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釜的耐磨防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11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压釜的耐磨防护板,所述加压釜包括具有内腔的釜体、隔室板和多个搅拌装置,所述隔室板设在内腔内且将内腔隔成沿釜体的纵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隔室,所述搅拌装置具有沿竖向向下伸入到隔室内的搅拌桨叶,每个隔室的壁面具有搅拌区域,所述耐磨防护板由多块钛钼合金子板拼接构成,多块钛钼合金子板焊接在隔室的壁面上以覆盖所述搅拌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压釜的耐磨防护板,设于釜体的内壁面的搅拌区域,提高了加压釜的耐磨性,减短了维护时间,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压釜的耐磨防护板
本技术涉及冶金
,具体地涉及一种加压釜的耐磨防护板。
技术介绍
加压釜是用于镍红土矿等湿法冶炼加压浸出的常用设备,加压釜内反应复杂,压力高、温度高、酸度高。相关技术中的加压釜存在以下问题,易磨损、影响安全和使用,需要定期检查和修补,成本高,加压釜内结垢严重,需要停产定期维护,加压釜内反应不均匀,反应不充分,导致反应效率低,影响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相关技术中,加压釜的釜体通常由钛-钢爆炸复合板制成,钛-钢爆炸复合板是通过爆炸将耐腐蚀的复层板与基层钢板复合在一起而成,从而在基层钢板的内表面形成耐腐蚀复合层,复合层的材料通常为纯钛和钛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加压釜内,邻近搅拌装置的搅拌桨叶的搅拌区域,例如搅拌桨叶下方的区域,釜体的内表面磨损较其他区域更为严重,由此搅拌区域内的复合层使用寿命短,影响了整个加压釜的使用周期,并且一旦搅拌区域内的复合层磨损到一定程度,必须停产进行维护和修补,不但影响使用效率,而且增加了成本。相关技术中提及了在复合层上喷涂二氧化钛涂层。但是,专利技术人发现,二氧化钛涂层喷涂工艺复杂,使用中容易起腐蚀斑点,寿命短,仍然存在上述问题。此外,加压釜内的隔室板将加压釜的内腔隔成多个隔室,隔室板的顶部与加压釜的内顶壁面间隔开以形成溢流通道,从而加入到一个隔室内的物料能够通过溢流通道依次流入其他隔室。隔室板底部设有连通相邻隔室的过流孔。专利技术人发现,过流孔下面的复合层磨损较其他区域更为严重,从而缩短了使用周期,增加了维护工作和成本。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加压釜的耐磨防护板,设于加压釜上可提高加压釜的耐磨性,减短维护时间,延长使用寿命长。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压釜的耐磨防护板,所述加压釜包括具有内腔的釜体、隔室板和多个搅拌装置,所述隔室板设在所述内腔内且将所述内腔隔成沿所述釜体的纵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隔室,所述搅拌装置具有沿竖向向下伸入到所述隔室内的搅拌桨叶,每个隔室的壁面具有搅拌区域,所述耐磨防护板由多块钛钼合金子板拼接构成,所述多块钛钼合金子板焊接在所述隔室的壁面上以覆盖所述搅拌区域。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压釜的耐磨防护板,设于釜体的内壁面的搅拌区域,可以对受搅拌影响大、磨损较其他区域更严重的搅拌区域进行保护,可以提高搅拌区域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维护周期长,维护工作量减小,成本降低。而且在耐磨防护板磨损后,耐磨防护板便于更换,节约维修时间,即维护时间短,减少系统停车时间,降低了系统停车的损失,增加了运营效益。此外,通过耐磨防护板以对釜体的内壁面的搅拌区域进行保护,可以降低釜体的内壁面的非搅拌区域的材质等级,釜体的复合板材料选择更加广泛,利于降低设备成本。而且,通过将耐磨防护板设置成多块钛钼合金子板拼接而成的形式,可以增加与釜体的连接强度,避免鼓包,便于仅更换磨损后的钛钼合金子板,进一步降低成本,减小维护工作。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钛钼合金子板之间彼此焊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钛钼合金子板在所述隔室的壁上占据的面积之和为所述搅拌桨叶在所述隔室的壁上的投影面积的1-3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钛钼合金子板为正方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钛钼合金子板边长为300-500毫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釜体由基层钢板和复层纯钛板或钛钯合金板爆炸复合而成的钛-钢爆炸复合板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钛钼合金子板上设有焊接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釜体具有圆形横截面和跑道形纵截面。