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可调顶出行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65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顶出装置。一种注塑模具可调顶出行程装置,包括电磁驱动装置、顶出机构、动模脱料板、动模型芯、型芯底板及顶板导柱,所述型芯底板上设置有顶出孔,所述型芯底板其肩缘部固定设置有模具导柱,所述型芯底板右侧设置有可沿所述模具导柱左右移动的动模脱料板,所述动模脱料板顶端面内边缘设有塑件制品局部模型,当可调直流电源接通时,在电流的作用下顶杆与电磁线圈形成一电磁铁。则与对应的磁性顶柱磁性相斥,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继续驱动动模脱料板继续向前移动,直至电磁力减弱不足以驱动动模脱料板继续向前移动,此时塑件制品已被顶到设定的位置,从而达到可以延长顶出行程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可调顶出行程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顶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可调顶出行程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注塑机的最大顶出行程装置为400mm,而某些大型深腔类塑件制品(如塑料移动式垃圾桶)的注塑模具的顶出行程需求要超过400mm,因此需要采取技术措施来延长顶出行程。且对于使用不同材料成型的产品所需要的顶出行程也具有差异。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有油缸顶出法和链条拉动法二种;油缸顶出法是采用多个超长油缸来直接顶出塑件制品,此法,由于超长油缸安装固定的稳定性差,且油缸只能固定在模具外围,使模具外形尺寸增大,模具在注塑机上安装困难甚至无法安装;再者,模具脱模的初始阶段阻力较大,多个油缸的启动难以同步,极易导致施力偏移,造成脱模困难,甚至拉伤模具。链条拉动法是利用动、定模开启的行程,用链条拉动脱料板将塑件制品拉出动模型芯,以达到需要的脱模行程,然而链条机构易出机械故障,可靠性不好,且对卸取塑件制品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卸取塑件制品费工、费时,效率低下。此前,公开号为CN200820128790.1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注塑模具延长顶出行程装置。这种注塑模具延长顶出行程装置采用注塑机顶出与油缸顶出接力组合的技术方案,在模具脱模初始阶段用注塑机顶出,当注塑机走完顶出行程后,通过油缸接力继续顶出动作,虽然使整个顶出行程得以延长的目的,但行程不可调节,不能使之适用于不同材料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可调顶出行程装置,它具备使整个顶出行程延长的目的,并且针对于不同材料的产品可以调节最适合的顶出行程达到了顶出可靠、不损伤模具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可调顶出行程装置,包括电磁驱动装置、顶出机构、动模脱料板、动模型芯、型芯底板及顶板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底板上设置有顶出孔,所述型芯底板其肩缘部固定设置有模具导柱,所述型芯底板右侧设置有可沿所述模具导柱左右移动的动模脱料板,所述动模脱料板顶端面内边缘设有塑件制品局部模型,所述动模脱料板上固定设置有磁性顶柱及与模具导柱滑动配合的通孔,所述型芯底板左侧通过模脚和模具底板构成移动腔,所述模脚固定连接于型芯底板左侧面上,所述模具底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模脚的左侧面上,所述模具底板上设置有模具底板顶出孔,所述顶板导柱位于移动腔中一端固定安装于型芯底板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模具底板,所述顶板导柱上移动设置有顶出机构。优选地,所述电磁驱动装置包括缠绕在顶出孔上的电磁线圈及安装在型芯底板下端面的可调直流电源,可调直流电源一极连接电磁线圈并通过电磁线圈连回到可调直流电源的另一极。优选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第一动模顶板,及第二动模顶板,所述第一动模顶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二动模顶板,所述第二动模顶板上设置有大口朝左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上固定设置有顶杆,所述顶出机构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于型芯底板。优选地,所述顶杆材质为铁。优选地,所述磁性顶柱材质为磁铁。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一、本实用中顶杆是铁质的,当绕其周边存在通电线圈时,顶杆会产生磁性。二、当可调直流电源接通时,在电流的作用下顶杆与电磁线圈形成一电磁铁。则与对应的磁性顶柱磁性相斥,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继续驱动动模脱料板继续向前移动,直至电磁力减弱不足以驱动动模脱料板继续向前移动,此时塑件制品已被顶到设定的位置,从而达到可以延长顶出行程目的。三、通过调节直流电流的大小可以调节电磁力的大小,从而调节延长行程的长短,这样的机构运行和原理,使的延长行程可调,定位更加精准。