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水平孔腔锻件的模具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33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锻造模具,特别是一种具有水平孔腔锻件的模具脱模结构。包括下凹模,上凹模,上凸模,下凹模和上凹模之间对称设有结构相同的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的相向端分别为阶梯轴结构,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的轴头部用于冲出锻件的水平孔,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的轴肩分别设有环形的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的环宽由外向内延伸至轴头部的外圆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平凸模轴肩的凹槽结构提供锻造结束后上凸模和上凹模上行过程中所需的脱模力,避免了仅由水平凸模的轴头部提供此脱模力,而造成的水平凸模轴头部弯曲变形以及在轴肩连接处产生裂纹甚至断裂等缺陷,进而提高了水平凸模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水平孔腔锻件的模具脱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锻造模具,特别是一种具有水平孔腔锻件的模具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锻造结束开模时,由于锻件外形结构特点或成形过程中产生纵向飞边等原因,锻件经常会与上凹模型腔粘连在一起,通常情况下需要增加结构复杂的脱模装置或在垂直孔腔中塞入脱模垫片利用上凸模反复下行的方式脱模,导致生产过程不能连续化、自动化,延长生产节拍,降低生产效率,增加锻造成本。具有水平孔腔锻件的模具在脱模时,通常采用上模先脱模,水平凸模后脱模,起到限位作用,在锻造过程中,水平凸模经常出现弯曲和断裂,增加了维修成本,影响了锻造的连续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水平孔腔锻件的模具脱模结构,防止水平凸模损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水平孔腔锻件的模具脱模结构,包括下凹模,上凹模,竖向置于上凹模内的上凸模,下凹模和上凹模之间对称设有结构相同的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的相向端分别为阶梯轴结构,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的轴头部用于冲出锻件的水平孔,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的轴肩分别设有环形的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的环宽由外向内延伸至轴头部的外圆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水平凸模轴肩的凹槽结构提供锻造结束后上凸模和上凹模上行过程中所需的脱模力,避免了仅由水平凸模的轴头部提供此脱模力,而造成的水平凸模轴头部弯曲变形以及在轴肩连接处产生裂纹甚至断裂等缺陷,进而提高了水平凸模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成本。进一步的,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是:凹槽结构的外槽壁为圆锥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锻件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放置坯料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凹模合模到位示意;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垂直穿孔到位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平穿孔到位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凹模脱模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平凸模脱模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顶出锻件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平凸模结构示意图;图中:下凹模1;左水平凸模2;轴头部2-1;轴肩2-2;凹槽结构2-3;坯料3;上凹模4;上凸模5;右水平凸模6;下顶块7;锻件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2、图3,本实施例是一种具有水平孔腔锻件的模具脱模结构,模具的下凹模1采用T型螺栓与工作台垫板固定连接,下凹模1与工作台垫板采用方形键定位,下凹模1内设有竖向的下顶块7,下顶块7采用间隙配合并放置于工作台垫板上表面。上凹模4与下凹模1配合,上凹模4与栋梁垫板采用T型螺栓连接,上凹模4内竖向安装有上凸模5,上凸模5用于冲出锻件3的垂直孔。下凹模1和上凹模4之间对称设有结构相同的左水平凸模2和右水平凸模6,左水平凸模2和右水平凸模6的相向端分别为阶梯轴结构(图10所示),左水平凸模2和右水平凸模6的轴头部2-1用于冲出锻件的水平孔,左水平凸模2和右水平凸模6的轴肩2-2分别设有内凹的环形凹槽结构2-3,凹槽结构2-3的环宽由外向内延伸至轴头部2-1的外圆周,凹槽结构2-3槽底的内圆直径与轴头部2-1的直径相等。凹槽结构2-3的外槽壁为圆锥形,外槽壁的截面为斜面。左水平凸模2和右水平凸模6的轴肩2-2采用斜面内凹的凹槽结构2-3,锻造时锻件的水平孔的外端面嵌入凹槽结构2-3内,凹槽结构2-3提供锻造结束后上凸模5及上凹模4上行过程中所需的脱模力,避免了仅由水平凸模的轴头部2-1提供此脱模力,而造成的水平凸模轴头部2-1弯曲变形以及轴头部2-1在轴肩2-2连接处产生裂纹甚至断裂等缺陷,进而提高了左水平凸模2和右水平凸模6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由上料机械手夹取坯料3转运并定位至下凹模1型腔指定位置(图3所示),上凹模4随压机栋梁向下运动至合模位置,并保持一定的合模压力,完成合模(如图4所示),上凸模5随垂直缸下行至程序设定位置,上凸模5穿孔结束(如图5所示),左水平凸模2和右水平凸模6随水平缸水平对向运动,按程序设定采用压力控制,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水平穿孔结束(如图6所示)。锻造结束后,与左水平凸模2和右水平凸模6连接的水平液压缸卸去载荷,并保持在最终穿孔位置,保证后续开模过程中锻件8不与上凹模4粘连;上凸模5及上凹模4随垂直缸及压机栋梁先后上行,与锻件8脱离后(如图7所示),左水平凸模2和右水平凸模6在水平缸作用下反向运动至开模位置与锻件8脱离(如图8所示),最后由顶出缸上行顶出下顶块7及锻件8,完成锻件8脱模(如图9所示)。本技术显著缩短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节约锻造成本,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实现,节省人力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水平孔腔锻件的模具脱模结构,包括下凹模,上凹模,竖向置于上凹模内的上凸模,下凹模和上凹模之间对称设有结构相同的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其特征在于: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的相向端分别为阶梯轴结构,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的轴头部用于冲出锻件的水平孔,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的轴肩分别设有环形的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的环宽由外向内延伸至轴头部的外圆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水平孔腔锻件的模具脱模结构,包括下凹模,上凹模,竖向置于上凹模内的上凸模,下凹模和上凹模之间对称设有结构相同的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其特征在于: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的相向端分别为阶梯轴结构,左水平凸模和右水平凸模的轴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翠吴艳丽赵文成代锦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