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381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包括锁定钢板和椎弓根螺钉,锁定钢板安装在椎体正前方和正侧方之间;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从上位椎体侧位X线片前缘下1/4处进钉,正位X片显示进钉点在同侧椎弓根中央垂线上,斜向打入上位椎体中,从对侧的椎弓根上穿出;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安装在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上,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从下位椎体侧位X线片前缘上1/4处进钉,正位X片显示进钉点在同侧椎弓根中央垂线上,斜向打入下位椎体中,从对侧的椎弓根上穿出。解决了侧方入路固定系统稳定性差、融合率低,影响手术疗效,需要更换体位,二次消毒和麻醉,延长手术时间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本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技术介绍
腰椎侧方入路微创手术越来越普遍,但是通常存在一个附加内固定是否牢固的疑问和难题,尤其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病人,侧方的钉板系统或者普通的钉棒系统通常很难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影响融合率,影响手术疗效,往往需要附加后路的椎弓根螺钉系统,毕竟后路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目前是腰椎手术内固定的金标准,稳定性好,内固定系统成熟。但是由于侧方入路手术体位为侧卧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通常需要俯卧位,这就要求术中更换体位,两次消毒,延迟麻醉和手术时间,极不方便。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用于侧方入路的可靠稳定性的内固定系统,能达到后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侧方入路椎体钉板固定系统的稳定性差、融合率低,影响手术疗效等问题,以及需要更换体位,二次消毒和麻醉,延长手术时间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弊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包括锁定钢板和椎弓根螺钉,所述锁定钢板安装在椎体正前方和正侧方之间,具体为,所述锁定钢板安装在正位X线片显示椎体同侧椎弓根内缘和侧位X线片椎体前方1/2的位置;所述锁定钢板呈弧形弯曲状,具有与椎体正前方和正侧方相交处的弧形面解剖贴合的仿形面;所述锁定钢板上设有两个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分别为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和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分别用于安装逆向椎弓根螺钉;所述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位于上位椎体侧位X片前缘下1/4,正位X片位于同侧椎弓根中央垂线上;所述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位于下位椎体侧位X片前缘上1/4,和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在锁定钢板上呈纵向并保持直线分布;具有两个逆向椎弓根螺钉,分别为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和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所述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安装在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上,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从上位椎体侧位X线片前缘下1/4处进钉,正位X片显示进钉点在同侧椎弓根中央垂线上,斜向打入上位椎体中,从与进钉点上位椎体对侧的椎弓根上穿出;所述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安装在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上,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从下位椎体侧位X线片前缘上1/4处进钉,正位X片显示进钉点在同侧椎弓根中央垂线上,斜向打入下位椎体中,从与进钉点下位椎体对侧的椎弓根上穿出。所述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所述锁定钢板上还设有两个椎体钉孔,分别命名为第一椎体钉孔和第二椎体钉孔,分别用于安装椎体螺钉。所述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所述第一椎体钉孔位于上位椎体的正侧下方,且所述第一椎体钉孔与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在锁定钢板上呈横向并保持直线分布;所述第二椎体钉孔位于下位椎体的正侧上方,所述第二椎体钉孔与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在锁定钢板上呈横向并保持直线分布,所述第二椎体钉孔与第一椎体钉孔在锁定钢板上呈纵向并保持直线分布。所述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所述第一椎体钉孔用于安装第一椎体钉,即第一椎体钉从上位椎体的正侧下方进钉,垂直打入上位椎体中,从上位椎体的另一侧穿出;所述第二椎体钉孔用于安装第二椎体钉,即第二椎体钉从下位椎体的正侧上方进钉,垂直打入下位椎体中,从下位椎体的另一侧穿出。所述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将所述锁定钢板替换成钉棒。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是一种单一入路、单一体位的能够提供坚强稳定的内固定系统,达到或基本达到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腰椎内固定的融合率,减少内固定失败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实际应用例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实际应用例的侧视附图标识:1-锁定钢板,2.1-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2.2-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3.1-第一椎体钉,3.2-第二椎体钉,4.1-上位椎体,4.2-下位椎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的侧方钉板系统或者普通的钉棒系统通常是从椎体的侧方正向进行钉板系统或钉棒系统的固定,其进钉点为从椎体的右侧方进入,打入椎体内,从椎体的左侧方穿出;或从椎体的左侧方进入,打入椎体内,从椎体的右侧方穿出。