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聚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11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聚反应釜,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有上封头,所述筒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上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电机及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设置有横向搅拌杆及底锚式搅拌桨,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内盘管,所述内盘管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介质进口及介质出口,所述上封头设置有进料口及第一测温口,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预聚反应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效率高的优势,通过横向搅拌杆及底锚式搅拌桨的设置使预聚反应釜内的物料搅拌更加均匀,可以根据需要将冷介质或热介质通入内盘管,随时降低或提升预聚反应釜内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聚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预聚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冷却及混合等功能。它主要通过对反应釜内温度的控制,使多元醇与异氰酸酯按照设计配方的要求进行反应,制备以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为基本原料的预聚体。目前用于生成预聚体的反应釜的升温和降温的控制效果较差,而且反应效率较低,导致原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聚反应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聚反应釜,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有上封头,所述筒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上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电机及减速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穿过所述上封头并容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转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横向搅拌杆及底锚式搅拌桨,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内盘管,所述内盘管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介质进口及介质出口,所述内盘管的一端与所述介质进口连通,所述内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介质出口连通,所述上封头设置有进料口及第一测温口,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测温口处设置有测温器。进一步的,所述测温器延伸至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测温器插接于所述固定块的通孔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筒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测温口,所述测温口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二测温口的上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第二测温口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筒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耳式支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筒体及下封头上套设有夹套,所述夹套与所述筒体的外壁和下封头的外壁形成容置空腔,所述夹套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容置空腔连通的进液口,所述夹套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容置空腔连通的出液口。进一步的,所述容置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等间距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封头上设置冷凝接口,所述冷凝接口连通有冷凝管,反应出料完成后对预聚反应釜进行清洗时能够将少量的溶剂冷凝回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封头上还设置有带视镜的人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预聚反应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效率高的优势;本技术通过横向搅拌杆及底锚式搅拌桨的设置使预聚反应釜内的物料搅拌更加均匀;本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将冷介质或热介质通入内盘管和容置空腔,随时降低或提升预聚反应釜内的温度,同时通过第一测温口内的测温器随时监测预聚反应釜内的物料温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省了部分原材料。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附图说明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预聚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2-上封头,3-下封头,4-机架,5-电机,6-减速机,7-转轴,8-横向搅拌杆,9-底锚式搅拌桨,10-固定架,11-内盘管,12-介质进口,13-介质出口,14-出料管,15-第一测温口,16-测温器,17-固定块,18-第二测温口,19-耳式支座,20-夹套,21-导流板,22-出液口,23-进液口,24-冷凝管,25-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预聚反应釜,包括筒体1,筒体1的上端设置有上封头2,筒体1的下端设置有下封头3,上封头2上设置有机架4,机架4上安装有电机5及减速机6,电机5的输出端与减速机6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6的输入端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下端穿过上封头2并容置于筒体1内,转轴7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横向搅拌杆8及底锚式搅拌桨9,横向搅拌杆8及底锚式搅拌桨9的设置使预聚反应釜内的物料搅拌更加均匀。筒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架10,筒体1内设置有内盘管11,内盘管11固定于固定架10上,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介质进口12及介质出口13,内盘管11的一端与介质进口12连通,内盘管11的另一端与介质出口13连通,可以根据需要,将冷介质或热介质通入内盘管11中,随时降低或提升预聚反应釜内的温度,上封头2设置有进料口(图中未示出),下封头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4。具体的,上封头2上设置有第一测温口15,第一测温口15处设置有测温器16,测温器16延伸至筒体1的底部,筒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块17,固定块17上设置有通孔,测温器16插接于固定块17的通孔内,从而使测温器16在搅拌时不会随着物料的流动而大幅晃动。具体的,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测温口18;第二测温口18倾斜向上设置,第二测温口18的上端设置有端盖25,端盖25与第二测温口18螺纹连接。具体的,筒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耳式支座19。具体的,筒体1及下封头3上套设有夹套20,夹套20与筒体1的外壁和下封头3的外壁形成容置空腔,容置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导流板21,导流板等间距分布,夹套20的底部设置有与容置空腔连通的进液口22,夹套20的上部设置有与容置空腔连通的出液口23,可以根据需要,将冷介质或热介质通入容置空腔内,随时降低或提升预聚反应釜内的温度。具体的,上封头2上设置冷凝接口23,冷凝接口19连通有冷凝管24,反应出料完成后对预聚反应釜进行清洗时能够将少量的溶剂冷凝回流。具体的,上封头2上还设置有带视镜的人孔(图中未示出)。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诸如“上”、“下”等之类的方向性指示词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聚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有上封头,所述筒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上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电机及减速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穿过所述上封头并容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转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横向搅拌杆及底锚式搅拌桨,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内盘管,所述内盘管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介质进口及介质出口,所述内盘管的一端与所述介质进口连通,所述内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介质出口连通,所述上封头设置有进料口及第一测温口,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聚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有上封头,所述筒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上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电机及减速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穿过所述上封头并容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转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横向搅拌杆及底锚式搅拌桨,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内盘管,所述内盘管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介质进口及介质出口,所述内盘管的一端与所述介质进口连通,所述内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介质出口连通,所述上封头设置有进料口及第一测温口,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聚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温口处设置有测温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聚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器延伸至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测温器插接于所述固定块的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冠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