四、本实用中,顶出机构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于型芯底板,在产品顶出杆归位后,弹簧可以使顶出机构恢复到初始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可调顶出行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可调顶出行程装置顶出阶段的工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可调顶出行程装置电磁驱动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中:1、顶出杆,2、模具底板,3、模脚,4、电磁驱动装置,41、可调直流电源,42、电磁线圈,5、通孔6、磁性顶柱,7、模具导柱,8、动模型芯,9、动模脱料板,11、弹簧,12、型芯底板,13、顶出机构,131、第一动模顶板,132、第二动模顶板,133、螺钉,134、阶梯孔,135、顶杆,14、顶板导柱,15、模具底板顶出孔,16、顶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也不对元件的材料进行要求,是对图中元件的剖视图进行区分。请参阅图1-3所示的一种注塑模具可调顶出行程装置,它是一个由电磁驱动装置及顶出机构组成的可调顶出行程装置,通过电磁线圈通电与断电来控制行程的长短,从而实现行程延长并且可调的目的。具体地,一种注塑模具可调顶出行程装置,包括电磁驱动装置4、顶出机构13、动模脱料板9、动模型芯8、型芯底板12及顶板导柱14,其特征在于:型芯底板12上设置有顶出孔16,型芯底板12其肩缘部固定设置有模具导柱7,型芯底板12右侧设置有可沿模具导柱7左右移动的动模脱料板9,动模脱料板9顶端面内边缘设有塑件制品局部模型,动模脱料板9上固定设置有磁性顶柱6及与模具导柱7滑动配合的通孔5,其中磁性顶柱材质为磁铁,动模脱料板9上设置有电磁驱动装置4,电磁驱动装置4包括缠绕在顶出孔16上的电磁线圈42及安装在型芯底板12下端面的可调直流电源41,可调直流电源41一极连接电磁线圈42并通过电磁线圈42连回到可调直流电源41的另一极。型芯底板12左侧通过模脚3和模具底板2构成移动腔,模脚3固定连接于型芯底板12左侧面上,模具底板2固定安装于模脚3的左侧面上,模具底板2上设置有模具底板顶出孔15,顶板导柱14位于移动腔中一端固定安装于型芯底板12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模具底板2,顶板导柱14上移动设置有顶出机构13。顶出机构13包括第一动模顶板131,及第二动模顶板132,第一动模顶板131通过螺钉133固定连接于第二动模顶板132,第二动模顶板132上设置有大口朝左的阶梯孔134,阶梯孔134上固定设置有顶杆135,顶杆135材质为铁。顶出机构13通过弹簧11弹性连接于型芯底板12。工作原理,开模后,注塑机顶出杆1通过模具底板2上的通孔5推动顶出机构13,在顶板导柱14的引导下,顶出机构13上的顶杆135顶推磁性顶柱6,驱动动模脱料板9在模具导柱7的支承与引导下,向前推动塑件制品移动脱离动模型芯8,当注塑机顶出杆1走完顶出行程后,受行程开关控制,可调直流电源接通,在电流I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可调顶出行程装置,包括电磁驱动装置(4)、顶出机构(13)、动模脱料板(9)、动模型芯(8)、型芯底板(12)及顶板导柱(14),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底板(12)上设置有顶出孔(16),所述型芯底板(12)其肩缘部固定设置有模具导柱(7),所述型芯底板(12)右侧设置有可沿所述模具导柱(7)左右移动的动模脱料板(9),所述动模脱料板(9)顶端面内边缘设有塑件制品局部模型,所述动模脱料板(9)上固定设置有磁性顶柱(6)及与模具导柱(7)滑动配合的通孔(5),所述型芯底板(12)左侧通过模脚(3)和模具底板(2)构成移动腔,所述模脚(3)固定连接于型芯底板(12)左侧面上,所述模具底板(2)固定安装于所述模脚(3)的左侧面上,所述模具底板(2)上设置有模具底板顶出孔(15),所述顶板导柱(14)位于移动腔中一端固定安装于型芯底板(12)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模具底板(2),所述顶板导柱(14)上移动设置有顶出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可调顶出行程装置,包括电磁驱动装置(4)、顶出机构(13)、动模脱料板(9)、动模型芯(8)、型芯底板(12)及顶板导柱(14),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底板(12)上设置有顶出孔(16),所述型芯底板(12)其肩缘部固定设置有模具导柱(7),所述型芯底板(12)右侧设置有可沿所述模具导柱(7)左右移动的动模脱料板(9),所述动模脱料板(9)顶端面内边缘设有塑件制品局部模型,所述动模脱料板(9)上固定设置有磁性顶柱(6)及与模具导柱(7)滑动配合的通孔(5),所述型芯底板(12)左侧通过模脚(3)和模具底板(2)构成移动腔,所述模脚(3)固定连接于型芯底板(12)左侧面上,所述模具底板(2)固定安装于所述模脚(3)的左侧面上,所述模具底板(2)上设置有模具底板顶出孔(15),所述顶板导柱(14)位于移动腔中一端固定安装于型芯底板(12)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模具底板(2),所述顶板导柱(14)上移动设置有顶出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可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溢波陈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溢尔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