杆和传动机构连接组成,通过调节挂挡把手,使后拨挡片作用于第一、二离合器上,通过踩踏脚蹬驱动关联齿轮可实现婴儿车的骑行;通过调节挂挡把手,使前拨档片作用于第三离合器,通过踩踏脚蹬驱动关联齿轮即可实现摇篮的前后晃动;松开前拨档片和后拨档片,通过踩踏脚蹬实现空转锻炼的功能;通过驱动操作杆,可实现婴儿车前轮的转向;本技术在满足普通婴儿车的使用需求下,实现了一车多用,丰富了婴儿车的使用功能,进一提高了婴儿车的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往复板底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操作杆1、往复板2、保护箱3、摇篮4、支撑架5、物品箱6、支撑柱板7、挂挡把手8、小轮9、支撑座10、座椅11、传动机构12、前轮13、后轮14、脚蹬15、折叠销16、第一离合器17、后拨档片18、前拨档片19、转轴20、传动叶片21、第十二齿轮22、第十一齿轮23、第三离合器24、第二齿轮25、齿条26、转向连杆27、连杆28、第十齿轮29、第九齿轮30、传动杆31、第八齿轮32、第二离合器33、第七齿轮34、第五齿轮35、第六齿轮36、第四齿轮37、第三齿轮38、第一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由支撑座(10)、小轮(9)、支撑架(5)、往复板(2)、摇篮(4)、保护箱(3)、物品箱(6)、前轮(13)、后轮(14)、支撑柱板(7)、操作杆(1)和传动机构(12)连接组成;/n所述小轮(9)连接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0)的下方,所述支撑座(10)的上方设有座椅(11);所述支撑架(5)的上部外侧通过折叠销(16)与所述支撑座(10)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架(5)上部的内侧设有滑槽,所述往复板(2)两侧面上固定设有滚动轴(40),所述滚动轴(40)滑动连接在支撑架(5)内侧的滑槽中,所述摇篮(4)固定设置在所述往复板(2)的上方,所述往复板(2)的底面上设有保护箱(3),所述往复板(2)的底面上连接设有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的中部设有滑槽(41),所述固定板(42)的两头均设有限位滑杆(43),所述支撑架(5)的下方设有支撑柱板(7),所述支撑柱板(7)的外侧连接设有前轮(13)和后轮(14),所述支撑柱板(7)的上方设有物品箱(6),所述传动机构(12)设置在所述支撑柱板(7)的内侧;/n所述传动机构(12)由脚蹬(15)、齿轮、齿条(26)、拨档片、传动杆(31)、离合器、传动叶片(21)、转向连杆(27)和挂挡把手(8)连接构成,所述操作杆(1)设置在所述后轮(14)的轮轴处,所述操作杆(1)的底部连接设有第一齿轮(39),所述前轮(13)的轮轴上设有转向连杆(27),所述转向连杆(27)的中部固定设有齿条(26),所述齿条(26)上啮合设有第二齿轮(25),所述第一齿轮(39)与第二齿轮(25)之间连接设有连杆(28),所述脚蹬(15)所在的轴上设有第三齿轮(38),所述第三齿轮(38)底部啮合设有第四齿轮(37),所述第四齿轮(37)所在轴的轴端上设有第五齿轮(35),所述第五齿轮(35)上啮合设有第六齿轮(36),所述第六齿轮(36)所在轴的两端设有第一离合器(17)和第二离合器(33),所在轴上还设有第七齿轮(34),所述第七齿轮(34)上啮合设有第八齿轮(32),所述第八齿轮(32)所在轴的轴端连接设有第九齿轮(30),所述第九齿轮(30)上啮合设有第十齿轮(29),所述第十齿轮(29)上连接设有传动杆(31),所述传动杆(31)上连接设有第三离合器(24),所述第三离合器(24)外侧设有第十一齿轮(23),所述第十一齿轮(23)上啮合设有第十二齿轮(22),所述第十二齿轮(22)的中部连接设有转轴(20),所述转轴(20)的上部设有传动叶片(21),所述转轴(20)的顶端插入至所述滑槽(41)中,所述传动叶片(21)旋转设置在两根所述限位滑杆(43)之间,所述挂挡把手(8)设置在所述转轴(20)与所述操作杆(1)之间,所述挂挡把手(8)上连接设有前拨档片(19)和后拨档片(18),在所述挂挡把手(8)的推动下,所述前拨档片(19)实现与第一离合器(17)和第二离合器(33)的离合,所述后拨档片(18)实现与第三离合器(24)的离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由支撑座(10)、小轮(9)、支撑架(5)、往复板(2)、摇篮(4)、保护箱(3)、物品箱(6)、前轮(13)、后轮(14)、支撑柱板(7)、操作杆(1)和传动机构(12)连接组成;
所述小轮(9)连接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0)的下方,所述支撑座(10)的上方设有座椅(11);所述支撑架(5)的上部外侧通过折叠销(16)与所述支撑座(10)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架(5)上部的内侧设有滑槽,所述往复板(2)两侧面上固定设有滚动轴(40),所述滚动轴(40)滑动连接在支撑架(5)内侧的滑槽中,所述摇篮(4)固定设置在所述往复板(2)的上方,所述往复板(2)的底面上设有保护箱(3),所述往复板(2)的底面上连接设有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的中部设有滑槽(41),所述固定板(42)的两头均设有限位滑杆(43),所述支撑架(5)的下方设有支撑柱板(7),所述支撑柱板(7)的外侧连接设有前轮(13)和后轮(14),所述支撑柱板(7)的上方设有物品箱(6),所述传动机构(12)设置在所述支撑柱板(7)的内侧;
所述传动机构(12)由脚蹬(15)、齿轮、齿条(26)、拨档片、传动杆(31)、离合器、传动叶片(21)、转向连杆(27)和挂挡把手(8)连接构成,所述操作杆(1)设置在所述后轮(14)的轮轴处,所述操作杆(1)的底部连接设有第一齿轮(39),所述前轮(13)的轮轴上设有转向连杆(27),所述转向连杆(27)的中部固定设有齿条(26),所述齿条(26)上啮合设有第二齿轮(25),所述第一齿轮(39)与第二齿轮(25)之间连接设有连杆(28),所述脚蹬(15)所在的轴上设有第三齿轮(38),所述第三齿轮(38)底部啮合设有第四齿轮(37),所述第四齿轮(37)所在轴的轴端上设有第五齿轮(35),所述第五齿轮(35)上啮合设有第六齿轮(36),所述第六齿轮(36)所在轴的两端设有第一离合器(17)和第二离合器(33),所在轴上还设有第七齿轮(34),所述第七齿轮(34)上啮合设有第八齿轮(32),所述第八齿轮(32)所在轴的轴端连接设有第九齿轮(30),所述第九齿轮(30)上啮合设有第十齿轮(29),所述第十齿轮(29)上连接设有传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红霞独澳南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