这种固定方式通常存在一个附加内固定是否牢固的疑问和难题,尤其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病人,侧方的钉板系统或者普通的钉棒系统通常很难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影响融合率,影响手术疗效。因此,往往需要附加后路的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即从椎弓根处进钉,以斜向的进钉方向打入椎体中。但是侧方入路手术体位为侧卧位,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通常需要俯卧位,这就要求术中更换体位,两次消毒,延迟麻醉和手术时间,极不方便。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研发出一种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锁定钢板1,逆向椎弓根螺钉和椎体钉。如图2和3所述锁定钢板1安装在椎体的正前方和正侧方之间,具体为:所述锁定钢板1安装在正位X线片显示椎体同侧椎弓根内缘和侧位X线片椎体前方1/2的位置;锁定钢板1安装在这个位置主要是方便兼顾逆向椎弓根螺钉的植入和椎体钉的植入,如图2-3所示如果所述锁定钢板1靠近侧位椎体后方1/2,则无法实现逆向椎弓根螺钉的植入,如果锁定钢板1超过正位X片同侧椎弓根内缘甚至超过椎体前缘中线,则需要暴露太多腹腔脏器及血管组织,增加相关手术并发症。所述锁定钢板1呈弧形弯曲状,具有与椎体正前方和正侧方相交处的弧形面解剖贴合的仿形面。所述锁定钢板1上设有两个逆向椎弓根螺钉孔,用于安装逆向椎弓根螺钉,分别命名为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和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孔;所述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位于上位椎体4.1侧位X线片前缘下1/4处,正位X线片位于同侧椎弓根中央垂线上,避免暴露椎体的节段动脉;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位于下位椎体4.2侧位X线片前缘上1/4处,所述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和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包括锁定钢板和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n所述锁定钢板安装在椎体正前方和正侧方之间,具体为,所述锁定钢板安装在正位X线片显示椎体同侧椎弓根内缘和侧位X线片椎体前方1/2的位置;所述锁定钢板呈弧形弯曲状,具有与椎体正前方和正侧方相交处的弧形面解剖贴合的仿形面;/n所述锁定钢板上设有两个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分别为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和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分别用于安装逆向椎弓根螺钉;所述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位于上位椎体侧位X片前缘下1/4,正位X片位于同侧椎弓根中央垂线上;所述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位于下位椎体侧位X片前缘上1/4,和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在锁定钢板上呈纵向并保持直线分布;/n具有两个逆向椎弓根螺钉,分别为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和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所述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安装在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上,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从上位椎体侧位X线片前缘下1/4处进钉,正位X片显示进钉点在同侧椎弓根中央垂线上,斜向打入上位椎体中,从与进钉点上位椎体对侧的椎弓根上穿出;所述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安装在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上,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从下位椎体侧位X线片的前缘上1/4处进钉,正位X片显示进钉点在同侧椎弓根中央垂线上,斜向打入下位椎体中,从与进钉点下位椎体对侧的椎弓根上穿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腰椎微创斜外侧入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包括锁定钢板和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钢板安装在椎体正前方和正侧方之间,具体为,所述锁定钢板安装在正位X线片显示椎体同侧椎弓根内缘和侧位X线片椎体前方1/2的位置;所述锁定钢板呈弧形弯曲状,具有与椎体正前方和正侧方相交处的弧形面解剖贴合的仿形面;
所述锁定钢板上设有两个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分别为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和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分别用于安装逆向椎弓根螺钉;所述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位于上位椎体侧位X片前缘下1/4,正位X片位于同侧椎弓根中央垂线上;所述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位于下位椎体侧位X片前缘上1/4,和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在锁定钢板上呈纵向并保持直线分布;
具有两个逆向椎弓根螺钉,分别为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和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所述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安装在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上,第一逆向椎弓根螺钉从上位椎体侧位X线片前缘下1/4处进钉,正位X片显示进钉点在同侧椎弓根中央垂线上,斜向打入上位椎体中,从与进钉点上位椎体对侧的椎弓根上穿出;所述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安装在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孔上,第二逆向椎弓根螺钉从下位椎体侧位X线片的前缘上1/4处进钉,正位X片显示进钉点在同侧椎弓根中央垂线上,斜向打入下位椎体中,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红蕾王昕辉陈虎夏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