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耐磨防护板的加压釜的一个纵截面示意图。图2是具有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耐磨防护板的加压釜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具有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耐磨防护板的加压釜的纵截面局部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中的加压釜的侧视图。图7是图6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釜体1,隔室101,过流孔102,溢流通道103,基层钢板11,复层钛板12,隔室板2,搅拌装置3,搅拌桨叶31,耐磨防护板4,支撑圈5,加强筋板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图1-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压釜的耐磨防护板4,其中加压釜包括釜体1、隔室板2和多个搅拌装置3,釜体1具有内腔。优选地,釜体1具有圆形横截面和跑道形纵截面。换言之,加压釜为纵向为长圆形的卧式釜。可以理解的是,釜体1的形状本申请并不限于此。釜体1包括外壁,釜体1的外壁围成内腔,釜体1的内表面为复层钛板12的内表面。在上述纵向为长圆形的卧式釜的示例中,釜体1的外壁包括端壁和周壁,在釜体1的横截面上,釜体1的周壁可以划分为顶壁、底壁和侧壁,由于釜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因此,顶壁、底壁和侧壁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划分。隔室板2设在釜体1的内腔内且将釜体1的内腔隔成沿釜体1的纵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隔室101。换言之,釜体1的内腔包括多个沿釜体1的纵向间隔布置的隔室101,且相邻隔室101由隔室板2隔开。每个搅拌装置3具有搅拌桨叶31,搅拌桨叶31沿竖向向下伸入到隔室101内。具体地,搅拌装置3设在釜体1上且与隔室101对应,例如,一个隔室101对应设置一个搅拌装置3,但并不限于此。搅拌桨叶31沿竖向向下伸入到对应的隔室101内且与隔室101的底壁间隔开。具体地,搅拌装置3可以安装在釜体1的外顶壁上,釜体1的顶壁设有开口,搅拌桨叶31穿过开口向下伸入隔室101内。每个隔室101的壁面具有搅拌区域,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搅拌区域是在隔室101的壁面(例如底壁面)划定的一个区域,当搅拌桨叶31转动进行搅拌时,搅动的物料对该区域影响大,例如对该区域内的壁面磨损大,搅拌区域的大小可以基于搅拌桨叶31的大小、最大搅拌速度等因素根据具体应用划定,本技术没有特别的限制。耐磨防护板4由多块钛钼合金子板拼接构成,多块钛钼合金子板焊接在隔室101的壁面上以覆盖搅拌区域。换言之,耐磨防护板4焊接在搅拌区域,且耐磨防护板4由多块钛钼合金子板拼接而成。通过将耐磨防护板4设置成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压釜的耐磨防护板,所述加压釜包括具有内腔的釜体、隔室板和多个搅拌装置,所述隔室板设在所述内腔内且将所述内腔隔成沿所述釜体的纵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隔室,所述搅拌装置具有沿竖向向下伸入到所述隔室内的搅拌桨叶,每个隔室的壁面具有搅拌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防护板由多块钛钼合金子板拼接构成,所述多块钛钼合金子板焊接在所述隔室的壁面上以覆盖所述搅拌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压釜的耐磨防护板,所述加压釜包括具有内腔的釜体、隔室板和多个搅拌装置,所述隔室板设在所述内腔内且将所述内腔隔成沿所述釜体的纵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隔室,所述搅拌装置具有沿竖向向下伸入到所述隔室内的搅拌桨叶,每个隔室的壁面具有搅拌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防护板由多块钛钼合金子板拼接构成,所述多块钛钼合金子板焊接在所述隔室的壁面上以覆盖所述搅拌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釜的耐磨防护板,其特征在于,相邻钛钼合金子板之间彼此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釜的耐磨防护板,其特征在于,多块所述钛钼合金子板在所述隔室的壁面上占据的面积之和为所述搅拌桨叶在所述隔室的壁上的投影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平殷书岩陆业大周永亮张颖郝朋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